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学习原理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作者:张海德
二、让学生尝试概括。如果说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知识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扶着学生走路的话,那么,让学生自己尝试进行概括知识的要点,就是放手让学生走路,并逐步快跑。因为“教”的目的是达到“不需要教。”而学生自能分析、概括学习材料是“不需要教”的显著标志。我们已经知道,学习首先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简化学习材料,而概括在简化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我们在让学生尝试概括时,必须注意两点:第一,渐次加深,逐步简化。我们人类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先过分地概括化;在发现错误后,再才把概括的程度降低。例如我们通常说某篇文章很“生动”。但怎样“生动”的,并不很明白,只好再作具体分析,于是就发现了“有张有弛”、“情节曲折”、“材料新颖”等特色。这就告诉我们,概括要根据自己的理解能力和基础知识而定,要随着理解能力的提高而不断提高概括的水平,逐步把较复杂的语言形式变成较为简洁的抽象的符号。第二,变厚为薄,化繁为简。这是针对系统学习某个单元或某一篇较长的课文而言的。我们刚接触课文时,会觉得很厚;阅读中,如碰到疑难,还要查阅工具书和参考资料,增加注释,会觉得更厚。但如果在对整个单元或全文的内容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后,立即试图进行初步概括,就会觉得书变薄了,原来看似很复杂的问题变简单了。假如再精读,并进一步抽象其精神实质,这书就会变成“几条筋”了。因此,如果我们在教完一篇课文或一个单元或一册书之后,都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进行概括的尝试,即在第一次简化的基础上,对已存储的知识进行第二次简化组合,那么,不仅温习了旧知,而且在抽象的过程中,也高质量地完成了知识的内化吸收,使知识的内储变得更有序,更精粹。
三、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把短时记忆变成长时记忆。信息加工理论认为:一个字,或一个词、一条短语都可以是一个记忆的最小单位——组块。根据组块在记忆里保留时间的长短,人的记忆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短时记忆识记的速度快,但容量小,一般只有四个组块,保留的时间也短,最短的只有三秒。如通过电话号码簿,查到一个号码,但一打完电话,说不定这个号码就忘记了。而长时记忆的识记速度慢,但记忆容量也是巨大的;而衡量一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弱与否,很关键的一个因素在于大脑中所存储的知识量的多少。因此,我们要告诉学生,在获得短时记忆后,对某些有用的知识要有意识地加以存储。如何存储呢?
(1)必要的重复。“重复是学习之母”。心理学家的实验显示,在短时记忆中,记住一个组块需2秒时间,而要使其变为长时记忆,则至少需要8秒。如电话号码,如果我们查到了一个号码,能及时地默念几遍,并运用一定的记忆技巧(如谐音法)存储起来,那么这个号码就不容易忘记了。
(2)适时的复习。长时记忆也可能忘记,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人的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据此,我们应该在及时重温上下工夫。孔子说“学而时习之”,这个“时”,有人理解为“按时、及时”,这是颇有见地的。不过,是及早复习有利,还是在出现显著遗忘后复习有利,需要具体分析。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发现遗忘的原因,并设法加强薄弱的部分,如纠正原先学习中的模糊的和混淆的意义等,这就是所谓的遗忘的“免疫效应”。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其《教育论》一书中有这样的论述:“学生自己得来的任何一项知识,自己解决的任何一个问题,由于是他自己获得的,就比通过其他途径得来的更彻底地属他所有。”因此,我们执教三尺讲台,面对莘莘学子,惟有在勤奋工作的同时,也注重对学习原理的探讨,并且把这些原理运用到教学中,让学生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既能探幽发微,索骊得珠,又能发现规律,以简驭繁,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书籍:
1、邵瑞珍《教育心理学——学与教的原理》,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2、(美)司马贺《人类的认知——思维的信息加工理论》,科学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