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怎样使语文课姓语

作者:徐百艳




  新课程背景下,究竟怎样使我们的语文课姓“语”呢?我认为要具有以下五种意识。
  一、目标意识。新课标的“三个维度”已经深入人心,但在上课中缺失目标意识的现象还是较为普遍。要么只注重知识与能力目标,要么只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要么硬要兼顾工具性与人文性目标,仿佛丢掉了一个便成了落伍者,“新课标”已然成了语文课堂时髦的标签。其实,语文课不是时装秀,露脐装虽时髦但并不适合任何人。
  作为老师还是明确三个目标,脚踏实地为好。首先明确语文教学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在于“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标准》),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也是工具性的表现。其次,确立语文教学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这是实现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关键。怎样设计能激发学生兴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生理心理规律,符合文本内容的揭示规律,这是老师应该花费心血的。再次,明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目标。注重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并不是要等量齐观,也不是要面面俱到,而是要根据文本内容、学生实际恰当地处理。
  二、文本意识。激发学生兴趣,张扬学生个性,培养人文素养……这些崭新的理念在贯彻中被误解了、被曲解了。于是语文课堂上“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的现象屡见不鲜。有把语文课上成政治思想课的,有上成美育课的,也有上成活动课的,说唱跳演,全面开花。热闹的背后是浮躁,创新的背后是虚无。培养文本意识应抓住阅读,强调以读为本。众所周知,“感悟”是从“感”开始的,无感之“悟”乃“空悟”,“假悟”,犹如空中楼阁。马克思说“物质带着诗意的感性的光辉对人的全身心发出微笑”,但人们“在知的紧迫下,逃避了这种感性的光辉”。以读为本,就是注重感性的光辉。当然,以读为本并非一读到底一读了之,既要注意“读”的多种方式,如齐读、诵读、速读、默读、美读、分角色读、竞赛读等等,更要注意读的目的:速读有利于感知文本大概内容,美读有利于增强文本感染力,精读有利于品味语言,默读有利于思维训练,齐读有利于面向全体……依据实际情况确定朗读方式,明确朗读效用,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三、问题意识。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问题意识便提上议事日程,因为语文课既是语言训练课,更是思维训练课。亚里斯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设问,便成了问题意识的重要手段。但在现实生活之中,老师的提问常常陷入了尴尬的境地:问得太多,易获“满堂问”之名,追得太紧更有“刑讯逼供”之罪,不问,便陷入永不超生的填鸭式。
  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首先要提高设问的质量。问题应问在意外处,让学生在惊疑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应问在关键处,牵一发而动全身,让学生纲举目张;问在延伸处,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其次还要注意提出问题的时机,不悱不启,不愤不发。
  课堂上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问题有时是奇怪的,但是是有用的;有时是肤浅的,但是是他们切身的。关键是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四、评判意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现象在语文课堂上表现得极为突出,这与语文学科特点有关,更与人们对新课标的认识有关。张扬学生个性,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在阅读时的独特感悟,这些都没有错,问题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生,尤其是处在心智发育尚未发育成熟的阶段的学生,怎么可能就金口玉言,正确无比了呢?因此,当学生的回答模棱两可时,当学生的回答不分主次时,当学生的回答,离题万里时,老师应该站出来明确表态,不能一味“很好”全部肯定。
  其实,文本意识的淡薄正是学生错误百出的源泉。教师必须明确告知学生,任何对文本意义的再创造都必须建立在充分尊重文本的基础上,否则,便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同时,还应让学生懂得抓住文本的主要问题,避免以偏概全,抓次放主。
  正确评判,让学生走出迷惘,让学生走向理性,让学生走向崇高。
  五、人文意识。语文教育的目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第二层次是充实学生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第三层次是提高民族素质,传承人类文明。明确了语文教育的目标,语文老师就应该利用文质兼美的文本进行人文渗透、诱导与教育。让学生在自然美的景观里陶冶性情,在思维美的体操里发展智力,在人物美的世界中丰富精神,在道德美的光芒里健全人格。
  培养人文意识首先要注意合理的时机,其次要注意恰当的方式,再次要注意合理的时间。由于这方面的论述较多,不再赘述。
  语文课具备了这五种意识,并恰当地处理好了教与学的关系,语文课则姓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