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高考话题作文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作者:俞秀玲




  从话题的角度看,话题作文一般可分为平面型话题和关系型话题两种。前者如2004年湖南卷以“家庭教育”为话题,上海卷以“忙”为话题,后者如四套全国卷“相信自己与听取他人”“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快乐幸福与思维方式”“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等话题。下面就审题中易出现的问题,试举例阐述。
  首先,平面型话题。话题举例:有人认为,苦难和幸福,愚钝和机智,丑陋和漂亮,卑鄙和高尚……这些差别是永远都要有的,否则世界将是一潭死水。也有人认为,幸福、机智、漂亮、高尚是人人所追求的,只有消灭了差别,世界才会变得更加完美。请以“差别”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审题失误类型:
  1、偷梁换柱型,即在写作中窜改了话题。如直接将话题写成了“亲情”“青春”等,此种情况多出现在宿构文或对话题无所适从、无法下笔的情况下,出现的频率不高,可通过针对性的训练,如结合话题编写中心句,编写提纲等形式,在短时间内加以纠正。另外一种情况是只将话题作为引子,文中看似出现了话题中的字眼,但实质上话题并没有成为写作的对象,如从“我们奋斗,不是为了消除差别,而是为了完美”出发,写的是怎样奋斗才能接近和实现完美,并举了史铁生,海伦·凯勒等事例加以论述。虽然论述有力,但用力的方向却是错的。
  2、渐行渐远型,即在写作中偏离了话题。此种失误写作者即使在检查时也不易自知,因为其写作内容和话题往往有一定的联系,只是在写作过程中不知不觉偏离了话题。如上面的作文题,有同学从“差别能带给人触动”这一联系点出发逐段展开论述:“触动是一种内心深处的感激……”“触动是一种心灵的发现……”“触动是一种改变现状的动力……”看似层层深入,实则步步远离,问题在于由此及彼的联想过程中转移了话题。这就好比在比武场上,弯弓引箭之时擅自移动了考官设置的靶子,即使箭箭不离靶心,亦属无效,是谓无的放矢。
  此种情况可通过扩写话题中关键词使之成为文章关键句(或为中心观点或为分论点)的方法来纠正。如上文中的例子,完全可以把三个层次改为:“差别带来内心深处的感激……”“差别引起心灵的发现……”“差别是一种改变现状的动力……”这样,紧扣话题以层层深入的方式展开,尽情地展现自己深刻的思想,丰富的材料,流畅优美的语言,是谓有的放矢。
  其次,关系型话题。话题举例:请以“拥有与失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常见失误类型:花开两朵,只表一枝。关系型话题,切合题意的审题应表现出两者的关联性,围绕这种关联性进行写作且两方面力量使用比例和谐的就是“切合题意”,而认识到这种关系,就一方面重点阐述的,是“符合题意”,只看到一方面而否定另一方面,或避而不谈另一方面的只是“基本符合题意”,脱离话题的当然就只能是“偏离题意”。关系型话题有两个关键词,这已经是一种很明显的暗示,需要将两者相结合展开文章。但仍有同学对其中一者视而不见,在文中只字不提,也有部分同学心有余而力不足,顾此失彼,虽然两面都有提及,但实质仍然只侧重写了一面。这两种情况从审题的角度看或多或少都有欠缺。上题中,若只写了“珍惜现在的拥有”,虽然没有离题,但审题的偏颇已经暴露无疑。若写的是“要认识拥有的可贵,不要到失去时才觉得宝贵”,看似在写“拥有和失去”,但实质只侧重写了前者。关系型话题的关键是要把握住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上题若能从“拥有和失去的相互转化”(如“失去后的拥有”),甚至反向立意,从“拥有并不一定代表完满,失去也未必就是缺憾”来入手,就能使读者感受到文章思维的深度,在立意上便能胜人一筹。站得高的人才能看得远,看得全,审题也一样,是谓高屋建瓴。
  写作思维的训练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见效,但审题的方法是可以训练的,文章的结构意识是可以培养的。多借鉴哲学中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来审题,多运用并列式,递进式的方法来结构文章,可在高考作文复习的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浙江省2005年的高考作文为例,原题是“……请以‘一枝一叶一世界’为话题,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在阅读引文的过程中,“一叶飘零而知秋,一枝勃发而见春”中的两个关键词“知”“见”是千万不能忽略的,这个作文题可以说是看似平面型的关系型话题作文,“由小见大”“由个体见整体”“由有限见无限”,这些都是隐藏在原话题之下的审题方向,由其中任意一个切入都可自然成文。但在阅卷过程中发现有写“环保”“和谐”的(偷梁换柱型),有写“在细微中寻找大千世界”的(渐行渐远型),有写“重视细节”“关注小节”的(只表一枝型)。这些类型的审题失误或多或少都给作者带来了分数上的损失,尤其是偷换话题的,往往被判为离题,分数一般控制在20分以下。而获得高分的作文无一例外是审题准确,立意鲜明的。人说“题好文一半”,而审题好,其作用还不止一半。有的放矢者,高屋建瓴者才能在作文的考场上占得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