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文言文教学中趣味点的挖掘和利用

作者:徐 升 周 杰




  随着中小学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中学教改的力度也不断加大,对于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吸收被摆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的文言文,其在中学语文教材中也被强化。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带领学生来尽情享受文言文的无穷魅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两点入手:其一,教材要选用容易为学生所接受的内容,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其二,利用现有资源,尽量挖掘现有文言教材中的亮点,让教材变得有趣有味,以一点而带动全篇,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本文专述其二:找“趣”找“味”。
  一、“言”中找趣,即从语言(字、词、句)中找趣味点。我们知道,文言文隽永深刻,字词精练,我们除了可以欣赏它的美之外,还可以欣赏它的趣。比如,教授《愚公移山》,除了带领学生感悟愚公坚韧不拔的精神之美,我还特意对其中一句“操蛇之神闻之”中“蛇”进行了生动的阐述。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它”,又写了一句“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接着解释,“它”是“蛇”的古体字(学生惊奇不已),因上古时代蛇极多,经常咬伤人,所以人们相见,就要问你没碰到蛇吧(学生欣然),然后我又讲了些有关蛇的成语典故。如“杯弓蛇影”、“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牛鬼蛇神”等,结果,学生听得兴趣盎然,而且大有收获,并深感自己见闻之孤陋,由此产生努力学习的兴趣和激情。在教《桃花源记》(陶渊明)时,有“黄发垂髫”一句。笔者在授课时没有满足于解释这两个词语:老人、小孩。而是做了引申:比如二十岁的代称,三十岁的代称……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纷纷猜测,而后我才说二十称弱冠,三十岁称而立,四十岁称不惑,五十岁称知天命,六十岁称花甲,七十岁称古稀,八九十岁称耄耋,并解释为什么会有这些代称,这样做既使学生学到了知识,又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
  二、“事”中找趣。中学生年龄一般介于12岁-18岁之间,由这一阶段的生理及心理特征所决定,他们往往对一些感性的外在的事更有兴趣。那么这就要求一方面需要课外补充这方面的文言文,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有教材中的内容,唤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初中语文第二册第六单元选了《黔之驴》、《工之侨献琴》、《愚公移山》等古代寓言。学生对寓言很感兴趣,那么要懂寓意,就得读懂文章,老师要利用好这些文章,传授给学生足够的文言知识。
  另外,还可以通过交待精当的背景资料、相关故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授《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时,就不妨强调它是“以孤篇压倒全唐”的经典之作。讲授柳永的《望海潮》时,交待一个传说:“金主完颜亮为什么要兴兵南下占领杭州呢,原来他是抵不住《望海潮》里对杭州风月生动描述的诱惑,尤其是读“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后,一睹之情难抑,便想据之为己有了。相信同学们听了后,会对柳永的《望海潮》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想读个究竟。再如《史记·苏武传》中,有持节牧羊一节,充满了爱国主义的光辉,如能精当交代,必定能感染学生,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
  三、“理”中找趣。简言之,就是尽力寻找文言文中可资借鉴利用的内容和知识。具体说来,不外乎以下几种:
  1、利用“意象”说,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文学欣赏能力。意象,就是表现某种特定情思的艺术手段。从古至今,很多文学家都巧妙地利用了意象这一手段构思自己的作品,如“月亮”这一意象,有很多以“月亮”为物象的文学作品都脍炙人口,如李白的《静夜思》、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由于人们的思维特征和长期的文学积淀,月亮就具有了思人、思乡的特定内涵,提及月亮这一物象,总与思人、思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他如杨柳表离别,菊花表高洁等。
  2、吸取文言文中经典的语用推理,丰富自己的语言运用。如在学习《晏子故事两篇》时,教师应着重指导学生学习其著名的三段论式推理。如其一,理由一:使狗国者,狗门入。(大前提);理由二:今臣使楚,你楚国非狗国。(小前提);结论:所以我不当从狗门入。(结论)
  这一推理,既让楚人无懈可击,无话可说,只能乖乖开门,又暗含机关,你不开大门,就是狗国。从而可见晏子高超的语言艺术和机智,学生佩服不已,纷纷点头。
  3、通过设置新问题,引起学生兴趣。此类问题可放在开课时,也可置于课尾,要能吊起学生的兴味。如《孔雀东南飞》一文。在对全诗的内容分析完之后,教师可提出这样的问题:“刘兰芝既然是在各方面都无可挑剔的好媳妇,那么婆婆为什么还要赶她走呢?”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们兴致肯定很高,必能给出众多的答案来。
  4、想象的乐趣。文言诗文的语言较为精练,有时就是一些物象的叠加,这其中想象的余地颇大。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九种事物:枯滕、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此时可让学生尽情地发挥想象力将其组合成几幅画面,有能力的同学还可以将其画成几幅画,这样当能为此文教学增趣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