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抽象化文本与具体化教学

作者:李胜志




  高中阅读教材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其中第三阶段(第五、六册)有一个任务:学习文化内涵比较丰富的现代论文。现以第五册第一单元为例,谈谈抽象化文本与具体化教学问题,以期引起同行们的批评。
  
  一、读一读:咀嚼语言文字的芳香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是语文教学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遗憾的是,有些教师,尤其是高三教师,在组织学生复习时,往往对已学过的教材不屑一顾,认为教过了的教材过期了,没有回头重读的必要。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有的学生跟着起哄,读高一时,丢了初中的课本。读高二时丢了高一的课本;进入复习阶段,丢了所有的课本。
  语言文字像美丽的花朵,开放在教材的大街小巷。语文课中,不管文本多么抽象,只要细细揣摩,慢慢咀嚼,我们就会口齿留香。
  例如冯友兰先生的《人生的境界》是一篇抽象的哲学论文,课文里有这样一段文字:“中国哲学总是倾向于弱调,为了成为圣人,并不需要做不同于平常的事。他不可能表演奇迹,也不需要表演奇迹。他做的都只是平常人所做的事,但是由于有高度的觉解,他们做的事对于他就有不同的意义。换句话说,他是在觉悟状态做他所做的事的。禅宗有人说‘觉’字乃万妙之源。由觉产生的意义,构成了他的最高的人生境界。”这段话很抽象,草草读过,水波不兴,但如果一头扎进去,就会发现很多具体的东西:1、“总是倾向于”,何以见得?这一结论可以从课文的哪些地方找到证明?2、“他不可能表演奇迹,也不需要表演奇迹。”这是为什么?“不可能”与“不需要”有什么不同?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效果?3、“觉悟状态”下会做什么样的事?怎样实现“无明状态”到“觉悟状态”的转化?4、为什么说‘觉’字乃万妙之源”?你认为“以静坐默念为修行的方法可取吗?”5、本段中“人生的境界”有什么含义?它和全文多处提到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有何区别与联系?6、如何理解本段中有关“圣人”、“平常”“奇迹”“觉解”、“最高”等词语的含义?请联系全文逐一解释。要回答清楚这个问题,不经过反复研读恐怕是难以办到的。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一段文字,乃至一篇文章,只有耐心咀嚼,才能品尝到其中的味道。如果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匆匆翻过,一读了之,又如何抵达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境界?
  读一读,是抽象化文本具体化教学的第一步,走好这一步,有利于打好基础,形成技能。一方面,要用联系的比较的方法进行阅读。复习性质的阅读与新课性质的阅读、这一篇的阅读与另一篇的阅读、此一单元的阅读与彼一单元的阅读、甲生的阅读与乙生的阅读,等等,通过联系与比较,构建立体式的阅读模式。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边阅读边思考,读出形象,读出感情。也就是说,读一次要有一次的效果,不能机械重复。毫无意义的重复阅读,味同嚼蜡,只能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越读越抽象。
  
  二、练一练:强化语文知识的积累
  
  课文大都题眼密布,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这些题眼,在心目中将课文习题化,这是抽象文本具体化的又一举措。事实上,课文的精粹之处,也是其题眼所在。例如赵鑫珊先生的《人是什么》一文,乍看好像是抽象地给“人”下定义,其实是具体论述人生的意义,论述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追求,不断工作。围绕这个思路,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设计题目,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巩固以前学过的知识。为说明问题,这里举一个练习为例。
  有关下列人物的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A、加缪,生于1913年,卒于1960年,法国文学家、戏剧家、有神论存在主义代表人物。
  B、康德,生于1804年,卒于1874年,德国哲学家,德国哲学革命的开创者,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
  C、斯特恩,生于1888年,卒于1969年,德裔美籍物理学家,194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金获得者。
  D、肖邦,生于1810年,卒于1849年,葡萄牙作曲家、钢琴家。
  这组练习,除C项正确外,其他三项都有错误:A项中“有神论”应为“无神论”,B项中的“1804年”应为“1724年”,“1874年”应为“1804年”;D项中的“葡萄牙”应为波兰。
  这组练习中的人物,均出自《人是什么》。设计这样的练习,就是将抽象的信息具体化。一可以引导学生注意人物的身份,二可以引导学生注意人物所处的时代,三可以引导学生注意人物所在的国籍,四可以引导学生注意人物的重大影响。做这样的练习,有利于巩固学生对世界文化名人方面的知识的积累。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练习题的设计应该多样化,并体现一定的梯度,让学生在练习中,达到对已学知识的复习巩固和提高。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是学生突破抽象文本的一条捷径。
  有这样一个发人深思的童话:一个贫困的孩子遇到一位神奇的老人。老人用手指点了一下路旁的一粒小石子,小石子立即变成一块金子。老人把金子送给小孩,小孩却摇摇头。老人又把一块石头点化成金子送给他,他还是摇摇头。老人再顺手把对面的一座山点化成金子送给他,他仍摇摇头。老人生气了:“金子还不要,你要什么?”孩子不慌不忙地说;“我要你那根点石成金的指头。”老人一听乐了。是啊,金子是会用尽的,但只要学会了点金术,就有用不完的财富。学习也是一样,老师一味地灌输知识不是长久之计,只有教给学生具体的学习方法,才能避免对文本的抽象解读。学生会学习,学会了的知识忘不了,没学会的知识会学会。学生的头脑中有了丰富的知识,且不断巩固下来,就变成了自己的财富。当代心理学研究发现,专家和常人的主要区别在于,专家的头脑中有巩固下来的丰富的知识。
  练习是巩固知识的良策。学生从书本所学的知识,必须加强操习,只有这样,才能把所学的知识巩固下来,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学习中产生兴趣。这是我国古代圣贤治学经验的总结,强调了反复练习的重要性。他们还进一步指出,“温故而知新”,要求在学习旧知识中去探索新的知识,时习时新,才能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这正确的反映了复习过程的规律。
  如果练习不具体,或练习不到位,学习就会像猴子掰包谷,掰一个丢一个,最后什么收获也没有。事实上,学习一结束,遗忘就会开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进行实验研究,并根据实验结果,绘制成遗忘曲线,科学地总结了学习与遗忘的规律。知识在练习中巩固,问题在练习中发现,能力在练习中提高。只有及时练习,针对性练习,高强度练习,才能不断巩固和深化知识结构。
  当然,练习也要注意方法,一味地用大量的时间,对基础知识一遍又一遍地“煮”,反反复复的“煲”,就会削弱语文课的艺术性,始终会造成那些有用的知识的全面“蒸发”,沉淀下来的自然是一些“死知识”。这些“死知识”表面上看是具体的,其实是另一种抽象,是对抽象文本的具体还原。
  
  三、评一评:挽救语文水土的流失
  
  针对学生练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广泛收集信息并加以整合,认真分析归纳与评讲,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是预防学生语文知识流失的有效方法。
  一般说来,学生的知识缺陷,往往在练习中暴露无遗。这时候,负责任的教师,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评讲。
  例如,鲍鹏山先生的《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内涵极其丰富,文本特别抽象。在这篇文章里,作者引用了《秋水》中的一个故事:楚国水田里的乌龟,它们是愿意到楚王那里,让楚王用精致的竹箱装着它,用丝绸的巾饰覆盖它,珍藏在宗庙里,用死来换取“留骨而贵”呢,还是愿意拖着尾巴在泥水里自由自在地活着?我曾就这个故事,组织学生讨论,结果不尽如人意,出现了五花八门的答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