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课文处理中的点面结合
作者:谢学宁
先谈课文“面”的处理。“面”的处理实际上就是对文章思路的理解与把握。思路是理解文章的入口,也是理解文章的向导。文章的思路体现在文章的层次结构之中。我们在处理教材时,首先要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层次和层意,从而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这是一个自我感受和自我体验的过程,是一个积累语感和积淀文化的过程,语文老师一定要重视这个过程。
小说和戏剧的“面”就是作品的情节。情节是形成人物性格的历史,只有先理解情节才能理解人物。处理这类教材时,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情节,欣赏情节,概括情节,把握作品的基本内容。情节熟悉了,才能为后面“点”的赏析打好基础。例如教《陈奂生上城》一文时,先要让学生在自学讨论的基础上理解情节,感受陈奂生上城的行路和心路历程:①从乡下进城(悠然)——自卑,②在车站生病(突然)——惶惑,③到宾馆住下(偶然)——懊恼,④由城里回村(飘然)——神气。只有熟悉了这些内容后,“点”的教学才有可能。
再谈课文“点”的处理。课文的“点”是指根据课文教学目标确定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教学基点。教学重点是体现教学目标的内容要点,教学难点是落实教学目标中的教学障碍,教学基点是根据教学目标确定的基础知识点和基本能力点(也简称“双基点”,语文新课标称为“知识和能力”)。如果说课文的“面”还只能使学生认识课文的表象,那么课文的“点”能使学生认识课文的本质。它不但是语文阅读课教学的主要内容,而且是学生获得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的主要“例子”。可以这样说,语文阅读课教学,就是“点”的教学。教学内容的安排,课堂结构的优化,教学过程的推进,教学方法的运用,主要是围绕“点”展开的。但是“点”是在“面”的基础上提炼组合的,以“面”托“点”,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相辅相成。
小说戏剧的“点”是作品中突出地表现人物性格的精彩语段。这些语段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教学基点于一体,表现出丰富多彩的“讲点”。教材处理时,教师就要紧扣这些语段,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表现出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厚度。教《林黛玉进贾府》时,在学生掌握了“林黛玉初进荣国府,见贾母,见熙凤,见两舅,见宝玉”等情节后,突出两个“点”的教学。第一个“点”是赏析王熙凤的形象(5、6自然段):①写人物出场——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的泼辣;②写服饰容貌——肖像描写,表现人物的刁钻狡诈;③写见林黛玉——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的虚伪逢迎;④写回王夫人话——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的机变精明。第二个“点“是赏析贾宝玉的形象(13、14自然段):①王夫人介绍——初现性格;②肖像描写——衬托性格;③《西江月》词——概括性格;④宝玉摔玉——突出性格。
散文短小精悍,一般要短文细教。它的取“点”范围较大,一般是文章的形神聚合处,基点凸显处,难点突出处。这些“点”不像小说戏剧那样相对集中,而是分散在文章的各个部分。因此教师要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去发现它们。不同的教师会取“点”不同,这就反映出教学能力的差别。教《荷塘月色》时,文章主要的“点”在描写荷塘与月色的三个段落(4-6段)中确定。这里的讲点很多:比喻的明与暗,比喻的形与神;描写对象,描写角度,描写顺序,描写作用;景与情;炼词炼句等等。这些理解、分析综合、鉴赏等能力的训练,都是学习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的典型“例子”。除了这些主要的“点”之外,课文前面的“文眼”、景物衬托、心理独白和文章后面的“六朝采莲”的联想以及结尾的卒章显志也可作为“点”,因为这些对理解散文的“神”和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也是很有作用的。
议论文的“点”应该在论证的逻辑性、典型性和深刻性上确定。在逻辑性很强的句子、语段上设点,使学生弄懂论点和论据的内在联系;在典型论据上设点,使学生学会精选论据,学会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在语言的深刻性上设点,语言表达思想,通过对深刻性的语言的品赏,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认识能力,把议论文写深刻。抓住这些“点”来组织教学,不但能准确透彻的理解课文,而且能尽快地提高议论能力,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