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论文学作品主题理解的差异性

作者:李旭东




  如果说《囚绿记》是作者采用“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手法,借两枝绿藤的想象描写,启人联想,让人寻味的话,那么文学作品给人留下的思维空间却是极为广阔的。阅读教学的文本解读借助的正是这海阔天高的思维空间来进行多元解读的!
  文学作品主题的差异性有助于阅读教学文本的多重解读,所以,阅读教学在评价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上应给予鼓励。《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谈到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时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根据文学作品形象性、情感性强的特点,可着重考察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笔者在参加骨干教师培训班时,听到一堂《甜甜的泥土》阅读教学课,后来在一次省级教科研活动中也听到这样的阅读教学课,在对文本的解读中无不是揭示出母爱的主题,那么这篇小说的主题就是揭示母爱吗?小说中的母亲已认不出自己的儿子了,这位母亲称不称职?小亮将母亲给的糖藏在雪地里,第二天糖溶化了,小亮只能吸着渗有糖水的泥土,这样的大地能理解为一个爱心社会吗?我们在阅读文本时根本感受不到一个充满关爱的社会。如果将文本解读至此终结的话,其实这样的评价远远跟不上课标的要求。《甜甜的泥土》要揭示的不是母爱的问题,而是揭示一个社会问题。基本是同一时期的电影《世上只有妈妈好》那近乎呼唤的“有妈的孩子像个宝”,看似在颂扬母爱,其实尖锐地揭示了台湾的一个社会问题,离异家庭给孩子造成了伤害,给社会带来了不和谐,社会责任的丧失,父母关爱的缺失,孩子在幼小的心灵中的责任的流失,对社会虚伪的憎恨,这样的社会问题是台湾的潜在危机,如何解决社会问题是文本的关键。所以,文本解读应多样,应从不同的角度多方解读,鼓励学生阅读文学作品产生独特的感受和情感体验,只有将评价机制从单一标准的评价回归到个体差异性的纯生态上,阅读教学才能充满活力!
  阅读文学作品必须解读作家的写作目的,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同时还应解读作品在当时的影响,因为作品创作阶段的作家个性理解与作品发表后所产生的社会性理解常常是不等的,所以,在解读文学作品时常常超出作家的本意。超出作家本意的东西是不是就是错误的解读呢?绝对不是。文学作品是社会性的产物,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的,在时间的推移中文学作品的内涵是在不断发展,不断充实的,所以,语文阅读教学在文本解读时应该充分发挥其多元化的特点,充分挖掘阅读资源,真正做到“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