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秋诗·秋词·秋文
作者:杨安成
二、教学思考
以上的“篇目透视”如果只是着眼于单篇课文的理解把握和教学处理,那就未免太过饶舌;我的想法在于,在把握了这部分教材“以秋为核”、“以秋为线”的特点之后,为了切实体现“大语文观”的教学精神,我们是否可以把手脚放得更开一点,把视野拓展得更开阔一点,从而给教与学的活动创造更加自由的空间?
以下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粗浅思考:
其一,关于语文文学教育功能的实现。传统的语文教学主要强调的是工具性作用,谈工具性作用当然没错,但定位于唯一则未免太过偏狭。可喜的是,新教材在内容的选编上已成功超越了这种“唯一”,将语文学科的另一重要功能——文学教育凸显在我们眼前。然而,如何才能实现这种功能,恐怕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并为之进行艰苦探索的一个问题。一方面,文学篇目的编选与学习在大量增加,而另一方面,我们又似乎很难感觉出学生的文学素养有怎样的提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难堪的现状?原因或许太多太多,但细想之下,我们的所谓文学教育并未真正落到实处,应该是我们必须清醒面对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才能落到实处?这话题显得够大,在此不作一一探究。结合前面的“篇目透视”,我认为,合理进行文学作品的“专题化”教学当是有效的途经之一。
其二,关于研究性学习的开展。“研究性学习”现在说得很多,叫得很响,对比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其先进性和科学性自不待言。而同样的困惑在于:研究性学习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方式?如何才能让研究性学习真正发挥实效?时下的许多课堂上,七嘴八舌的热闹是有的,所谓“个性化”的展示也时呈“八仙过海”之象,但细品起来,“研究性”的味道其实很少。笔者忧虑(或许是杞人忧天),若不合理引导,久而久之,势必不见了“研究”的踪影,而学生的飘浮之气反倒增加不少。我认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首要的是科学制定研究的对象,研究的内容,不仅是值得研究的,而且确是需要一点研究精神方能突破化解的。如前面的“篇目透视”所涉,为何古今作家,诗人对“秋”情有独钟?“秋”的意象在文学作品中有哪些方面的运用?类似的问题都大可研究研究。
其三,关于校本课程的设置。当前,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校本课程的设置在许多学校陆续开展起来,给中学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同历次教学改革一样,语文教学在这股浪潮中充当着排头兵的角色,许多学校的校本课程都是率先在语文教学的园地中拓荒。新的“课改”由于其理念的先进,整体上固然受到师生的欢迎,呈现良好势头乃至取得可喜收效者也不乏其例。但不可否认的是,或许由于对精神实质的领会不够充分,定位出现偏差,许多学校的“课改”已经出现尴尬,结果与初衷落差很大。反思之下,我们终于明确,校本课程的设置,必须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内容的安排,应当定位于对教材内容的合理深化,对学生知识空间和思维空间的有效拓展,以及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励培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