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故都的秋》意象新解
作者:林大岳
笔者觉得这样的解读不尽妥当。确切地说,这应该是一种传统文人的典型审美观的反映。是历代文人,尤其是诗人对自然的深沉体悟与自我观照,是一种心物相融的精神境界,所以这是一种诗意的审美,体现的是诗人的气质。郁达夫不仅是个会写小说与散文的作家,他还是个诗人,而且是个主要从事旧体诗创作的、“有着晋人风格的诗人”。更有人说“平心而论,达夫的诗,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比宋诗要好得多,这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正如刘勰的《文心雕龙》所说:‘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显然,作为诗人的达夫,在选景时是不经意间带了诗人的眼光与色彩的。无论是秋槐的落蕊,还是秋蝉与秋雨,更或是芦花、柳影、虫唱、夜月和钟声,正是作者带着一双非同一般的诗意的慧眼,才能在平淡中创造出深沉而悠远的意境来。更何况这些意境与意象还是传统诗词里典型的秋的意象呢,而且几乎都是悲秋的意象。这些意象所具有的文化气质和内涵,并不是郁达夫个人的创造,而是中国古典诗词文化的沉淀,是整个诗人集体共同的心灵与情感的积蓄。
先看“槐蕊”吧,这种在现代人心中并不十分熟悉的意象,在杨凝的《与友人会》中是“蝉吟槐蕊落,的的是愁端”,它是愁绪的来源;在白居易的《开襟》中“黄萎槐蕊结,红破莲芳坠。无奈每年秋,先来入衰思”,更是与愁思相接,悲秋之情,可想而知。“芦花”呢,也是典型的悲秋意象:“野菊他乡酒,芦花满眼秋”(戎昱《桂州西山登高上陆大夫》),芦花不仅是秋天的名片,更是愁思的触发,如“芦花飞处秋风起,日暮不堪闻雁声”(易思《山中送弟方质》)、“应念孤飞争别宿,芦花萧瑟雨黄昏”(皮日休《鸳鸯二首》)。秋天的“柳影”也不例外地都带上了悲凉与愁思的意蕴,如“槐花新雨后,柳影欲秋天”(白居易《答梦得闻蝉见寄(一作新蝉酬刘梦得见寄)》)、“鸿声断续暮天远,柳影萧疏秋日寒”(钱起《送李九贬南阳》)。至于,看起来好像稍显中性的“钟声”吧,在秋天这也是一种很能让人触发愁思的一种景物,我们熟知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那撩人悲愁的凄怆钟声,也应该了解杨凭“日暮隔山投古寺,钟声何处雨濛濛”(《雨中怨秋》)的萧瑟。至于秋蝉、秋雨、秋月等则更不用多说了,都是大家最熟悉的悲秋意象。这么多古典诗词中典型的悲秋意象的组合,用列锦格般的手法展示出来,秋意之浓、愁思之深自不用言语。看来,郁达夫之于取景并非古今独绝,也并不在意传达一种平民意识。在面对着最能够引起人们悲凉与深沉的情感的物理境时,很多人无动于衷,而只有诗人气质的郁达夫产生了心灵的震撼与激荡,从而在心理境上形成了一种唯美而雅致的情调。他是如此不经意地将诗人的气质带入,以至产生了一种令人说不出的意味与情韵,在与古人契合的心理境与审美眼中体味并传达着一种深沉悠远的北国之秋的韵味和深沉静远的禅意,为常人所不及。
了解了这些意象的来历,那么我们也就可以很自然地说,《故都的秋》中的意象与意境是典型的诗人气质的体现,其中的人文内涵之广、之深,则传达出郁达夫不一般的人文底蕴与人生境界。而所谓的平民意识只是人们未能与古典诗词传统意象良好沟通而产生的误解,这种误解即使用一般常理也是可以推翻的。郁达夫本身就是一个普通的文人,何必在诗文中显出高贵来;而且经历的惨淡与生活的郁闷,也只有萧瑟之景才足以表达悲怆之情。更何况既然是北国的秋味,自不能用绚烂之色,也不能用博大之境,最悲凉的莫过于在孤独中的细微体验,当然最好是回归生活,“身之所历,目之所到”才最能让人心生悲凉,倍感凄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