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实用主义写作教学浅论

作者:钟沃林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也许值得我们重视和思考:好些学生平时极喜给人写信,有时甚至在正课上写,屡禁不绝,且每每洋洋洒洒,大有下笔千言的架势。但这些同学一到要写作文,却又往往叫苦连天,提不起劲,结果多是“参考”人手一本的作文辅导书,或改,或抄,交差了事。
  为什么同属于写作,写信与作文却有如此迥然不同的际遇呢?我想,起码有以下原因:首先,两者的写作目的与写作功利不同。前者以书寄人,目的是传自己的情,达自己的意,是一种压抑不了的表达需要——我要写。这样,写信也就成了一种对作者有利益作用的写作;而后者则常常让学生觉得是——要我写,心里虽是十分的不乐意,但为了作业,为了考试,还得要写。而事实上,作文对于作者究竟有什么好处呢?写作的题材往往未能突现出直接的功利来。结果,就未能很好地引发作者的写作需要与写作动机。其次,两者所得到的回馈不同。写信的回馈是回信,那是经过一字一句的咀嚼后给予的回应,可谓字字传情,句句达意,否则就不会那么多人热盼着回音了。但我们的作文呢,评价有时是会有的,如内容如何、结构怎样、语句通否等等,都是些评判成败得失的、冷冰冰的套话。况且,有时连这点安慰的话都没有了,只有让人麻木的分数、“优”、“良”、“阅”……总之,前者是心与心的交流,而后者的诉说却累受忽略,久而久之,便也冷漠起来,学会了敷衍。也正如此,即使有时我们也用心良苦,评改得十分的详尽,但也收效甚微,有时学生甚至连看都不看一眼。由此可见,我们这种惯用的作文评价已严重缺失了一些真正起作用的东西,一些能激发写作兴趣、唤醒写作热情的言行。
  这大抵也就是学生对写作失去热情、提不起兴趣的主要原因了。故此,要改变这一现状,则必先要改进写作的题材,利用有一定功利性(实用性)的写作题材,来激发学生的写作需要,引发写作动机,从而达到学生乐写这一基础目标。然后,再运用具有实际激励效用(实用)的写作回馈,进一步保护和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昂扬他们的写作意志,从而使他们不断保持积极的写作状态。总之,要避免写作题材与写作评价的“虚化”,努力以“实用”的题材与评价来重建学生的写作需求与信心,这就是我的实用主义写作教学理念了。
  如何把这一理念应用到实际的写作上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写作题材实用化
  
  “文以载道”,这句话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了:因需要用文章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才产生了写作的实在需求。因此,要人进行写作,则必先要让人清楚知道写作题材所蕴含的实效,否则,写作就成了无病呻吟,是为了写作而写作。这又怎能调动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所以,我们要把写作题材进行实用化处理。
  写作题材实用化,就是指所选取的写作题材要尽量紧扣现实问题(甚至题目就是一个问题),能体现出一定的写作功利,突出写作是有的放矢的,能解决问题的,有实际作用的,并以此来引发学生的写作需求与动机,产生写作兴趣。在教学中,我们可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以下手法把写作题材实用化。
  1、把学生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实际问题当作写作题材。学习生活中难免有困难,如何去解决?这问题本身就会引起人的兴趣,若再能通过写作理顺了思路,找到解决的方案,那写作就再有用不过了。欲要如此,就要我们教师善于在教学中发现和创设问题。例如:学过《失街亭》后,就可用“失街亭,谁之过?”为题写作;欣赏过《归园田居》中陶渊明的家园后,就可让学生也为自己未来的居所设想一下“我理想的家园”;看过《项链》后,就可用“玛蒂尔德的后半生”为题来让学生想象主人公的最后结局……实践表明,以这样问题式的题目进行写作,往往会使最懒的学生都行动起来,且写作结果还常常是精彩纷呈。
  2、把学生的自我素材当作写作题材。如日记、自传、“我的……”这样的写作题材。人或多或少都以自我为中心,有表现自我、倾吐心声的欲望,以这样的题材进行写作,便能顺应学生的心理需要,写作也就有了功利。而事实上,凡写此类作文,学生都会争着说真话,有时还欲罢不能。
  3、把学生关注的人、事、物当作写作题材。像以学生喜闻乐道的明星偶像、热点新闻、正在热播的影视剧等等为写作题材,常常都会使学生热烈起来。究其原因,一者是学生心中已有许多想法,不吐不快;二者这是他们所爱之事物,谈论起来就有自我娱乐的功能。
  
  二、写作回馈实用化
  
  传统的作文评价一般都是按写作要求而下的判辞,至多也只是限于写法的点评,这样的评价只能适用于考试,若用于平时的作文训练,则有明显的缺失——没有能激活学生写作兴趣与信心等有实际作用的东西。故此,要使作文评价起作用,就必须针对以下几方面灵活作出反应,以求将写作回馈实用化。
  1、针对思想内容,作真诚、平等的回应。写作是一项艰辛的劳动,对于来之不易的成果,即使自己的观点不为人所接受,作者也会希望读者关注它,细读它,这也是作者最希望得到的最基本的尊重。否则,作者的写作热情就会大大受到挫伤。因此,在评语中,要务必体现出我们已用心的读过,并要作相应于思想内容(不只限于写法)的真诚的、平等的回应。这既是对文章的尊重,也是对作者的尊重。
  2、面对亮点,不吝惜表扬,努力培养成功感。也许,我们至今仍然记得读书时自己作文被老师表扬的情景。也许,正是这一次一次的表扬、一个一个的成功感,引领很多人走上了作文成功之路。这就是表扬的作用。所以,即使是一个小小的闪光点,我们也别放过;有时,甚至还可以暂时撇开写作的要求,对其中有价值的地方大肆欣赏一番。
  3、面对败笔,不言失败,重在以方法导其成功。学生始终都很在乎外界对自己的看法的,尤其是老师对自己的评价。心理学上说,若人受到批评,便会有受挫感,长此下去,便会萌生自卑与无能的自我错觉。因而,为保护学生尚弱小的自信,我们不能简单地判下“不合要求”、“离题”等代表失败的词句,而应以正面的建议来指引他们如何才能达到成功。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4、面对失败,善于励志,全力磨练顽强的写作意志。写作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失败也是难免的,只有顽强的精神,坦然面对挫折,才是能热情地、持续地写作的最好保证。故此,一句鼓励的话看来很小很小,但对于作者有时却是犹如雪中之炭。
  
  三、写作成果实用化
  
  就是要把有一定价值的学生作文尽可能广泛地交流,甚至发表,尽量使写作体现出它的实际作用和劳动价值。这不单只是物尽其用,更是顺应了学生的心理需求。马斯洛在关于人的需要层次论中指出:当人在生理、安全等方面得到满足后,就会产生更高如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精神上的需要。学生也不例外,如果自己的作文得以交流和被承认,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他们这方面的心理需求,并会引发更高层次的写作兴趣。
  在实践中,我们可灵活选择以下途径将写作成果实用化。
  l、先让作文在组内传阅,然后推荐出若干好的作品供班上宣读。这种方法既可让同学互相交流,取长补短,还可缓解老师的批改压力,可谓一举两得。
  2、把优秀作文结集,在班级内展示或传阅。
  3、把较突出的文章推荐到校刊发表。
  4、积极鼓励、指导和帮助学生把优秀习作投往校外报刊,极力促其发表。
  总之,我们虽不能一下子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我们可采用实用性的写作题材和有效的写作回馈,来激活他们的写作需要、动机和意志,使他们不断有兴趣地、热情地、顽强地写——这就是我实用主义写作教学理念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