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文言文翻译中的信与达

作者:王厚军




  “信、达、雅”本是严复先生作为衡量翻译外文好坏的三点标准,现多借用为评价翻译文言文的标准。这里,笔者结合近几年全国卷语文高考题来具体解读“信”与“达”——就中学生来说,“雅”是较高的要求,此处不讨论——以期对考生有所启迪。
  “信”,就是要求译文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减意思,也就是不“走样”。要做到“信”,原则上必须以直译为主,所谓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在难于直译时辅以意译。意译,则是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如2005年的试题:
  (1)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乃悉罢之。
  有的考生把“吾所不为也”译为:我所不做的;也有译为:不是我所愿意做的。乍一看,都挺通顺的。其实,这样的翻译就不能算是忠实于原文,也是考生不细致、不严谨地表现。前一种译文忽视了不起眼的虚词“也”(在这里表判断),若注意到这一点,此句就可译为:是我不做的事。这样就准确地表达出了原文的意思。显见,后一种译文与正确的译文便似是而非,个中道理无庸赘述。有的考生把“乃悉罢之”译为:打发走他们。这种译法带有极大的随意性、想当然,无意识地将“乃”“悉”丢了;看不出“罢”在文中的使动用法,当然不能正确的译出原文意思——于是把他们全都遣散了。
  再如2004年的试题:
  (2)隐处穷泽,身自耕佣。邻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
  有的考生把“身自耕佣”译为:亲自种地。把“士民”译为:百姓。考生没有做到“字字落实”,若考生心中有文言文中很少有双音节词这个理念,“耕佣”也能译为:种田做工。把“士民”译为:士人百姓(民众)。
  再看2005年的试题:
  (2)裴侠危笃若此而不废忧公,因闻鼓声,疾病遂愈,此岂非天佑其勤恪也?
  有的考生把“疾病遂愈”译为:小病大病都痊愈了。考生未进入语境中,这一句话前面有“危笃若此”(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下同),可见“疾病”是“大病”“重病”意;从另一角度上说,此句中的“疾病”是文言文中的偏义复词现象,偏指“病”。同样的道理,2004年的试题:(1)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址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贸籴粮食”就被有的考生译为:买卖粮食。实际上前文有“郡不产谷实”,所以“贸籴”实际上只能是“籴”——购买,买入。
  “达”,就是要求译文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没有语病。这里要特别注意处理一些修辞格和词类活用的现象。如2005年的试题(1)中“罢”的译法;而“口腹”就被有的考生译为:嘴巴和肚子,这里本是指糊口、填饱肚子意,指饮食,属借代的用法。2003年试题(1)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廷”与“面”此处均为名词作状语。
  此外,一些文言句子的语序,有时必须改变。如由“于”“以”等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常作补语,译为现代汉语时要改为状语;遇到宾语前置现象,译时也必须改变语序。句中一些省略成分,有时需补出;否则,意思就不明确。这些都是翻译的常识性知识,可操作性很强,考生要做到知己知彼。
  其实,“信”与“达”有时是难以分开的,两者相辅相成:它们是打开文言翻译这把古锁的两把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