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语文新课程四大关系反思

作者:王荣林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语文课程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正在发生鲜明的变化。但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的把握很少建立在对传统理念的扬弃上,时常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课堂教学“热闹繁华”的背后,语文教学一直存有争议的四大关系又出现了新的不和谐的现象。如何在矛盾中把握平衡,在实践中求得统一,取得语文教学的和谐发展,笔者对此现状进行反思,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相应对策。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
  
  “语文是工具”的命题所造成的弊端已被人们所诟病。新课程提出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命题,然而从当前语文课堂倾向看,在突出人文性的口号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钟摆”偏向另外一面,具体表现为脱离文本、架空语言,一味强调让学生空泛讨论课文内容。学生发言多了,思维活跃了,但是学生字写差了,错别字多了,病句多了,不少人成了只能动口不能动手的“君子”。
  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对语文性质目前还没有一个科学的界定,“语文是工具”这一比喻不能揭示语文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强调语文人文性又易失去语文学科性。“语文究竟是什么”这一问题还得长期争论下去,但语文教学一天也不能停止,作为语文教师关健是要把握住两者的联结点,否则将工具性与人文性割裂开来,结果两败俱伤。语言是联结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媒介,语言应是人文性的最基本的构成物,离开了语言就几乎没有了人文性。好的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语言实践。
  语文课堂教学应坚持三步阅读的原则。
  第一,首先让学生对照注释、查阅工具书疏通文字,从而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再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组织运用的。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讲得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要在初步把握文章整体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再进行局部的字词句段的训练,最后归结到整篇文章。“局部”训练始终要置于整体之中。只有通过大量、灵活、科学的局部字词句段的训练,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整篇文章的思想内容;只有把握了整篇文章的思想内容,才能进一步理解和运用字词句段。要因文悟道,因道悟文,循环往复,逐步加深。
  第三,语文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已成为共识。要在基本掌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两次对话:①教师要凭借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文本对话,从而建构文本的意义。②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挥主体精神,以他们的生活体验主动积极地与文本对话,创造性地建构文本的意义。在进行对话时要结合生活学习语言,然后再以生活的标准衡量语言的优劣。真正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交融。
  
  二、主导性与主体性
  
  新课程强调学生主体性,但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缺乏全面理解,往往矫枉过正,表现出对学生主体性的盲目崇拜和对教师主导性的漠视。我们常常看到,很多公开课上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不少,即便对同一个问题也往往会出现不同的答案。对于这些不同的答案,教师总是说:“你说得很正确”、“不错”、“很好”、“你回答得非常有道理”、“你很会动脑筋”等等,缺乏自己的主见和是非标准。
  这样做表面看是在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了,实际上是对学生主体性的误解。一味迁就学生,一味弱化教师的主导,并不一定能强化学生这一真实主体,更大可能是学生的主体性随着教师主导性的弱化而走向空洞化,长此以往就会模糊了学生的“是非准则”,助长了学生爱听好话的心理,以至于部分学生对“情感、价值观”表现出漠然的态度,甚至导致极个别学生思想认识的异化。
  语文教学应理直气壮地呼吁教师的主导性。
  第一,教师要严于律己,加强修养,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过硬的教学本领。要重建语文教师在学生心中值得尊敬的、值得学习的地位和形象。
  第二,语文教师的主导性要体现在教学方式、课堂模式的多样性上,体现在解读文本的多元化上。语文课堂再也不能只是一种方式、一种固定的模式、一种完全凝固化的规范。
  第三,教师不能让学生完全成为自己的指导者,不能让学生完全左右自己的思想和自己的人生感受,更不能将自己丰富的、有更多人生体验的东西被学生的单纯与热情全部消除掉。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主要是强调学生学习上的主体性。
  
  三、预设性与生成性
  
  新课程重视“动态生成”,提倡教师备课的教学方案像“外出旅行时的指南针,而不是有固定路线和时刻表的火车”。但在现实教学中出现了一些偏差:①有些老师接受了这一新理念后,不再好好备课,尤其是不愿再写详案,认为课堂是生成的,关键是要根据学生的回答来组织教学,课备得再好也没有用。②在组织课堂讨论时不顾文本的倾向性,文本本身的价值,听任学生天马行空地发表意见,甚至对一些价值虚无、思想混乱的意见也不予以及时评判。③也有不少教师缺乏生成意识和及时捕捉、随机处理课堂新信息的能力,当新的问题出现时,为了预设的教学内容不被打乱和冲击,“果断”采用了避开的态度。
  这些想法和做法是错误的,尤其是青年教师出现这样的苗头是十分有害的。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的成熟要经历一个技巧积累直至圆熟的阶段,跳过这一阶段,他永远就只能成为一名教书匠。新课程重视教学生成,但学生生成的东西应是在教师的鼓励下进入文本深处,在理解品味语言的过程中,领略祖国语言的精妙,进而创造性地建构文本的意义,获得求知和审美的愉悦。《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中强调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就是对课堂教学随意生成的浮夸现象的重要修正。综上可见,备课中的预设显得尤为重要,预设应是教师的核心技能,在当今以教学生成作为评课重要指标的现代课堂中,没有生成就没有课堂教学的生命力,随意生成将导致课堂教学的虚化,预设必须有强烈的预测性和灵活性。
  语文教学要在预设中生成。
  第一,预设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备课要着重从教师的“教”走向学生的“学”,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预设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估计这个话题会讨论到什么程度,会出现哪几种不同的结果,但这种预设并不等于预设标准答案,尤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思考和体验。
  第二,预设要坚持以“文本”为本。语文课程最终要以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目标,预设必须从重教学环节的设计走向重文本解读。语文教师最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理解文本、驾驭文本的能力。一定要把更多的时间放在研读文本和研究学生上。尊重文本作家的基本价值取向,尊重文体的写作背景,注重文本字词句的落实,挖掘文本境的延伸含义,并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在理解品味文本语言的过程中建构文本意义,体验生命价值。
  第三,预设要给生成预留时空。在教学方案设计中要有“弹性区域”,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作为教师一定要懂得教学需要预设,但更需要随机生成,如果预设牵引占时太多,随机生成的机会就少,而教学的生命力与真正价值恰恰在于预设下的生成教学。
  
  四、语文训练与语文素质
  
  新课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因而提起语文训练,人们似乎很容易将它与应试教育联系起来,认为语文训练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尽吻合,学生的语文素质不是从训练得来的。当前课堂教学中出现两种不正常现象:①在非毕业年级经常看到有些教师热衷于多媒体、师生问答、频繁活动,课堂气氛极为热闹,把语文课上成了表演课。②一旦到了毕业年级,为了应试情况又转向另外一面,有些教师将课本搁置一边,着眼于学科知识点与文本完全割裂,逐点训练,一轮、二轮、三轮不厌其烦。
  这样完全将语文训练与素质教育对立起来的做法,违背了语文教学的规律。其实,一个人的语文素质不应该是外加的东西,而应该不着痕迹地内含于学生的听说读写实践中。因此,加强语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的落脚点仍然在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只有通过综合的、立体的、系统的、科学的、生动活泼的训练才能实现。我们既要摒弃那种脱离学生的语言实践,脱离文本,只为备考而进行的刻板、机械、孤立的语文“训练”,同时也要杜绝那种一味追求表面热闹,只要讨论、表演、做游戏而忽略语言因素架空分析的“花架子”式的语文课堂教学。
  语文教学要通过听说读写训练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第一,加强听说训练,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传统的应试教育只注重读、写训练,忽略听、说训练,而一个人的语文素质更多地表现在听说能力上。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语文活动,排演课本剧,组织辩论会、演讲、模拟法庭等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进行乡土文化调查,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搭建听、说实践平台。做到课堂回答问题能积极主动,声音响亮,表意正确;演讲、辩论力求观点鲜明、有理有据,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第二,加强阅读训练,提高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完全抛弃教材,更不能像“宰牛”一样一篇篇肢解课文,搞所谓知识点训练。教师应把重点放在学法指导上。一是培养学生识记能力;二是培养学生根据不同文体特点概括中心、比较分析能力;三是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第三,加强写作训练,提高写作能力。首先督促学生认真写字,要求学生写字规范、工整、匀称。其次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深入社会生活,写身边的人和事,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再次是教会学生修改作文,养成修改作文的好习惯。另外写作训练应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
  
  *作者系江苏省大港中学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