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寻找让思考立体展开的支撑点
作者:金健人
初学素描的人似乎也面临相类的问题:纸是平面的,笔只能在纸上画出点和线,而素描则要在平面上呈现立体,让充满质感的形体在平面的纸上矗立起来。初学者如果仅凭自己的感觉,没有理性的分析为基础,画面就会失去正确的参照,哪怕是一个点或一条线的错误搭配,也会发生连锁反应而导致全盘皆输。为了让学生在平面与立体的冲突中掌握要领,俄罗斯美术教育家契斯恰柯夫所创立的“以支撑点为核心塑造物体的形体结构”的法则对初学者具有重要的、具体的指导作用。以四方体为例,那便是把四方体与写生台面的接触面作为基底,把外形的每个折点作为支撑点。先找到基底最靠近我们的一个点作为核心点,由这核心点引出两条线,形成核心角,再由这个角的位置去确定每个支撑点的位置,根据规则用明线或暗线把每个支撑点连接起来以构成六个面,于是,四方体的立体图形便得以完成。此方法的作用在于帮助初学者突破仅凭目测只能看见物体的表面而不能看见物体的后面、只能在平面上把握物体轮廓线的局限,让人把物体看成是透明的,能根据规则把支撑点联系起来表现出被挡在物体背面的看不见的线和面,从而在纸面上获得真正的立体形象。
同理,面对作文教学和实践中的“思考”这一黑箱,我们是否也能由一些最基本的、最稳定的、最容易把握的东西入手,把它们作为思维的支撑点,让思考得以立体展开?浙江湖州中学的羊刚老师和温州中学的陈静老师在一次作文教学现场示范中,各自做出了有趣的探索。
羊刚老师以“关注现实生活,探究生活真相”为题,先以德国埃·奥·卜劳恩的漫画《争执的调解人》导入:两个孩子打架,打输的孩子向父亲哭诉,父亲拉着儿子去找对方的父亲理论,两位父亲打了起来,可一旁的两个孩子却高兴地一起玩起游戏来了。老师用这生活中的有意思现象,引发学生们对身边事物的关注与思考。讲课进入正题:
有这么一件事:两年前,父亲与读高中的儿子一起去买手机,父亲注重手机的功能,儿子注重手机的款式,两人发生了争执。两年后,儿子考上了大学,父子又一起去买手机,_________。
老师要求学生用简明的概述性语言,在空格处用一两句话补上结局,说明父子俩第二次一起去买手机又发生了什么事。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父亲改变了;有的说儿子改变了;有的说父子都没变;有的说父子都变了……最后老师补上原故事的结局:这一回颠倒过来,儿子注重手机的功能,父亲却注重手机的款式。
老师要求学生们就这件事,构思一篇议论文。在这一时段,老师提请学生们注意这几个问题并进行讨论:
1、看看自己所补出的故事结局是什么?不同的故事结局所反映的对生活的认识相同吗?
2、老师补上的故事结局:父子俩都改变了原有的立场,但又成了新的对立局面。你觉得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事吗?
3、分析作文题目和写作要求:“就这件事写议论文”。这跟我们平时的作文题和要求有什么不同?
4、假如它就是高考作文题,要你马上就写,你感到最困难的是什么?
同学们的讨论可归结为这样几类问题:a、自己对事件本身的意义、性质还不太明白;b、不知如何扣住“就这件事”的要求来写;c、不知如何拓展议论。这归结为一点还是:不知如何进行“思考”!
羊刚老师招呼同学们共同探究:怎么快速想清楚事件的性质和意义?他要求学生们化繁为简,依凭直感,对这件事作一个基本判断:先不要想得太复杂,做个简单判断即可。但如做个简单判断也困难,怎么办?
1、确认事实:父子俩第一次买手机意见不一致。父子俩第二次买手机双方都改变了立场,但意见还是对立。
2、剖析原因:学生们看法颇多:父辈与子辈出现了障碍,可谓“代沟”;人与人之间要多交流,即使父子之间也不例外,可谓“沟通”;有争执有摩擦不要紧,亲人之间也不会没有矛盾,关键是争执摩擦背后的东西,那正反衬出“亲情”;有时迁就他人是必要的,在家里能换得家庭的和睦,在社会能换得社会的平和,正是当下所倡导的“和谐”……另外,他人的影响、变与不变、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等等,也是可以展开的话题。成长、智慧、阅历等,不是不可谈,只是不容易谈好。需注意的是,有些似乎也可作为引发事变的原因,如:时尚、修养、商品、工艺等等,不过似是而非罢了。
3、作出判断:(否定或肯定或部分否定部分肯定)比如:这是一幕人间喜剧,或这是一个不幸事件。
4、现场练习:“就这件事”,以“变与不变”为话题,写出要点。变的是什么、不变的又是什么:变的是父子的具体意见,不变的是父子隔着代沟的相互对峙;变的是双方的立场,不变的是父子间的关爱;变的是两人的具体选择,不变的是两人仍然互不了解;变的是时代,不变的是父子关系;变的是两人对事物的认识及态度,不变的是最后的结果……针对这一由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的作者熊召政先生拟制的作文题,众多学生如是说。
陈静老师讲课的题目是:“对写作材料的深度开掘”。她选取了不同阶层、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人们的不同境况下的脸的照片,力图让学生看到藏匿于一张张脸部后面的东西。
渴望的脸——图示:希望工程那张“大眼睛”宣传画,照片中的女孩叫苏明娟,当年的放羊娃,现在已大学毕业,自愿成为希望工程的义工……哀伤的脸——2003年获奖新闻图片之一:一位民工讨薪不成反被打得头破血流……无奈的脸——同样也是2003年的获奖新闻图片:塞外纷飞的雪花中,一个父亲与他稚嫩的孩子紧紧依偎在菜摊边等候着顾客……恐怖的脸——图示:躺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接受治疗的中央音乐学院的19岁学生陈果,受法轮功毒害,2001年1月23日她在天安门广场自焚,整个人已面目全非……青春的脸——自焚前陈果的照片,手扶花树枝,身着运动衫,青春靓丽,充满生命的活力……复仇的脸——图示:战俘营中的伊拉克战俘,正攀攥着铁栅栏张大嘴巴发出愤怒的叫喊……老师围绕着一幅幅图片进行讲解,从个人、社会、民族、世界等不同角度激发学生们的思考,最后提出课堂练习:透过这些脸,寻找共同点。有人寻找到的是对知识的渴望,无知肯定只能成为弱者。有人寻找到的是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这状态是在继续恶化还是得到了改善。有人寻找到的是当今世界的两极分化,战争与冲突。有人寻找到的是对生命的敬畏,还有人寻找到的是世界性主题——和平安宁……学生们的生活环境相对比较单纯也比较狭窄,有意识地寻找一些学生们比较熟悉的资料,又有意识地寻找到一些学生们不可能接触的陌生的资料,“同”与“异”是空间联系空间的内在逻辑,以此刺激学生们的神经,激发其联想与想象,视野的扩大是思维空间展开的必要条件。
面对“思考”这个黑箱,老师如何引领学生在其中更有意识地穿行?尽管通常的写作教学也向学生们传授过诸如“归纳”、“演绎”、“类比”、“例证”等方法,但并不能解决学生思考时的简单化、公式化、片面性毛病。这就需要老师在这个黑箱中尽可能多地安插些“路标”,引导他们摸摸索索地寻找到走出这黑箱的路径;或者说尽可能多地安置些“支撑点”,让思考沿着这些支撑点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立体地得到扩展。两位老师的讲课,一位侧重时间向度、一位侧重空间向度展开。羊刚老师的讲课,以确认事实作为第一类支撑点,它是立论的核心基础;以剖析原因为第二类支撑点,原因多种多样,各自代表对事物的不同理解,而每一种不同理解都为思考提供着不同的动因;以做出判断为第三类支撑点,可以是整体判断也可以是局部判断,每一种判断都在形成自己的支撑;现场练习以“变与不变”为题,而变化本身就是时间的第一要素,在关于“变”与“不变”的种种陈述中,“思考”在新的支撑中得以展开。陈静老师的讲课把那些不同地域不同层次或相关或不相关的脸的图片展示在学生们面前,并调动音响和色彩等多媒体效果强化自己讲课的感染力,学生们从单幅图片中感悟到的含义揭示着各自所反映的文化、社会、政治等内容。而把这些单幅图片联系起来,从中审视它们的相异与相似,那么,个人、群体、社会、文化、民族、国家、世界、人类……形成了一个个圆圈,它们或交迭或归并,由小到大形成了新的空间的扩张,而每一个扩张了的圆圈,每一种新形成的空间,又都意味着不同的理念、思想、观点。这种思考之与写作,它们从学生们的观察、体验生活开始,一直到表达、修改完毕为止,都在不停地起着作用。而一个个时、空支撑点的设置、组合、交融,都一步步地细化着作文的思考过程、拓展着作文的思考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