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1期

以课文为材料进行作文命题

作者:朱建炯 沈利悠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了这样一对矛盾:一方面,语文老师总是担心所上的课文学生是否悟深、悟透;另一方面,苦于找不到好的材料,又为作文命题大伤脑筋。笔者考虑,何不以课文为材料进行作文命题呢?这样,一方面以“写”促读,把“写”作为对阅读教学的补充和深化;另一方面,又为作文命题找到了源头活水,岂不两全其美?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尝试,发现这确实是可行的,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怎样以课文为材料进行命题呢?笔者参看了语文教材课后思考练习中有的写作训练题,感觉比较零碎、随意,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也没有一个训练序列,但也有不少启发。以下是笔者在实践中的几种尝试。
  
  1.续写式。续写式的作文,一般用于小说类文体,考察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能否对整个情节的发展进行合情合理地设计,如《项链》续写,《孔乙己》续写,但我也碰到过一次较难的续写。在学习沈从文的小说《边城》节选部分时,经过老师引导,学生阅读兴趣高涨,课外阅读了整部《边城》。因为《边城》的结尾写道:“那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就回来。”我突发奇想,既然学生这么感兴趣,何不进行续写呢?可能这个爱情故事实在太吸引学生了,他们晚上睡觉前都在讨论,饶有兴趣地设计种种结局。续写批改后,师生共同总结了两点:一是沈从文的语言跟我们有较大的距离,很难模仿。二是续写时要注意正文当中的不少照应元素,比如白塔、渡船、凤滩、茨滩、草莺、杜鹃,特别是虎耳草、歌声。注意到这些可以使续写与正文显得更浑然一体。
  
  2.仿写式。郁达夫《故都的秋》的课后思考题是要求学生细品两段文字,各仿写一段,要求调动听觉、视觉、触觉,写景状物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并融入深沉而细腻的感受。我发现学生的模仿能力惊人,平时从来没有写出过如此美的语句。有一个学生的片段是这样写的:“秋天的雨似乎下得特别清,特别静,特别缠绵,温柔中带着刚强,缠绵中带着忧郁。犹如丝一般穿入梧桐树,顺着叶脉流下,带着纯纯的清香,又如珍珠散落在地上,那声音更显得那样的轻,那样的滑,那样的缓。”还有一个学生的片段是这样写的:“仲夏月夜,倚在院中的藤椅上,月光是很淡的,纱一样飘落下来,弥漫在空中,院里,一直沁入心中,栀子花的馨香伴着习习凉风仙子般起舞,那翩翩的倩影散开来,也许只是芬芳,而我却分明品到了一缕缕甜醇,如香茗,如酒酿。花朵的绽放应是无声,而我分明听到了幽幽的低吟,是天使的圣歌吗?不觉中,栀子已谢了一地,洁白的沃若渐渐被陨黄的枯萎所代替,这些花朵是整个夏天的星星,这样的陨落许是夏之精灵离开的预兆,辞行的骊歌吧!”由于尝到了这一甜头,我马上想到由段而篇,让学生模仿《故都的秋》的结构写一篇散文,范文是四幅画面,而仿写可以是四五幅画面,也可以是四五层并列或递进的意思,我发现学生对散文的这一结构把握得比较好。有一个不太会写的学生也写出这样的四层意思:秋是一个伤感的季节/秋是一个忙碌的季节/秋是一个奉献的季节/秋是一个成熟的季节。虽然内部的逻辑还不是很严密,但我觉得对一个作文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这也是令人欣喜的。现在高考作文中散文比较看好,我从《故都的秋》这篇课文的改写中,开始找到了指导散文写作的一些门径,我想散文的练习我们可以慢慢起步了。
  
  3.现代Q版式。在学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后,我们曾设计了想象一个桃源人走出桃源后的所见所闻,题为《出桃源记》。同学们的想象非常丰富,由于古今事物的反差,描写了不少搞笑的场面。但我考虑到搞笑不是最终的目的,同时向学生提出要注意写作的思想性,有些学生就写到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充斥着剥削、贪污、尔虞我诈、环境污染,那个桃源人还是希望回到桃源去。有的学生写里面的世界虽好,但外面的生活充满竞争和挑战,富有活力,桃源人觉得安逸的生活会消磨人的意志,贫乏的物资难以承受天灾人祸,他不愿意回桃源了,他爱上了不断创造财富的生活,做了很多社会公益事业,跻身于世界富豪排行榜。
  
  4.拓展开放式。学习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时,无意中在报纸上看到了一篇《胆大的广州人》,里面写道“广东地处南疆,史称‘南蛮’,天高皇帝远,少见皇家的威严,从未被吓破过胆,故而胆大”。这不由让人想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域中人群的性格跟当地的地理环境有着一定的关系,为了让学生领悟这一思想,我还印发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中的一些篇目如《白发苏州》、《江南小镇》,让学生讨论我们慈溪属于什么文化,有说“越窑文化”的,有说“靠海文化”的,也有说“农业文化”、“商业文化”的,我布置学生只要自圆其说写成文章,规定里面必须写进慈溪的特产、慈溪的方言、慈溪的名人、慈溪人的性格等等。为了写好这篇文章,学生翻阅查找了大量的资料。
  
  5.变体改编式。学习《守财奴》,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高考作文《患者吴诚信的病例报告》写一份《葛朗台的病例报告》;学习了《林黛玉进贾府》,可以替林黛玉写一则进贾府日记,并提示:第一次进贾府耳闻目睹了些什么?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内心感受如何?
  
  6.整合实践式。生死观是个比较微妙深奥的话题,《五人墓碑记》、《巴尔扎克葬词》、《我与地坛》都涉及到这一问题,整合上述三篇文章的信息,以“与史铁生通信”来命题,让学生阐述自己的生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