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例说作文写作中的就地取材

作者:任艳平




  一直以来,教师都在教导学生,写作必须从积累材料入手,而且要多积累,要勤于积累,要善于积累,要勇于积累;可事实是学生们每当写作文时,多数同学还是抓耳挠腮,嘴里嘟囔着没什么可写的;就是因为一直存在这个严重问题,所以在新课标 “表达与交流”的要求中,第一条就明确指出:“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第四条还要求:“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的积累素材……”。学生的写作现实和新课标对作文的要求都为教师提出了一个深思的问题:怎样将积累材料真正落实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怎样落实“多角度观察生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
  笔者就此问题,从2003年新接手的高一开始将此作为研究课题,课题研究的总题就是“就地取材”,笔者所说的写作 “就地取材”的方法,具体是指指导学生随时、随地、随机积累写作素材。
  随时积累写作素材,就是将素材积累与平时授课紧紧联系在一起。
  例如学习文言文单元,在单元导引时就布置好一项任务:我们学习古人的文章,要怀着古为今用的价值取向,要批判地吸收,在古人的文章中读出新意,并将自己的新意写成随笔,来供大家交流讨论验证。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将文言文当成了写自己文章的材料,这样既学习了文言文,同时将积累素材的任务具体地融了进来,这样就完成了就地取材的过程。
   学生利用这种事先已有安排、学习中已有意识地积累的方法,写出了大量的优秀的随笔。比如学习《陈情表》,学生在随笔《不孝的李密》中写道:“李密明明是在为自己寻找适合的出路拖延时间,可偏偏处处以祖母为借口,这岂不是在利用祖孙之情,这岂不是不孝?”(此文发表在《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2005.5》)。在《 “区区”为何意》词义的探讨中说:“我认为‘区区’一词在文中应解释为‘一点’,那么,此句就翻译为‘我一点也不能停止奉养而远离’,这样翻译更能起到强调对祖母的不弃不离之情”,这样的思索多有学术味道!这是一篇学生中难得的学术论文。在《李密已做到了忠孝两全》一文中,学生极力为李密辩理,他这样写道:“李密的孝道得到了晋武帝的褒奖,还赐给他两个奴婢专门侍奉其祖母,祖母得到了妥善安置,也使天下人看到新皇帝确实以孝治天下,有实际行动,这个机会是李密给的,是李密让天下人知道晋武帝政策得以实施,这个政策又是良策,可服天下。对于百废待兴的新王朝来说,李密岂不是立一大功?”你看,学生以课文为依据,论述得头头是道,素材运用得多到位。在学习韩愈的《祭十二郎文》中,学生用《粗心的韩愈》做题目,另辟蹊径,体现了学生利用课文作素材的细心,她主要由十二郎的“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和韩愈的“是病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做对比依据,分析出韩愈的粗心,令人信服。(此文发表在《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2005·6》)
  另一个例子是,在学习戏剧单元时,对于戏剧戏曲的相关知识的授课,往往会停留在单纯的知识传授和记忆上,这样既枯燥乏味,又难以记忆。于是,笔者将戏剧戏曲知识作为写作《戏剧与人生》的素材处理,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双丰收。其一是,学生具体地记住了戏剧戏曲的术语,其二是写出了生动活泼的理性思考的作文。具体指导时要求:①题目必须是比喻式,用戏剧或戏曲术语,②文章开头用三个有关戏剧的术语通过比喻形式构成排比式。在此列举几个题目作为例证:《人生如戏》、《人生中的唱念做打》、《人生要扮演生旦净末丑》、《我愿作人生的丑角》、《我就是那个配角》、《人生的上场与下场》、《人生没有彩排》、《人生就是个大舞台》、《必要的道具不可丢》、《幕前幕后》、《人生悲喜剧》、《人生永远是正剧》、《人生是多幕剧》、《独白旁白对白都需要》……学生在题目中几乎涵盖了戏剧戏曲中所有的名词术语,文章将人生和戏剧的关系讲得有理且形象。
  从以上若干例子来看,写作素材应当是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如果抓住这个有利时间,适时地点拨,就会将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意识地变成写作素材,从而克服学生总是说作文没有可写的事的错误认识。
  随地积累写作素材,就是将本校、本地的可利用素材想方设法变作作文的题材。这样教师就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选好周围环境中可利用的资源,并给学生提供将这些资源变成文章的机会。先截取几个典型的做法列举如下。
  第一例,浏览学校图书馆,推荐名著,紧跟课本拓展阅读,同时在随笔专栏中发表相关作文。
  高中语文第四册有两个单元是小说,一个是现当代小说(包括外国小说),一个是古典小说。在学习现当代小说时,我浏览了学校图书馆后先学生推荐的中国小说有《呐喊》、《彷徨》,《家》、《春》、《秋》,《子夜》,《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围城》,《狼图腾》,……外国小说有《红与黑》、《简爱》、《安娜卡列尼娜》、《悲惨世界》、《高老头》、《少年维特的烦恼》……中国古典作品学生自己就将四大名著列为必读了,还有《官场现形记》等谴责小说。学生从以前的禁读小说进入到鼓励读小说,热情高涨,而且都是有话要说的劲头,因为从前对这些名著的了解都是教师介绍,不是自己感悟,现在有了整体感知,又与众不同,当然有话要说,于是学生的随笔就出现了大量以评价文学名著为材料的文章。例如:《我与鲁迅》是读了《呐喊》、《彷徨》后,改变了从前不理解鲁迅犀利语言的看法;《初读金庸》的作者从金庸的作品中总结出“真正可以放眼看世界了,也看到了世界中真正的人”;《话说唐三奘》使学生看了《西游记》后的再演义;《饿狼传说》是学生看完《狼图腾》自编的小说;……这些作品定期展示在随笔专栏中,为学生相互交流读后感提供了平台,也掀起了读书热,同时也促进了众多学生把读书作为写作素材的兴致,图书管理员对说,这些日子学生是怎么了,借书的人比平时多了若干倍!
  第二例,笔者想让学生有意识地关注我们天天生活在其中、却因为忙于学习而熟视无睹的城市,于是发动学生作题为“我们的城市环境”的社会调查,先写成社会调查报告,然后根据社会调查报告写作文。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学会了搜集素材的一个重要途径:社会调查。同时学会了写调查报告,也利用这些材料写散文、小说、杂文,这样就将搜集素材上升到了理性的思考,使学生在搜集素材中成长,真正体现做人与作文的关系。
  第三例,让学生弯下腰、低下头在自己的家乡寻找引为自豪的名胜和人文景观,避免写作中总是列举那些人们惯常用的高、大、全的人、事、景、物,缺乏真实感。这个活动取名为“爱我家乡,人文景观采风”,以文学社活动为组织形式,“采风”的结果是:通过对城郊“毛主席语录碑“的寻访,知道了在我们的家乡还有那样一群建国之初在农业合作社运动中轰动全国的先辈,有的就是自己的亲族祖辈,原来英雄离自己很近;通过对城边人工荷花池的游览、访问,知道了原来这是富裕了的乡民自发地建起了这个幽静高雅的观赏胜地,家乡的人民是有品位的;通过对建在县城最高峰的电视塔的追源,知道了电视塔原本是就高而发射电视信号的,可现在“电视塔”已成了县城的“珠穆朗玛峰”,每当有重大活动或节日,人们马上想到的是在电视塔举行庄严的仪式,甚至山上的黑石上都刻上了人名,还有名人诗句,自写诗句,这里俨然成了旅游胜地;通过阅读县城中心环岛的乾隆雕像介绍,知道了我们这里竟是块风水宝地,乾隆曾经与纪晓岚提过名句“金木水火土,板城烧锅酒”,源于此,家乡的“乾隆醉酒”、“板城烧锅酒”美名远扬,家乡的经济也日渐腾飞;通过对环岛劲牛雕塑来历的调查,知道在我们的小县城竟然有一位民营企业家是全国民营五百强之一!文学社采风活动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致,例如有同学仿《滕王阁序》写道:“时维三月,序属晚春。暖风至而山野绿,夕阳红而暮山寂。……登高望远,居高临下,小城之美景尽收眼底。”凡此类赞扬家乡,抒发的感情非常真挚,不再有无病呻吟的感觉了。此次文学社素材采风活动,学生还学到了搜寻素材的好方法,那就是转换角度拍照,就象是多角度描写景物写文章一样,这些照片会成为今后写作的不尽的源泉或灵感。
  最后说说随机积累写作素材。“随机”就是看社会大环境给我们带来哪些关注、深思的焦点、热点问题,这些问题能让我们的文章具有时代感、责任感,能让我们成为一个当代青年。
  2004年秋,县城的大街小巷上忽然多了许多乞丐,笔者就此觉得这是个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于是开展了“关注弱势群体”的调查写作活动。首先是到街上实地观察眼前出现的乞丐,然后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确定弱势群体,然后寻找当下关于弱势群体类的报道(几天后中央电视台就播放广州街头乞丐调查),最后将学过的关于弱势群体题材的文学作品搜集到一起,根据这些素材组织写作,文体不限,此次写作,学生用叙事散文、小说、杂文等文体,多方位地展示了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例如《找找爱心》、《要来主义》、《可怜·可悲》、《乞讨》等杂文水平很高,其中《乞讨》发表在《语文教学与研究·读些天地·2004.12》。通过这一件事,我认为有意地将若干相关素材串联起来,让学生在积累素材时广泛联系,广种博收,不失为就地取材的好方法。
  以上是笔者进行校本教研过程的一些积累素材的具体做法,通过这些做法,寻求解决写作源头问题,即教师应有意识地将学生可利用的所有素材,让学生意识到,并将这些素材的来源方法归结起来,去指导其他更多的素材的积累和运用,这样做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踏踏实实有法有效地做事。 这样,真正将素材积累落到了实处,学生不再好高骛远,也不再措手不及,写作指导的时效性大大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