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语文课堂教学细节初探

作者:程 萍




  新课标要求“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也就是说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要具有开放性、自主性、民主性、合作性、探究性等,要变教师的注入式教学为学生的思考质疑、互动参与,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精神得到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得到积极培养,学生的个性风采得到最大程度的张扬。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创新教学观念,改革旧的课堂教学方式,以适应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的需要,实现教育教学的新跨越。这里就语文课堂教学细节谈谈自己的理解、思考和实践的体会。
  
  一、运用艺术性的语言激活学生思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课堂教学而言,精彩的导入语,能够感染学生的情绪,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授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激发兴趣的手段很多,如:用名人故事导入新课;用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用音乐、画面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并以此巧妙地揭示课题,为课堂教学的展开作好铺垫……但平常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还是利用精彩的语言作为导入语。
  现代西方把“舌头、原子弹和金钱”相提并论,称为世界三大威力,也就是说“语言就是力量”。富于艺术的语言能震撼受教育者的心灵。一位成功的教育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艺术的成功。
  例如,新学期第一次踏上讲台,我站在语言艺术的高度组织了这样一段开场白:“同学们,大千世界里,三十六行,我选择了教书育人。三年五载后的今天在这三尺讲台上与诸位相识,真是三生有幸!强调一点,在学习语文方面,纵使大家有三头六臂,也需三推六问,互相学习,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在此,我预祝大家,三年之后,天文地理无所不通,三教九流无所不晓”!这“三”字的时空组合艺术将教师的形象首先定位在较高水准的学生心理定势上,为师生间的积极配合创造了定势条件。
  再如,在教《勇气》一文时,当时正值美伊战争之际,我就从这一话题入手导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的同时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读书兴趣。一开课,就像一块无形的“磁铁”,虽然只有短短一两分钟,却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的情绪,打动了学生的心灵,形成了良好的课堂气氛切入口。
  
  二、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
  
  新课标使课程的目标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因而,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角色以及教育评价也将发生重要的变化。为顺应这些变化,课堂上还要注意体现新理念,注意听说读写的有效结合。要教有中心,学有重点,要摒弃繁琐的讲解,要避免知识的重复讲授和无效劳动,要给学生以开启知识金库的钥匙,变过去的单向信息交流为多向信息交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从学生求知创新的促进者和合作者的基本立场出发,通过引导、点拨、讨论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从内心需求出发,积极参与到教学进程中来。特别是要有意识地留出“时间空白”,让每个学生通过充分的思考、质疑、归纳、总结、找规律等自主性活动去填补,从根本上改变教师“满堂灌”现象。
  例如,学完一篇课文后,要求学生谈谈有什么启示。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得到自己独特的见解,并通过对诸多方面的启示进行自我评价、互相评议、教师点评等多种形式,归纳出谈启示的角度和方法。
  又如,在教《背影》一文时,针对学生很难真正理解父亲的背影为何让作者如此感动、难忘的现状,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首先运用中学语文电子备课系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空白情况自由点击写作背景、朱自清简介、课文简析、难点分析等资料,并适当做笔记;在学生对相关知识了解完后,再播放课件,再现父亲戴着黑布小帽,穿着臃肿棉衣的肥胖身体攀上月台的那一幕感人画面,尽量把人物动作描绘得细一些;最后以“爱的私语”的音乐作背景,以此为动情点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这一感人的情境中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他们之间的深情。
  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自主学习为主要方式,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特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把讲台让出来,让学生自己去解读;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师生共同拟定学习目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扩大了学生的阅读空间,提高了学生对阅读材料的选取、加工能力。让学生自己去解读,同时包含着师生角色的转变,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主体,教师是一个辅佐者、促进者,以平等、诚恳的态度协调课堂,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课文之间的碰撞,与学生进行交流。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只有学生自己才能丰富自己,只有学生自己才能发展自己。
  
  三、提倡多元化的解读文本,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社会在进步,思想在更新,学术在发展。只会用以前单一、陈旧的文学理论来批评作品,那么对教材的发掘就显得单薄狭窄。我们应积极吸收那些对传统作品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多元化的解读。多一元解读,就多一方开阔、深一层认识,也就打开了挖掘作品内含的新局面。
  新课程课文的内容好,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但是,如何摒弃传统的教育模式,用最有利的教学方式来更好地驾驭它?如何把好的内容采用最合适的教学手段交给学生?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让学生选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如有一位教师教《社戏》一课时,在课前事先制作了以校园歌曲《童年》为背景的音乐flash动画,在课堂上播放,以此点燃学生追忆童年的激情之火而由此导入新课。上课后,让学生先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情节,然后,分小组讨论并推选出代表进行发言。同时,还通过多媒体把课前制作的有关课件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课文的情节有直观、具体、深刻的了解,也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印象和理解。接下来让学生针对有关情节进行小组讨论,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认为最生动的情节、自己最喜欢的情节,及其喜欢的原因。经过一番探讨,这节课中好多学生都很喜欢“归航偷豆”这一情节。为了鼓励学生继续探究课文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就以一个“偷”字引申开来,把该课所牵涉到的知识点全都挖掘出来了,如:“偷”的方式、“偷”的目的、“偷”的情趣及“偷”的意义等让学生讨论分析,把这些问题理解深刻透彻、清楚明白。最后,还引导学生即兴口头作文,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从中选出最有趣的事讲给大家听。在老师的启发下,全班学生争先恐后的发言,课堂气氛显得非常活跃。这样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使课堂教学由听说到读写、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既有广度的拓展,也有深度的推进,比较好地处理了量与质的关系,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全面而良好的锻炼和发展。
  
  四、搭建学生创新与实践的平台
  
  新课程在重视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注重教学中的交流活动,注重学生讨论了什么,经历了什么,体验了什么。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课堂上追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从交流中获取知识和技能。如教《皇帝的新装》一课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熟悉教材、吃透教材,然后组织学生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表演。由于学生兴致高昂、表演认真生动,收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尤其是扮演皇帝的那个学生,通过扮演皇帝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把皇帝那丑陋的形态以及他那虚伪自私、昏庸无能而又骄奢淫逸的性格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既让学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表演天才,又通过表演,让学生体会到文章的深层含义。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必须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必须给学生创造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当摒弃教师一手抓的现象,该放手时则放手,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实现自主,提高自身能力。
  新课程的实施,给我们课堂教学的改革带来了契机,然而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正所谓任重而道远,它还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坛耕耘者的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