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音乐是解读诗歌的金钥匙

作者:冯 杰 刘洪峰




  凡教过诗歌的老师都知道,诗歌教学最不易把握和操作,这当然是由诗歌想象丰富、语言精练、讲求韵律和节奏、意境开阔、感情抒发含蓄等特点所决定的。在一般的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有二:一是教师一字一词一句的解释,这种方法学生虽记录了不少知识点,但却破坏了诗歌的整体感、意境美,不利于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提高;二是教师引导着学生去读,多读上几遍,让学生自己去品味品味,这种方法,学生往往感到无从下手,虽学过了,背过了,收获却不多。
  在原始人刚刚学会讲话,还没有创造任何记录语言的简单符号的时候,诗歌是和音乐、舞蹈融合在一起的,这就从本源上决定了诗歌与音乐难以割舍的密切关系,决定了诗歌的音乐美。笔者正是从这一点出发,利用音乐及诗歌的音乐美来指导学生,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音乐,诗歌理解的催化剂
  
  英国著名诗人德莱顿曾说过:“有什么样的激情是音乐所不能燃起或抑制的?”利用音乐在创设氛围方面所特有的作用,营造出与诗歌意境、感情相吻合的气氛,为学生理解诗歌奠定感情基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学习柯岩的诗作《周总理,你在哪里》时,就可以利用贝多芬或肖邦的《葬礼进行曲》作为伴奏音乐,让学生沉浸在哀痛之中,以更好地理解诗人对周恩来总理逝世的无限哀伤及深切怀念之情。再比如,学习毛泽东同志的《沁园春·长沙》这首词时,我们就可以利用贝多芬的《命运》来烘托渲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人对命运所发出的叩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样学生自然容易明白,只有扼住命运的咽喉,才能成为命运的真正主宰。
  在多媒体教学广泛应用的今天,利用音乐创设氛围已变得比较容易,就让我们的学生沉浸在音乐里,多读几遍诗吧,他们会乐此不疲的。
  
  二、音乐美,诗歌理解的突破口
  
  可以说一切艺术在于表现两种因素:重复和变化。所以,作曲家重复某些乐音,要在某种结合与和音上重复,在某种模式或曲调上重复。同样,诗人在某些声音的组合与安排上也进行重复,从而使诗歌有组织、有结构,产生抑扬顿挫的美、回旋往复的美、流畅悦耳的美、整齐错综的美,即音乐的美。下面笔者试举两例,来谈谈对诗歌这一特点的理解。
  蒹 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矣。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这首《诗经·秦风·蒹葭》,三章仅变化了六七个字,其他都是反复叠咏。诗人为什么这样安排?显然是为了增强诗歌的节奏感,使诗歌具有回旋往复、整齐错综的音乐美,便于入乐;显然是为了更好地表达青年人追求恋人所特有的那种既近在咫尺又似乎遥不可及的心理和感受。从这一点出发指导学生,学生就可以比较轻松地理解诗人的感情及诗作的结构形式特点了。当然,教师也可以进一步以这首诗作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去把握住《诗经》中诗的部分艺术特色了。
  不仅古诗具有这样的特点,新诗在这方面也比较讲究。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的第一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最后一节:“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两节,所刻画的意象是基本相同的,诗人仅变化了几个字,使诗作首尾照应,淋漓尽致地表达出对康桥的无限喜爱和眷恋之情。
  以上我们谈到了诗歌整体上所具有的重复的音乐美。下面,我们再简单看一看诗歌内部即诗行所具有的音乐美。
  闻一多先生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诗歌要有“三美”的主张,其中一美就是“音乐的美”。闻先生所说的“音乐的美”,主要指的是诗歌音节方面的韵律美。著名诗人徐志摩也推崇这音乐美,他曾说“诗的生命是在于它的内在音节”。如《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笔者以为尤以第五诗节“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当中“寻梦”这一音节的安排最具匠心,诗人的这一停顿,恰如琵琶女弹奏时的“琵琶声停欲语迟”,引发了读者的无限遐思,诗人的梦是什么呢?这梦怎样去寻?这梦也正是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我国是诗的国度,从《诗经》诗、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一直到新诗,无论诗的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但在追求诗歌的音乐美方面都是一脉相承的。
  爱伦堡说过,诗是“音乐的和有趣的思想的结合”。对第一流的诗歌来说,音乐美是传达诗人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在教学当中,我们可以恰当地从这一点出发去指导学生理解诗歌,帮助他们提高诗歌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