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葛朗台人生的最后四笔交易

作者:王文格 周芙蓉




  在《守财奴》这篇节选自《欧也妮 ·葛朗台》的小说中,作家巴尔扎克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贪婪、吝啬、凶狠、虚伪、狡诈的守财奴形象——葛朗台。“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著狂”,为了获得金子,他可以进行任何肮脏的交易。在他看来,“人生就是一件交易”。本文写了他人生最后的四笔交易。
  第一笔交易:用一百金路易换取妻子的原谅和女儿的信任。
  当葛朗台知道妻子死后,女儿将继承部分财产时,他感到“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于是,他决意巴结、诱哄女儿,使她放弃继承权。然而“看到金子,占有金子”的执著与狂热,使老葛朗台在上楼看到金梳妆匣并抢到手时,那事前的算计,理性的思考立即被那种对金子的强烈的占有欲所替代,父亲的尊严、人性的理智,丧失殆尽;妻子的祈求,女儿的哀告,他无动于衷,而执意要撬匣子上的金子。逼得温顺的女儿抓起了刀准备“拼掉算了”,温柔的太太因他不听劝告而昏厥,此时,他假惺惺地劝慰妻子和女儿,竟荒诞地“到密室拿了一把路易来摔在床上”,在他心目中,金子就是灵丹妙药,能够起死回生,能疗治一切感情的创伤,能调和一切人际矛盾,就是最好的人格保证!
  他拿出这一百金路易,表示妥协,目的是要让妻子不至于就此一命呜呼,不至于让女儿对自己完全丧失信任,从而失去将来谈判的可能。在他看来,“这交易划得来”,因为妻子的“健康”、女儿的“信任”,可以不使他失去一半财产。可以说,他每一点付出都必然是以获得最大的回报为目的的,没有赚头的“交易”他是绝不愿意也不会做的。当然这笔交易最后他一文钱也没有付出,当她女儿说“我们只需要你的感情”时,他马上说“对啦,这才对啦”,并“把金路易装到袋里”。
  第二笔交易:每月付一百法郎利钱骗取女儿的全部财产继承权。
  葛朗台太太终归是走了,老葛朗台没有丝毫的丧妻之悲,他感到恐惧的是女儿将继承母亲的一半财产。所以,在妻子尸骨未寒,女儿表明不必“非赶在今天办”时,他便急不可待地开始了他的第二个交易:骗取女儿的财产继承权。
  为了诱哄女儿放弃继承权,他不断地变换着称呼,“好孩子”、“小乖乖”、“乖乖”,眼光“从文书转到女儿,从女儿转到文书”,“紧张得脑门上尽是汗,一刻不停的抹着”,并许诺“我每月付你一百法郎的大利钱”,这些语言、行为、神情,无不分明透露出葛朗台要做成这笔交易的急切。他深怕节外生枝,不允许公证人说清事实真相,要女儿“一言为定”“决不反悔”,还很无耻地夸女儿“你是有信用的姑娘”,最终促使女儿在放弃继承权的文书上签了字。
  交易做成了,葛朗台欣喜若狂,“他热烈的拥抱她,把他紧紧地搂得几乎喘不过气来。”并说“得啦,孩子,你给了我生路,我有了命啦……咱们两讫了。这才叫公平交易……”。在此,他拥抱的哪里是自己的有肉有血的女儿——是冷冰冰的金子!而其所谓的“公平交易”简直是无稽之谈!最后,他“庄严地许给女儿的一百法郎的月费,连一个子儿都没有给”,情不得已,只用了些廉价的首饰敷衍了事,并“因为能够利用女儿的感情占了便宜,觉得很高兴”。自己冷酷无情却巧妙地利用别人的感情,这也许就是交易者的高明之处吧!
  第三笔交易:用一间小金库毁掉女儿一生的幸福。
  当葛朗台获得了全部财产之后,又开始了他的第三笔交易:把自己那套价值观、人生观毫不犹豫地教给女儿,用“他的吝啬的作风把女儿训练成熟,变成习惯”,好为他看守财产。在这次交易中,他又获胜了,他的熏染,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女儿无法摆脱金钱万能的世界,从而放弃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一心一意地为父亲守着那些财富。一个风华正茂的女子,朝气蓬勃的姑娘整天过着单调的生活,其愁闷和忧苦是可想而知的,可葛朗台为了让女儿替自己看守财产,哪里还管这些。他就这样毁掉了女儿一生的幸福,以至于死时,留给女儿的仍只是一句冰冷的话:“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帐!”
  四、用自己生命的最后一点气力去抓十字架。
  葛朗台将“人生就是一件交易”的哲学信奉到老,并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生命。那些十字架烛台等圣物没有引起他丝毫的宗教情感,而法器的金彩却复活了他那死去的双眼,在这里最神圣的东西都散发着铜臭气。可见守财奴信仰的不是上帝,而是金钱。所以,这个行将入木者,竟然作出一个出人意料的骇人动作。“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嘴边,给他亲吻基督的圣像,他却作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他毕生爱财如命,并通过各种交易获得了财富,而其生命也正是结束在这最后的一次交易中。
  一言以蔽之,在他的生活中,金子主宰了一切,至于妻子的健康、女儿的幸福甚至他自己的生命,他都毫不顾惜。在他眼里,人与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金钱交易关系再也没有别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