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我与地坛》教学回眸

作者:戢运宏




  我是第二次教《我与地坛》了。每教一次,都使得我的灵魂受到深深触动,使我的情感得到高度的升华。史铁生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探求,引发师生严肃的思考;史铁生赞美的伟大的母爱让师生潸然泣下;史铁生奋斗的动机和对男孩子的忠告,让师生动情动容。
  按照新课程关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侧重在“情感与价值观”上。基础知识(如字词、地坛介绍、作家作品介绍等)我在课前印发了一个活页资料让学生阅读,课前抽查就可以了。而此文教学方法还是采用易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设问讨论法”。
  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呢?首先我在用充满深情的语调导入课题后,就给学生播放《我与地坛》的朗读磁带。这篇课文是著名播音员郑岚朗读的,读得声情并茂,深深打动人心,特别是读到母亲去世以后的情节时,不少学生为之唏嘘流泪,可以说初步动情入境。然后让学生饱含感情的自读一遍。学生朗读的时候,我就把精心设计的六个问题全部写在黑板上,供学生思考讨论。
  这六个问题是:
  (1)作者为什么说地坛为了等我“历尽沧桑在那儿等了五百年”?
  (2)作者呆在地坛里弄明白了什么事情?弄明白这件事对作者的人生有什么意义?
  (3)作者在第一节第七自然段细致描写了那些景物?作者从中得到那些感悟?
  (4)作者为什么说自己的母亲是“活得最累的母亲”?母亲的苦表现在哪些方面?
  (5)母亲去世后,作者感到“已经懂了可是已经来不及了”的事是什么?对此你有那些感受?
  (6)作者走上创作之路的动机是什么?为什么作者认为这条路并不就是他母亲盼望他找到的路?
  第二课时我给了学生20分钟时间分组讨论,然后交流。学生讨论得非常热烈,可以说我所提的问题能够启发学生与文本对话,能够激起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在讨论中还可以看到有些学生满脸通红,甚至眼角潮湿的。这些都说明学生已经动了真情。
  其后,学生的发言精彩纷呈,初步达到了我的教学设想。比如第一个问题,一位同学说:“史铁生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的残废了双腿’。”诗化的岁月瞬间凝固成冰冷的现实,他一度徘徊在生与死的边缘。终于有一天,他把轮椅摇进了地坛,在这古老而又充满无限生机的古园里,史铁生找到了自己精神安栖的家园。他同自然对话,他同自己对话,倾听心灵的声音,感悟生命的真谛,最终参悟了命运的玄机,完成了生命中最为壮丽的一次突围。另一位同学说:当失魂落魄的史铁生进入地坛时,他看到的是剥蚀的琉璃,淡褪的朱红,一段段坍圯的高墙,散落了的玉砌雕栏,萋萋的野草荒藤。这是一个在光阴的流逝中青春不再的古园,荒凉萧瑟,又笼罩在夕阳的余辉中,因此更沉寂更沧桑,这一切同他灰暗的情绪形成了契合,使他产生了“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地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的心理。经历了人生的一次巨大的劫难,他只想逃开这个喧嚣的世界,而地坛的宁静与沧桑,也使得他能看到时间流逝的痕迹,梳理自己纷乱的思绪,窥看自己的心魂,叩问命运的玄机。还有一位同学说,这个地坛,像是专门为史铁生而建的,这个‘荒芜却不衰败的园子’让史铁生从破败的背后看到了蓬勃的生机。‘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嗦嗦片刻不息。”时间是无情的,他改变着一切,而地坛虽然在时光中也失去了很多东西,比如浮华的人工装饰,可是有一种东西却永远也不会消失,那就是地坛中生生不息的生命的律动。无论蚂蚁还是小蜂,都只是一些小生命,但是它们才是地坛真正的拥有者,它们的蓬勃的活力,生与灭,动与静,都是那么自然而然,都在诠释着生命的内容。换言之,不管时光如何以其强大的力量摧生命老去,地坛中的生命本色之美却是永远不变的。这一切都在启迪着史铁生,并最终使他从死亡的阴影中走出来,得到了有关生命的启示。
  关于第二个问题,学生回答得很准确:“一个人,出生了,就不在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个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经历生死抉择的史铁生,弄明白这个问题,就可以专心致志地考虑如何活着的问题了。可以说弄明白这个问题,是史铁生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最重要的转折点,是史铁生顿悟的一个契机。
  关于第三个问题,同学们的发言也是很到位的。在获得新生的史铁生看来,地坛是美丽的,每一个季节都有着自己的风景,不管是祭坛石门中的落日,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的雨燕,还是秋风中飘摇歌舞的落叶,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每一种色彩,每一种声音,每一种味道都在为地坛增添着魅力。正是这一个个生命的细节组成了美丽的古园,正是这一个个瞬间铸就了地坛永恒的精彩。而这些又在启示着史铁生:活着,就是要给世界一份精彩,生命的真谛就在这里。神奇的地坛,以其无声而睿智的语言,为史铁生撑起了生命的诺亚方舟。
  关于后面的三个问题,同学们的发言无不发自肺腑:作者母亲的苦,主要是心苦。这么多年来,作者一直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一个,可从没想到其实母亲的心头负荷着双倍的苦难,她有一个双腿残疾的儿子,她宁愿残疾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是这件事无法替代;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儿子不能只是活着,他该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这条路一定要儿子自己去找去闯,她也无法替代。大爱无言,当她将儿子送出院门,带着痛苦、惊恐,以最低限度的祈求等待儿子归来的时候;当她端着眼镜,在地坛中寻找儿子又不愿让他发现的时候;当她步子急促地经过过儿子藏身的树丛的时候,沉溺于痛苦中的史铁生却忽略了始终伴随着他的默默的身影。母爱是一条河,源长、清碧、温雅、节亮,不会掀起巨大的波澜,但是每一滴水珠都流淌着无尽的关爱。史铁生的母亲是世界上“活的最苦的母亲”,史铁生伤心而怨恨地想,“莫非她来此世上只是为了替儿子担忧”。日自己先前一次一次的给母亲来点儿男孩子式的“倔强”或“羞涩”,真是追悔莫及啊!母亲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重压。苦难像一块无比巨大的石头躺在她的面前,而她只是像西方神话中的西西弗斯一样,咬紧牙关,将它推上山顶,看着它又一次无情地滑落,又开始新一次的拚搏。她从来没有向命运乞求过、抱怨过什么,而是默默的面对着它,用接受来反抗,用反抗来显示个人的尊严。母亲为史铁生的心中为生活者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因此,当史铁生用笔撞开一条路,开始走向成功的时候,母亲的聪慧、坚韧和毫不张扬的爱在他心中成了永不褪色的回忆,而“子欲养而亲不在”就成了他心中抹不去的痛。而自己创作的最初动机就是让母亲感到骄傲,最终苦得再也熬不住的母亲还是被上帝召回去了,永远不能分享儿子的成功了,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啊!而且他走的这条路,并不一定就是母亲盼望他找到的那条“通往幸福的路”,此恨永远刻骨铭心!他终于发现:在地坛的每一寸土地上,不只是有自己的思考的痕迹,这里的每一寸空间,还流淌着母亲的爱。
  不少同学还结合自己与母亲的关系,动情地谈以前太不懂事,嫌母亲唠叨,只知道埋怨母亲对自己做得不够……谈以后应该学会理解母亲,懂得母爱,用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优异的学习成绩回报母亲。
  回顾这篇课文的教学,由于精心设计问题,找准了文本内涵与学生情感的切入点,打通了作者心灵与学生心灵的通道,学生的主体意识被高度激活了,情感被作品创设的氛围所融化,在情不自禁中完成了自我教育,实现了情感升华。
  
  *作者系湖北省郧阳中学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