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1期

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五个过程

作者:宋光荣




  如何有效地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呢?关键在于处理好活动的“五个过程”。
  
  一、计划过程
  
  科学合理的计划等于成功的一半。要使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取得理想的效果,首先就必须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活动计划。因此,我们必须做好以下三个环节的工作。
  
  (1)资源搜集和筛选。资料的收集和筛选是一份科学合理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形成的前提。教师应在制定计划之前,积极的搜集课本内课本外、学校内学校外的所有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并做好搜集记录,然后参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校现有的条件,语文教学的目标等因素,筛选出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教学资源。资源的筛选将直接影响着计划的质量,因此要力求做到“四个优先”:即学生兴趣高的优先,师生熟悉的优先,与课本联系紧密的优先,易于操作的优先。
  
  (2)师生协商。师生协商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共同商量讨论活动资源的利用及其方式。它包括资源的确定、方式的确定、过程的确定、目标的确定、时间的确定、效果预测等等。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体现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规划自己的行动,激起学生的信心和兴趣,增强活动计划的透明度,将“教师要我们这样做”转化为“我们自己要这样做”,以提高学生参与语文实践的主动意识和创造意识。我们在酝酿《雨的诉说》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时,对于“说说我的功过”这一个内容,学生提出举办一次有关雨的图片展。就是通过拍摄或剪辑有关“淫雨霏霏浪滔天”和“甘露洒洒花上枝”的图片,并给这些图片配上文字说明,然后在全班展出。结果发现参展作品的图片内容丰富,画面五彩缤纷,配文优美。学生在这一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强烈的主动意识和创造意识让人惊喜。
  
  (3)制定计划。经过资源搜集和筛选,以及师生协商这两个环节,活动计划的雏形就产生了,但这并不能算作一份比较完备的活动计划,教师要在这个雏形上继续加工,精心设计,使其形成一份科学合理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应该包括哪些内容?体现哪些原则呢?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应该具备以下内容:活动主题、活动目标、活动重点、活动难点、活动时间、活动准备(建立学习小组、分工等)、搜集与整理(搜集内容、步骤、方法、整理形式要求)、成果展示(形式、程序)、活动反思。总之,计划内容要反映出合理的操作程序以及目标性和可操作性。
  活动计划应体现因地制宜原则。活动内容、活动方式的确定要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和已有的物质条件,既不能超越现有的条件,也不能浪费已有的条件。比如我们在设计《探索月球奥秘》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时,我们就应该突出自己的教学资源优势,把搜集有关月亮的文化和观察月球运行作为搜集和探究的重点,对于不具备参观天文台天文馆条件的内容我们就不涉及。
  活动计划应体现合作探究原则。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计划对老师和学生来说都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才具有探究的价值,师生、生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热情才能更好的被激发。《感受自然》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如果与一份春游或秋游计划没有区别,那么我们这次活动的探究价值就非常有限。我们在设计《黄河,母亲河》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时,把有关黄河保护的公益广告作为一个重点,并要求设计的广告具备图画或照片、广告词、设计思路说明等要件。图片可以是手绘的,也可以是电脑设计的,要力求有创意。这一设计对老师和学生来说都具有较强的挑战性,有较高的探究价值。透过学生的作品,不难发现闪现在学生思维中的创造火花。
  活动计划应体现可操作性原则。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是师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蓝本,一定要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出发,不仅要符合当地的物质条件,还要反应出整个活动的可行性程序,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以保证学生能完成计划中的每一项任务。比如我们在设计《莲文化的魅力》这一语文综合性活动时就利用了学校外资源,组织到市郊实地赏莲,采访农民,并参加有关的劳动等。对于没有这种资源的学校就要另辟蹊经了。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学校,对同一个活动主题,应该有不同的计划,这正是可操作性原则的具体体现。
  
  二、搜集、研讨、整理过程
  
  这一过程是整个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重心之一。学生要在这个重要环节中得到听、说、读、写的整体发展,得到实践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老师要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积极完成资料的搜集、研讨和整理工作。而且还要定期了解检查学生的活动情况,以保证活动计划的有效实施。
  资料搜集应采用个人搜集和集体搜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侧重于运用哪种搜集方法要根据活动的内容来确定。像《这就是我》、《我爱我家》主要运用个人搜集的方式;像《漫游语文世界》《探索月球奥秘》《漫话探险》《马的世界》等,主要运用集体搜集兼个人搜集的方式。个人搜集与集体搜集方式的运用要着眼于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意识与能力。在搜集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搜集方法,比如,笔记、剪贴、标本制作、照相、录音、录像、下载等等。必要时教师还应该做一定的示范。
  研讨是学生合作探究的重要渠道。学生通过学习小组内的研讨,确定本组的搜集方式、搜集内容和资料的归类整理以及责任分工。这是学生高度自主的学习过程和创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合作探究精神都会得到很大的发展。当然,教师要当好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要及时了解学生活动的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学生的研讨应贯穿于搜集和整理的全过程。
  资料的整理一般是分类整理,这在活动计划中已有体现,学生可以根据计划进行分类。对于学生来说,要紧的是如何整理。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一些整理方式的指导和训练,比如抄写、剪贴、打印以及版面处理等等。同时,要告诉学生对于引用的资料要注明出处,要写清活动主题名称和学习小组的成员名单,要有插图、编写、誊写责任人的姓名,还要有整理完成的日期。整理后的资料可以以手抄报和资料册的形式出现,便于交流和保存。
  
  三、展示过程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展示不仅是把整理后的活动成果拿出来和大家交流,和大家欣赏,而且是语文实践成果创造的延伸。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认真的参与成果展示,让每个学生享受展示的机会。同时,要明确提出展示的具体要求,比如,展示中使用的语音、语速、语态等等。教师要注意展示技巧的引导,不断地在展示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展示的形式可分为小组集中展示和小组分类展示。小组集中展示就是集中展示小组的全部活动成果,其好处是有利于整体衡量小组的活动水平,更有利于学生的合作。分类展示就是根据展示的内容分类各组依次进行展示,它的好处是便于比较,便于各组发挥自己的优势。这两种展示的形式应交叉使用。根据展示的手段而言,可分为图片展示、文字展示、实物展示、表演展示等。图片包括照片、图画、表格等。图片展示的鲜明色调和明晰线条宜于张贴、悬挂。文字展示易于运用声音和报刊的形式进行。图片展示和文字展示常结合使用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实物展示适用于标本、化石、制作等。表演展示包括朗诵、演唱、小品、短剧等。在展示的过程中,这些手段应根据情况交错使用,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不论采用怎样的展示形式和手段,都要力求各个环节衔接紧凑,自然流畅。
  教师要注意营造与展示一致的气氛。如果学生主持展示,教师要示范,要指导,要放手,尽最大限度让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锻炼。
  
  四、评价过程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评价过程是一个激励的过程,一个自我反思的过程,一个师生共进的过程。从评价的内容上看,有活动计划的评价、搜集探讨整理的评价、展示活动的评价。从评价的对象来看,有教师、学习小组、学生个人的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应从活动计划、教师的参与以及对学生的指导等方面进行。学生是活动计划的实践者和被指导者,他们在这方面最有发言权。教师通过学生的评价能及时的发现自己的得失,有利于在今后的教学中得到改进。对学生个人评价可运用“三步评价法”进行评价,一是学生自我评价,二是学习小组评价,三是教师评价。这样的评价可以是表格问卷式的,也可以是在活动中随机进行。前者更显规范,后者更显灵活,二者应结合使用,效果更佳。
  对学生的评价内容重点体现在三维目标的实现上。着眼于考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学生的合作态度、学生的知识能力、学生的探究精神、学生的情感熏陶等五大方面,每一项设好、中、差三个等级进行评价。
  评价形式多采用语言评价、量化评价、等级评价。随机评价多运用即时性很强的语言评价,因为在活动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的优点需要及时肯定,对于他们出现的问题需要及时指出,这对活动的质量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量化评价和等级评价适宜活动终结的整体评价,这种评价适宜档案建立,易于指导学生今后的学习活动,也便于教师进行反思和研究。
  
  五、反思过程
  
  反思的过程是一个自我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探索与创新的过程。在评价过程中,虽然有反思的因素体现,但不是反思的全部。评价中的反思因素无法完全完成从整体到局部、从现象到本质的细致的理性思考。所以师生在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要认真完成活动反思这一环节的工作。
  活动反思应由师生独立完成。反思的内容是自己在活动中有关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得失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师生反思的形式可以是书面的,书面反思应装订在活动资料集里,或将有代表性的反思誊写在壁报里,以及刊发在学生的刊物里;也可以通过主题活动进行口头交流。要提倡师生进行反思交流,因为师生在整个活动中的成功和失败,缺点和优点对谁都是很宝贵的。
  反思可以为不断提高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质量打下基础,还可以加强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积累,训练学生的思维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为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