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项脊轩志》的几个细节分析

作者:贾慧卿




  《项脊轩志》是归有光的代表作,也是古代抒情散文的典范之作。多年来,一直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那么作者抒发的是什么“情”呢?《教师教学用书》分析得很明确,即“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相关的家庭琐事和人事变迁,表达人物在三世变迁后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既然是抒发对亲人的怀念之情,那么有关家庭琐事的细节描写,都应重在怀念。但《教师用书》对“祖母赠笏”这一细节的分析却值得商榷。《教师用书》说:“回忆祖母的往事,于回忆中隐含着作者的怀念以及对光阴易逝、怀才不遇、有负亲人所望的感慨。”对这一分析,笔者持相反的看法。下面试作陈述,也请方家指教。
  我们知道,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重要方法是知人论世。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写于两个时期。前面正文写于青年时期,那时作者18岁,补记写于35岁左右,那时作者刚中举人。虽然作者中举人后,曾连续8次考进士不第,迁居至嘉定讲学,到60岁才中进士,授县令职,确属“郁郁不得志”。但这“郁郁不得志”,应指作者的后半生。18岁的作者,正值青春年少,还未进入社会,未曾经历大的风浪,应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怎么会发“怀才不遇,有负亲人所望”的感慨呢?
  那么,18岁的归有光情况又是怎样的呢?我们可从他的另一篇文章《先妣事略》中得出结论。
  在《先妣事略》中,作者写道,母亲周孺人,因一共生了七个子女,劳累过度,疾病缠身,不幸在作者八岁那年辞世。文中作者印象最深的是“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可见,母亲教子之严,对儿子寄予的期望之深。文中又说:“(孺人死)十二年,有光补学官弟子。”学官,即学校。补学官弟子,即指考取秀才生员。从文中得知,作者八岁丧母,母丧十二年考取秀才,那么作者中秀才的年龄应为二十岁。明代科举制度很完备,考中秀才是进行以后各级考试的第一步。
  只有中了秀才,才能参加乡试,中举人后才能参加会试。我们不清楚作者何年中的贡士,但35岁中举人后“连续8次考进士不第”,说明已通过会试。如果作者第一次考进士及第,那么就是春风得意的年轻进士了。因为古语说“五十少进士”嘛。
  由此看来,“怀才不遇,有负亲人所望”应是作者35岁以后所发的感慨。18岁的作者,还未中秀才,也即还没有取得参加以后三级考试的资格,正处于备考阶段,怎么会有“怀才不遇,有负亲人所望”“一生郁郁不得志”的秋士之叹?
  那么,怎么看待“祖母赠笏”这一细节描写的作用呢?作者在文中说:“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我觉得这句话应是解读这一细节描写的关键句。作者自束发后,整日在项脊轩默默读书,第一个目标应是考中秀才。年迈的祖母,看到孙儿如此用功,心中非常高兴,将自己祖父临朝记事的象笏,赠予孙儿,并说“他日汝当用之”。这是多么深切的期望啊,期望孙儿能光宗耀祖!作者瞻顾遗物,祖母赠笏之举,犹历历在目;祖母期望之言,犹萦绕耳边。然而象笏虽在,祖母却已仙逝,怎能不令人长号大哭!作者时时以象笏砥励自己,发愤苦读,不辜负祖母的期望,因为只有这样,才是对祖母最好的怀念。果然,两年后,作者中了秀才,离祖母的期望越来越近了。我们难道不为作者感到高兴吗?
  《项脊轩志》在选入教材时,“殆有神护者”后边被删掉一段。弄清这一段的主旨,对分析“祖母赠笏”一节的作用也有很大的帮助。《教师用书》补充了这一段文字并作了分析,说“作者以坎井之蛙自喻,自我解嘲。于议论中夹以感叹之词,内容虽不足取,但也和盘托出自己生不得志的感慨”。
  文段虽然被删去,但正文的分析大都是在“生不得志”的观点统率下展开的。对于这种观点,笔者也有不同的见解。让我们先看一下这段原文: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注:项脊生是作者的别号。陇中,即隆中。
  这段文字涉及两个人物,一是蜀清,一是诸葛亮。大意为:巴蜀有个叫做清的寡妇,守着丈夫遗留下来的丹砂矿,牟取厚利,财富为天下第一。秦始皇召见并礼遇她,为她修了一座“女怀清台”。诸葛亮隐居于隆中,后来辅佐刘备,成为蜀汉两朝开济功臣,名垂后世。
  这两个人都是后来出了名,立了功的,但在最初没显露头角的时候,并不为人所知。
  文段最后的意思说:自己虽然身在破屋陋室,却自谓有奇景。世人是不了解的,若知道我这样,还可能把我看作是坎井之蛙呢!坎井之蛙,比喻见识浅陋,没见过大世面的人。
  总观这段文字,坎井之蛙并非作者自喻,而是作者猜想不了解他的世人,可能把他看作是没见过大世面的坎井之蛙。作者真正自比的应是蜀清和诸葛亮。他们两人的共同点,都是当初不为人知,后来才名扬天下的。一个富甲天下,一个贵为丞相。作者正是把这两个人作为自己人生奋斗的目标,立志名扬天下,名垂后世,光宗耀祖,以报答祖母的期望。这样,一个充满自信,积极进取,乐观向上,踌躇满志的青年学子的形象就跃然纸上,哪有自我解嘲、生不得志的感慨?哪有鄙弃世俗、清贫自守的清高?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虽然是古文,但并不是老气横秋的“秋士”之作,而是充满朝气的青年之作。高二学生学习的是同龄人的作品,虽然古今不同,但处于同一年龄段的学子的心理大致相同。归有光是具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青年,他坚信自己一定会不负众望,才会身处小屋,怡然自得,或偃仰啸歌,或冥然兀坐,或观小鸟啄食,或赏明月桂影。作者大部分时间是“竟日默默在此”,“扃牖而居”,闭门静心苦读。显然这时的作者正如未显名时的蜀清和诸葛亮,“昧昧于一隅也”,将来也定如他们那样名扬于世,功垂青史。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删去的一段文字,却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和奋斗方向,也能印证作者回忆“祖母赠笏”一节,并非发“怀才不遇,有负亲人所望”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