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关于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新思考
作者:王四军
一、新课标下仍须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实现基础知识教学的调整和回归
过去的语文教学,由于过于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过分偏重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训练,过分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全面,却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能力、语文素养、人文精神的培养。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和新教材的推广使用,语文教学开始对这一倾向进行了纠正。新课标在阐述课程的基本理念时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在评价建议中,它也明确提出:“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不应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从中可见,与旧的教学大纲相比,新课标主张淡化知识,打破语文教育以知识为主线的体系,构建语文课程的能力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这种课改理念的影响下,教师们开始调整自己的理念,突出语文的人文性,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遗憾的是,不少教师在教改过程中又有些矫枉过正:在突出人文性和语文素养时,却又忽略甚至放弃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结果便从一个极端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其实,虽然新课标淡化了对语文基础知识系统和完整的追求,不主张集中的语文知识教学,并规定语法、修辞知识、名词术语不作为考试内容,但是,它并不否定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毕竟,不掌握和积累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那是不可能的。语文新课标正是要“摆脱传统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战略性转移:变系统知识为有用知识;变知识的掌握为知识的运用;变知识本身的单维取向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取向”。可以说,新课标将语文基础知识回归到了恰当而合理的位置: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不必过分追求系统性和完整性,但也不容忽视,它应当为培养语文实践能力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服务。
同时,语文知识内容丰富,不少都是中华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谜语、歇后语、成语典故、古典诗词等知识充满睿智,富含文化内涵,接触它们,斟词酌句,品味鉴赏,感悟熏陶,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丰富学生的文化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陶冶学生的情操。
二、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注重必要性和实用性
所谓的语文知识,王荣生博士把它定义为应该或已经纳入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关于语言和言语、文章和文学的听、说、读、写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语文界普遍认同的是指语法、修辞、逻辑、文章(文艺)学知识。
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处理,过去的语文教学大纲,比较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训练,且追求系统性和完整性:“语修逻文”面面俱到,缺一不可,乃至知识细化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其构建中学语文课程的思路,也是从学科知识体系的角度来考虑,把各项语文知识点分配到教材中,语文课程的实施就围绕这些知识系统来进行。
新课标则明确指出,“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知识、课文注释和练习等应少而精,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是为了向能力方面转化”。新课标附录所列出的语文基础知识,就只有词的分类、短语的结构、单句的成分、复句(限于二重)的类型和常见修辞格等五项内容。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新语文教材的汉语知识也不再系统编排,只精选了极少量的知识零星地点缀于课文练习之中,并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即时训练;新课标附录所列出的那些语文知识,则分配到了每册课本后面的附录之中,整套教材所编排的语文基础知识较之从前进行了最大限度的缩减。
由此可见,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不应贪多求全,而应以实用性和必要性为准则来进行合理取舍——这些知识应当对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有积极作用。王荣生、韩雪屏编著的《初中语言知识新视点》对初中阶段的语言知识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并归纳为18条:(1)汉语音韵与情绪的表达;(2)汉字的形体与意蕴;(3)汉语数量词的修饰性;(4)词义与语义;(5)词语的形象色彩;(6)成语的理解与运用;(7)言辞选择与词语变异;(8)比喻的探究;(9)对偶与对仗;(10)辞式的扩展;(11)句子成分的应对性与语序易位;(12)流水句与欧化句;(13)句式的选择与变换;(14)句子的动态分析;(15)复句系统与句群组造;(16)句子语气类型;(17)语体的分类与渗透;(18)非语言因素的表意功能。这些整理看起来还比较繁杂,操作起来也还有相当的难度,但对语文老师的教学实践无疑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价值。如有关形声字的知识,虽然新课标和新教材都已不再提及,但是客观地说,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对学生辨析形似字、避免写错别字确实有很大的作用,至少,像“籍贯”写成“藉贯”、“松弛”写成“松驰”的现象就不容易再出现。又如新课标在“阶段目标”中指出:“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这就是说,学习必要的语法知识,掌握常用的修辞方法,并非因为它们是考试的内容,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语言,体会语句的表达效果,进而学以致用,使学生能更准确、更生动、更有效地进行语言表达。还有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熟练使用不同句型、灵活变换短语结构、适当积累文学常识等其它方面的内容,只要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或表达内容、体会或抒发情感、感受或增强效果,只要有利于学生发展能力、提升素养,完全可以在教学中适当讲析。例如短语的结构,学生如果在这方面知识有一定的掌握,那他们在避免语病、撰写对联、仿写佳句、形象表达等方面都将受益匪浅。
三、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方法要讲求科学性和实效性
过去,语文教学为了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高度注重双基训练,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双基教学模式和方法。随着新课标的实施,随着语文基础知识在课程教学中地位的调整回归,以前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有些已不能适应新课标下的教学实际。
初中阶段,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是以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它不应是纯粹的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
从语文的学科特点看,它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同样,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也不例外,应当通过不断积累、感悟运用、探究实践等过程来落实,并为提高学生素养、促进全面发展服务。因此,有必要重新思考和探索与新课标理念相适应的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我以为,进行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应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1.要继续坚持传统教学中重诵读、重积累的方法。传统教学中有很多值得借鉴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像新课标所提出的“要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中和生活中的语言材料”等要求,就与我们过去常强调的“熟读成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精髓是一致的。在新课标“教学实施建议”四个学段的教学要求中,它都强调了“诵读”的重要,要求学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诵读、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背诵优秀诗文80篇”。因此,在学习成语、歇后语、谚语、格言警句、对联、古诗词等语文知识时,老师应当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促进理解,增强积累,灵活运用。像新教材每篇课文后面的“读一读、写一写”所列出的词语或短语、每册书后面编列的课外古诗词,都可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正确书写,了解大意,准确运用。
2.要注重结合文本阅读实践来学习基础知识。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不能停留在对语文概念的抽象理解上,只有通过文本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具体感受,品味体会,才能更透彻地把握,更准确地运用,并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素养的转化。像标点的正确使用、词语的推敲斟酌、短语的合理搭配、句型的不同效果、修辞的巧妙作用等内容,都可结合阅读具体文本来感受、品析、理解。例如:词语的学习,除了能读会写,还应在通读课文、理清思路、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和推敲它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修辞手法、句式的学习,则可以用替换比较法,让学生先把修辞句改成一般陈述句,将陈述句改成反问句、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然后去感受改换后与原句语意的区别和在表达效果上的影响。让学生阅读、品析、感悟文本,在具体的语言材料中来学习语文知识,这应该是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基本方法之一。
3.要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基础知识。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文基础知识也应注重在实践中学习,我们要重视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丰富学生的语文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譬如,可以在写作训练中学习语文基础知识,让学生以自己或同学的作文为材料,找出并修改文中在写字、标点符号、语句表达、修辞手法、文体格式等方面的错误,这是易于操作又行之有效的方法。也可以利用图书、报刊、多媒体、网络、标牌广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课外资源,精心设计内容丰富、形式活泼、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的语文实践活动,如查字典比赛、搜查招牌错别字、成语接龙、语文谜语趣猜、春联汇编、看谁积累诗词多、广告词中的修辞、歌词中的语文、短信创作、语文知识竞赛、文学知识抢答等。这类语文实践,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掌握语文知识、丰富语文积累,增强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都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