首页 -> 2005年第9期

也说语文新课改

作者:赵长慧




  这几年,课程改革的推进力度很大,先是大规模的宣传,再是齐刷刷地实践,还有热热闹闹地“示范”、“交流”。再接着就有了一个个的“成果”、“经验”,似乎,我们的课改是深入人心了,是已有了作为了。也似乎,在历次课改中,语文是首当其冲“改”的对象,语文课改是尤其引人注目的。但是,笔者看了一些语文新课改的经验总结,观摩了一些语文新课改的示范课后,总觉得有话要说,不吐不快:那就是在新课改的旗号下存在着的脱离实际的理论推崇和教学实践上的“花样滑冰”。
  课改是大势所趋,是势在必然。问题是改什么,怎么改,这两者都与教师密切相关,教师既是课改的理论研究者,又是课改的实践者,我们应该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来推行课改,切不可为了所谓的“新”、所谓的“先进”而人云亦云,不顾客观实际的去搞所谓的“创新”,唯恐自己落了“后”。笔者觉得,在语文课改中存在下面一些倾向。
  第一,在语文教学内容的处理上:空。新课改更新了语文教学“繁,难,偏、旧”的内容,一些教师就以为课文内容就不必讲解了(否则他害怕成了灌输式),学生“感悟”就行了,课堂上只须提三两个蜻蜒点水式的问题,而且这问题已“创新”了——因为是“延伸”到课外去了的问题,学生七嘴八舌一番就算完事,甚至有些课堂学生连通读课文一遍也做不到,就在那里搞空对空的所谓讨论。我们承认以往的语文教学内容确有“繁、难、偏、旧”的问题,但是,为了克服这个问题,而使教学内容滑入虚空,那恐怕也是个大问题吧。况且,“繁、难、偏、旧”是相对的还是绝对的。而且,我们不能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许多在学术上、事业上有所建树的学者,恰恰是这些“繁、难、偏、旧”的东西为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在教学中完全抛弃教材内容,就算更新了“繁、难、偏、旧”吗?我们觉得问题还应该在于讲什么,怎么讲。正是因为学生现在还是“一张白纸”,或是还有许多“空白”(当然要承认学生有活生生的自己的思想感情,这里的说法是指其知识、经验等的不足),所以我们才“讲”,现在却要这“白纸”“空白”去搞“感悟”,他拿什么去“感”去“悟”呢?
  第二,在语文教学方法上:虚。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强调接受性学习,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对学生进行机械训练,被认为是灌输式教育,是落后的,应该抛弃的。与此相对,有些老师就认为学生不必记忆,了解就行;不必多次训练,理解就成。这样落得个师生轻松,何乐而不为呢?所以尽管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一会“讨论”,一会“合作”,再接着“探究”,其实很多是华而不实的花架子,课堂成了走马灯似的变换教学方法的展堂。这些方法究竟有什么实际效果,很成问题。不难理解,一个中学生,甚或小学生,他的文化、文学甚至语言的积累从何而来?即如语言,不达到一定的“量”的积累,不要说熟练正确的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连最起码的语感都成问题,这不是没有教训:今天,我们的在校大学生中连一篇文通字顺的文章也做不下来的恐怕大有人在。我认为在一个人小学、中学时代(甚至大学时代),适当的记忆、背诵必不可少)这是一个人积累的最佳时期。历史上无数的例子证明背诵、记忆未尝不是一种学习的好方法。我们应该否定的是那种没有意义的死记硬背,而不是所有的记忆背诵。至于机械训练,我宁愿称它叫多次训练,对新知识的理解、巩固,这也应是方法之一,我们要反对的应是那种毫无意义的“机械训练”。有些人对多次训练大加贬抑,就在于混淆了二者的区别。此外,也许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盲目崇外的心理。有人动辄外国的方法怎么怎么,美国的教育如何如何,岂不知中美的教育是各有千秋,各有优劣,不要眼睛只看见别人的长处,自家的宝贝都不要了。
  第三,在教学手段上:滑。语文教学手段的更新要算是新课改的最大收获了。几乎所有的公开课、示范课、优质课在教学手段上无不花样翻新,尤其是多媒体的使用,令人耳目一新。有些课就出现了这样的情景:一节课,一会儿看风景,一会儿听音乐;一会儿出字幕,一会儿放图片,真是热闹非凡。可是,热闹过后,学生得到的是什么?确实,是感官的享受。有些教师在使用手段的时候,把手段和目的,把主和次颠倒了,纯粹为了展示课件,学生甚至来不及抄写下标题,教学环节已进行到了下一节(试想,人的速度怎能与现代科技的速度相比?)。我们想要说的是,我们并不否认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同任何事物一样,现代化教学手段也有它的局限性,更应该认识到手段无论怎样先进,它都只是起手段的作用,而不是目的,把所有的赌注都押到教学手段的花样翻新上,是可笑的,也是愚蠢的,教学效果与教学手段并不具有必然的联系。
  第四,教学效果的评价:乱。很多公开课结束后常要进行评议,可是有些评价,在很多时候几乎完全倾向于对教师的评价,而非教学效果的评价;即使在对教师的评价中,也常常是从“理论”上评价的多;评价的取向又常常是教学手段的新颖,教学方法的创新。有些所谓的“经验”、“总结”也都是好话多说,坏话不提。因此,这样的评价又有意无意误导了老师。
  笔者曾多年从事基础教育,根据自己的切身体验说了这些实话,这也许仅是一孔之见而贻笑方家,虽如此,也不惮直言。课改,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我们既要勇敢前行,但又不能急躁冒进,更不能玩弄形式。要知道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批判继承的过程,一味的继承便没有创新;完全的抛弃,创新便失去了母体。课改,也应是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