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1期

语文素养浅论

作者:向元茂




  语文素养是2000年修订原教学大纲提出的一个新名词,它替代了常说的语文能力一词。在教学实践中对这一变化很多教师不适应,不知道语文素养的范围究竟有多广,它的核心又是什么,语文能力与语文素养二者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等。本文对于何谓“素养”,以及何谓“语文素养”暂不作理论上的探讨,只拟从语文教学的角度联系教材对二者加以阐说。
  
  一、语文素养的提出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教学大纲》(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对语文教学目的是这样表述的: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比较标准和大纲,“语文素养”一词开始在具有法规性质的标准中第一次取代了“语文能力”并公开提出来。
  
  二、语文素养的内容
  什么是语文素养?为什么要用语文素养替代语文能力?语文素养与语文能力有那些区别?素养,《现代汉语词典》:平日的修养,例:艺术修养。《辞海》:经常修习涵养。如艺术素养、文学素养。从解释中可以看出,素养释义的三个关键词,(1)过程(平日、经常),(2)锻炼(修习),(3)涵养。能力,《现代汉语词典》: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从工具书的解释不难看出素养与能力的区别。素养是指人通过长期的有意识的学习和实践在某一方面所达到的高度,能力是指人能胜任、能完成某项任务的自身条件。语文素养指的是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所获得的语文修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语文能力指的是常说的读、写、听、说(思)四种能力。在过去的语文评价中,多以阅读和写作两大板块综合考查上述四种能力。语文素养除包含语文能力外,还包括知识:字词句篇的积累,知识视野等;过程:语感、思维品质的形成须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方法: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审美情趣、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举例说明。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第三册第二单元的提示:……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等。这些说明方法在课文里各有体现。阅读说明文,学习说明方法,一要看用怎样的说明方法,说明什么对象,适应怎样的生活需要;二要看所用的说明方法是通过怎样的语言形式表达的。这样才能学得深入扎实。中心句,说明文里常常用到。掌握中心句对理解课文内容及说明方法十分必要。(人教版1993年10月第一版)在当时,单元提示主要是对本单元的教学任务从知识(常用的9种说明方法及中心句)和说明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两个方面予以提示,其目的是规定单元学习的重难点,便于教师有目的地教和学生有目的地学,强调的是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侧重于语文能力。九年制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单元提示: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实物记录,体现了人民大众的智慧,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本单元所选课文基本上都与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有关。阅读这些课文,可以使我们接触到多种知识,开阔眼界,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学习本单元,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要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人教版2002年3月第一版)比较两个说明文单元的单元提示,不难发现,(1)在处理知识和能力的关系时,后者更强调能力。前者很详尽的列举了9种常用的说明方法,并在极为有限的篇幅内,重复学习说明方法要注意的地方。后者对知识性的“说明方法”的要求只是“了解”,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中说明方法的运用来体会怎样用合适的方法来解说事物的特征。(2)新教材注重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体会语言”既是对学习说明文方法的提示,又强调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的地方。(3)新教材还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作了明确的要求:接触多种知识,开阔眼界,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相比之下,过去的教材没有。九年义务教育,学生应该具备基本的语文素养。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思想,包含了扎实的基本功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开发。“语文素养”包含了语文能力,它的范围自然比“语文能力”变广了,不仅增加了语文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还将文化品位、审美情趣、情感态度和思想观念涵盖其间。文化品位及情感态度,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符合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精神。
  
  三、语文素养的核心
  标准从三个维度概括了语文素养的内容。语文知识、学习语文的态度和方法、语文能力、审美情趣、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都包含在语文素养这个集合体内,那么这个集合体的核心又是什么呢?还是用前面的例子来解说。要培养阅读(写作)说明文的能力,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知识,说明方法、说明顺序、抓住事物的特征、说明文的语言、中心句和支撑句的关系等,结合课文对这些常识性的知识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再按照正确的学习方法,通过对课文的学习,阅读说明文的能力才能形成和发展。“阅读这些课文,可以使我们接触到多种知识,开阔眼界,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等已明确地写在总目标中。学习《中国石拱桥》,学生了解到,几千年来,石拱桥遍布祖国江河大地,随着经济文化的日益发达而长足发展,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国灿烂文化的一部分,在世界上为国家赢得了荣誉。为此,学习说明文在培养读写能力的同时,更应关注学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语文知识、学习语文的态度和方法是形成(提高)语文能力的基础,在语文能力的形成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审美能力得到了提高,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亦渐趋形成。相反,离开了语文能力的形成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么成了空洞说教,要么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显然,在语文素养这个集合体内,各个方面均以语文能力为核心,语文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语文素养的核心内容。
  
  四、语文素养的形成
  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性质决定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新教材按照标准的精神,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层面对语文素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三个目标的实现,即意味着语文素养的形成。
  素养,经常修习涵养,即重视过程,又强调养成,语文素养的形成必须有一个长期的实践(修习涵养)过程。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是学生读写听说不断实践的过程,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受到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过程。语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核心,众所周知,任何一种能力(技能)的形成都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反复历练(实践)才能形成。叶圣陶先生讲,知识是教不尽的,工具拿在手里,必须不断地使用才能练成熟练技能,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语文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紧密结合语文教材,落实阶段目标,让学生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