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人本作文的四维解读

作者:王启彦 瞿红安




  作文是衡量一个人语文素质高低的重要尺度,其综合性的检测功能已为大家所认可。新课标的人本文化内容要求我们重新认识和定位作文教学。“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地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因此,作文的教与学其根本的立足点是“人本与生本”理念,我们不妨将其称之为“人本作文”。
  人本教育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终身发展并使其能够快乐地过有意义的生活。也正基于此,我们对作文教学的探讨与解读,就应该从一个全新的“人本”的视角去观照,审察作文教学内蕴其中的“情感、思想、思维、语言”,从其充实丰满的本质入手,去观照、研究我们的作文教学工作,才能使作文“人本意识”与“人本价值”回归,才能使作文教学具有实际的作用与意义。
  
  一、丰富多彩的情感是人本作文的血脉
  
  长期的应试教育与考试模式,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脱离生活实际的被动写作,感情虚假的无病呻吟,注重结果的单一评价等使作文教学陷入困境,效率低下。学生生活与思想的单一,必然造成学生作文情感的单一,缺乏生命的灵动和生活色彩。表现在学生的作文中,我们看到的不是一篇篇新鲜的散发着青春气息的文章,而是平面的具有统一模式的如同机械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产品;不是心底生命的律动,而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矫情,他们不敢正视个人的隐私,不敢喊出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与憎恶。鲜活的生命没有了血液的流动,也就失去了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这是教育的悲哀,更是作文教学的痛苦。
  新课标的“人本”理念,就是要求我们把作文看成充满生命与情感的,有血有肉的,富于强烈生命意识的载体。把作文视为人类情感与生命存在的表现,每个生命只要活着,都有情感和情感表达的需要。
  “人本作文”的写作就是指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我们强调“体验感受生命”的重要就是要加强“情感体验”。在强烈的生命意识与情感的冲撞面前,只有深入地“体验”生活,才能表现生活;只有“透视”生活才能更好地表现生活——缺乏“体验”就无从谈起对生活的理解与剖析。只有从自己的命运和遭遇出发去感受生活,才有可能获取生活中的有意义有价值的“珍珠”;只有交织着自己的情感、个性和对命运的理解的作文,才是一种审美意义上的作文;只有这样一种生活的个性作文的写作,才能塑造出具有个性的人格魅力,作文才是健全的个体心智的体现,才是健全人格的最佳的自我表达方式。
  我们要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人类与自我的精神世界。血浓于水的家庭亲情,生死不渝的忠贞爱情,患难与共的真挚友情,通过这些感天地泣鬼神的人间真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与认知世界,从而正确认识、展现人与人、人与自我,自我与社会、国家、环境的关系。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笔下不仅有自己的爱和同情,而且有内心的忧郁、苦闷和对丑恶的憎恶;不仅有年少时的朦胧的个人情感,而且有对家庭、社会、人类的大关爱;不仅有宝贵的童心、年少的热情和激情,而且有深入内心的理性反思和强劲的个人意志力,从而焕发出“人本”“人性”的光辉与灿烂。
  
  二、睿智深刻的思想是人本作文的灵魂
  
  文学关注的是人的命运和情感世界,不在于究理传道。人本作文就应该让学生更多地关注与思考“人”的活动及“人”的本质。睿智深刻的思想是人本写作的内容要求,让思想的色彩、感情的花朵自由地表达,自由地绽放。为此,我们的“人本作文”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生命意识”与“爱”的教育。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由爱父母,爱自己到爱他人,爱自然,爱国家,爱人类。弘扬尊老爱幼,和睦亲善,自强不息等传统美德和强化科学与文化意识,人口与环保意识,奉献与创新意识,国家与民族的感情的时代精神。并把这些融入内心,倾注笔端,在文章中展现这些思想感情。
  以发展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面对多元文化与外来文化,我们更应以一种博大的胸怀,阔大的眼光去学习,以此来丰富我们的文化思想。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和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给我们作了最好的注释,也应当成为我们“人本作文”最好的借鉴。如果对一个人心灵的探测和表现达到一定的深度,那么一定会表现出某种普遍的人性,加深我们对人的认识,引起我们对人性的思索,从而有新的发现。我是人类中的一员,因而也能从文学中看到自己。这时,可能会因发现自己的缺陷或现实的限制而痛苦,但同时也会因为对人有新的认识和发现而产生审美的愉快。
  
  三、多维度的个性化思维是人本作文的核心
  
  “你们赞美大自然悦人心目的变化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出同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每一滴露珠在太阳的照耀下都能闪耀出无穷无尽的色彩,但是,精神的太阳,无论它照耀多少个个体,无论照耀什么事物,却只能产生一种色彩……”。这是马克思当年抨击普鲁士政府的书报检查制度而写的,不幸的是却言中了我们今日的教育弊端。我们信奉了几千年的“文道统一”,都统一到了一个磨灭人的个性思想,蚕食人的本性,失去人的天性的所谓“道”上去了。
  作文教学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心智活动,而我们的教学却恰恰缺少了智慧、缺少了思想、缺少了人文关怀。语文课堂里权威的声音,统一的答案,抹杀了无数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和独特的内心体验,学生重复的是别人的思想,久而久之就养成了思维的惰性,一个个变得不善思维,个性衰微,更无智慧可言了。
  当前,学生作文中存在的思维的表面化、简单化,肤浅的思想与单一的思维,已成为制约学生思想方法与情感认识的突出问题。要使文章有思想深度,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揭示问题产生的因果或过程,就应当有多样化的,多角度的,多层面的思维。思维是作者内部的表达,是作者的自言自语,其中最主要的是表达给谁看,该如何表达。让自己的表达更加清楚、明白,充满真情实感,从而让他人更清晰真切的感受到自己所表达的情感。
  多维度的个性化思维的能力培养,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使单一的思维上升到多元化、多层次、多角度、多因素、多变量的更丰富、更深刻的思维层面。如议论文的写作,就是学生的思想认识、知识积累、生活体验、语言功底乃至个性气质等各个角度与学生的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论证、遣词造句等因素的综合。作文教学中对问题的质疑、释疑、问难是点燃学生智慧火花的重要手段,大胆求异、敢于质疑的批判精神则是创新思维的先河,也是个性化思维能力不可或缺的要点。在整个“人本作文”各教育环节中,教师应尽量结合社会现实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他人与社会,陶冶学生乐观向上、团结互爱的博大情感,着力发掘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思维因素,使写作真正成为学生表达思想情感的需要,成为抒发情感的喷火口,成为发现美、展示美、欣赏美的途径。
  
  四、语言表达是人本作文的品质
  
  学习语言是我们教学的主体内容,积累语言、学会表达是作文的最基本的目的与手段。“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课标》的表述确立了人本作文价值取向,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两个方面:其一是为了表达和交流,是为了满足学生适应未来生活的需要,这是写作的外在价值;其二是学生认识自我的需要,通过写作滋养自己的德性、陶冶自己的情操、启迪自己的智慧,这是写作的内在价值。换言之,只有当写作成为学生生活学习的需要,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成为学生生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作文的主体性才会真正发挥,我们的人本作文教学才会取得实质性进展。
  而我们的作文教学习惯于单项的语言训练,“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知情意行”被人为地分割成一个个繁琐、复杂、机械的语言训练项目,既肢解了活生生的课文,又弱化了语文的人文性,“听说读写”之间,“情感、思想、思维、语言”之间不能达成顺畅的转化,削弱了语言的整体功能。学生获得的零散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由于缺乏综合化的语言实践活动而难以整合,造成教学效益的低下,影响了学生作文能力的形成和语文整体素养的提高。为此,作文教学必须将“情感、思想、思维、语言”当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结合教材,精心设计,在不同程度上综合听说读写的因素,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拓宽学生个性主动积极的探索性学习,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与互助,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促进学生作文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协调发展。
  人本作文就应该闪耀出人文与人性的光辉,它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包罗着众生万象。那一篇篇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童话、寓言,构筑了一个个精美的世界。那里有美与丑、善与恶的交锋;有人性的完善与扭曲;有山川的灵秀与壮丽;也有世界的幽默与滑稽;哪怕是议论文与说明文,也洋溢着严谨、思辨、明晰的理性美。可以说,语文本身就是一个美的所在,蕴含着无尽的宝藏。小说的人物、环境、情节构成的“整体美”;戏剧的动作、对话组成的“冲突美”;散文的清丽、隽秀的“神韵美”;诗歌的凝练、含蓄、跳荡的“音乐美”,都能以“美的形式”勾起我们审美的冲动。议论文中严谨的结构、缜密的论证、透辟的明理表现的“逻辑美”,说明文以时空过程为顺序表现的“建筑美”,也是一片美的天地。……它们就像一幅幅赏心悦目的画卷,向我们展现了千姿百态美的世界与作文不朽的魅力。因此,发展学生“人本意识”的写作能力,不能就写作论写作,而应是既立足于大语文教育观,培养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又要遵循作文教学的规律,使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