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1期

实践活动与阅读教学

作者:龚建敏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堂教学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应用语文。语文实践的方式较多,笔者站在教育教学管理者的角度上一直认为,对于语言学科,阅读是一种较好的实践活动,高中语文课堂应加强阅读教学。
  阅读是多种心理因素参与的心理活动,而阅读教学又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无疑,学生通过阅读,与文本产生对话,通过感觉、知觉、思维和想象等多种心理活动来理解阅读材料(文本)的意义,从而获取信息、积累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塑造品性。
  《课标》根据新世纪课堂教学的需要,把语文课的必修课程定为“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并把阅读放在第一位,已足见其重要性。而事实上,目前高中语文教学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或多或少地减少阅读教学甚至在课堂上看不到阅读教学的实施,这种做法是十分有害的。由于人类的知识主要以书籍的形式储存着,对信息的摄取、筛选、重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个人的阅读能力。一味的靠老师去讲,学生所听到的、学到的只是老师对文本的理解,只代表老师的一种观点,学生的视野拓展、品德培养、个性发展很可能就被扼杀了,学生这一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也就得不到很好的体现。
  高中语文教材基本上都设置有针对阅读教学的单元,单元阅读提示中明确提出要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在阅读中形成质疑。可以说,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课标》不只一次强调阅读教学在现阶段高中教学中的重要性,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而不应代为阅读,代为实践。要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对文本、对作者的独特见解,鼓励学生质疑批判,也只有这样“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才能真正实现“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宽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认识和实践是教师无法代替的,因而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把课堂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那么,阅读教学应该是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的一种较好形式。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阅读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实践形式,学生在阅读中使用工具书首先产生对文本的初步认识能力;在阅读中养成用笔动脑的习惯,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就会油然而生;利用想象联想,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也会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化而提高。我们平常所说的,把书越读越厚和越读越薄的过程,实际上正是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深化,不断理解,不断创造的过程。
  《语文教学大纲》在不断的修订,每一次的修订,都在凸现一个主题,加强阅读和其他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地读书、思考、讨论、交流,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未来的教学,是多种形式的教学,未来的学生,是实践能力很强的学生。所以,我们现阶段的高中教学,就应该与时俱进,担负起《大纲》所规定的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