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高考语文复习与教材的关系

作者:孙开虎 白成林




  高考复习是一个复杂、艰辛的过程,但过程的美丽也营造了结果的美好,通过一轮、二轮、三轮的复习,最终能在高考中如游鱼得水、俊鸟得飞。那么,我们该怎样进行语文复习呢?
  多年的实践证明,在第一轮复习中,注重回归课本、回归教材是取得好成绩的一个重要保证,因为无论高考试题怎样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可以从我们学过的教材中找出答题的思路和解题的方法的。无论是语言基础知识还是语言的实际运用,无论是古诗文阅读,还是现代文阅读或作文都可以从课本中得到有益的营养。
  1.识记课本,获得记忆知识
  从高考试卷可以看出,直接使用教材语料的有两个题目:默写古诗文的名句名篇、文学常识与作家作品。在答题中可以直接使用教材内容的有四个题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识记现代汉语的字形、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古汉语实词和虚词的解释等。如2005年的全国三套卷,名句名篇题共选有15篇(首)诗文中的语句,涉及中学教材背诵篇目有14篇,只有一篇选自课外的内容(《论语·卫灵公》)。如:
   (全国卷三)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
  (2题限选作1题)
  ①李白《将进酒》:,奔流到海不复回。,朝为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天生我材必有用,。,会须一饮三百杯。
  ②韩愈《师说》:,惑之不解,,,小学而大遗,。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天涯若比邻。,儿女共沾巾。
  高适《别董大》: ,天下谁人不识君?
  全国卷三的名句名篇涉及了四篇课文十句话。这四篇课文都是中学教材内容。
  2.理解教材,迁移答题能力
  事实上,无论高考试卷怎样命题,都要从课本中寻找答题的思路和方法。命题者在命题过程中的中心思路也是要与课本紧紧联系,以体现语文的教学效果。具体体现在文章的阅读上:现代文阅读的能力迁移、古典诗歌鉴赏和文言文词语解释等。
  如文言文阅读中“辨析加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这道题,2005年高考16套试卷有全国卷I和Ⅲ、北京、重庆、福建、湖北、江西7套卷的对比内容都是选自课文,其中有意思的是湖北卷的对比句都是选自《促织》一课;浙江、江苏试卷有一部分语句来自课文。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复习课文的重要性。我们可以具体分析一下全国卷Ⅲ的第8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奸吏成其私,然无所惩艾。/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B.以三公之府有案吏之名。/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C.因至公车刺取,知虏入云中、代郡。/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D.召丞相、御史,问以虏所入郡吏。/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A项,第一个“其”的意思是“他的”,代词,可以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推断,“成”成为、“私”,私心,翻译这句话是“成为……私心”,填入中间的就是“他的”之类的词语;第二句选自高中语文第一册贾谊的《过秦论》,“其”的意思是“他们的”,代词。B项,第一个“之”的意思是“的”,结构助词;第二句选自第六册的《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之”不翻译,调整音节的助词。C项,第一个“因”的意思是“因此”,连词;第二句选自第三册的《孔雀东南飞》,“因”的意思是“因此(所以)”,连词。D项,第一个“以”的意思是“拿、用”,介词;第二句选自第五册的《庄暴见孟子》,“以”的意思是“拿,用”,介词。所以答案是B。
  实践过程中,我们通过课本中语句的某些关键词语的理解可以反过来分析试题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如上面题目中的C项,理解“因至公车刺取”的“因”,可以回忆课本中有关有“以”的语句;我们以语文第一册为例,每课第一次出现“以”的语句有: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②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勾践灭吴(节选)》)③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邹忌讽齐王纳谏》)④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⑤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季氏将伐颛臾》)⑥王好战,请以战喻。(《寡人之于国也》)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劝学》)⑧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秋水》)⑨君臣固守以窥周室。(《过秦论》)⑩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兰亭集序》)⑥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归去来兮辞》)
  如①因为,介词;②用、拿、凭借等,介词;③以为,认为,动词;④拿、用,介词;⑤“以为”的意思是“以……为”,“把、拿……当作”,“以”,介词;⑥拿,介词;⑦可以,副词;⑧认为,动词;⑨用来,介词;⑩“以为”,“以……为”;“以”,把,介词;拿,介词。我们可以从这些例子中找出与选项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语句,推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再如诗歌鉴赏。因为古典诗歌鉴赏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试题命制多为对诗歌最浅层次的赏析上,所以课本中的古诗和课后练习在诗歌鉴赏的复习中就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2005年三套全国卷中有关的诗歌鉴赏题目,修辞手法的判定和作用、抒情诗描写手法中景与情的关系(如动静结合)、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态度、诗歌语言赏析等,都可以从教材的第三册两个诗歌单元找到答题的思路和依据。我们以第三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第二单元与全国卷试题对比:
  1.(全国卷I)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第三册第二单元)本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说说这首诗情景交融的特点。(《近体诗六首》课后练习三)
  (第三册第二单元)中、长调的词都分片,一片就是一个乐段。分两片的最为常见,上片多侧重写景、叙事,下片侧重抒情。回答下面的问题,体会词人是怎样创造性运用这种章法的。(《词七首》课后练习二)
  2.(全国卷Ⅱ)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第三册第二单元)②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集中表现在哪一个诗句中?试作分析。(《近体诗六首》课后练习三)
  3.(全国卷Ⅲ)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第三册第二单元)“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诗中有画。试以这两句为例,说说他画出了怎样的意境?(《近体诗六首》课后练习二)
  解答诗歌鉴赏试题,要注意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和抒情主人公的情感,然后分析诗歌的主要表达方式、修辞方法,品味诗歌通过何种意象营造了什么意境,最后落脚到对诗歌各种细节的把握上。
  总之,在语文复习过程中,一定不能忽视对教材的复习,不能因为感到早已学过或者教材内容不能在试卷上原版再现就掉以轻心。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不注意复习课本的结果是有些试题找不到答题的头绪,白白浪费了考场上的时间和精力。同学们,拿起课本吧。相信教材定有高分路,来年折桂第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