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读〈伊索寓言〉》教学新设想
作者:张家胜
多数教师在备课时依据《教师教学用书》的参考内容进行教学预设,将文章的分析重点落脚在“文章主体以九则寓言为例,一一纠正浅薄的见解。为了纠正《伊索寓言》浅薄的见解,首先要树立一个观点,把人类历史比作人的一生,古代乃是人类的童年时期,现代则是成人了。这样就容易明白,古代《伊索寓言》为什么那么浅薄、幼稚、简单。”所以,在解读古代《伊索寓言》的“浅薄、幼稚、简单”方面很动了脑筋。然而,教学过程往往不尽如人意。
《伊索寓言》是拿故事来说明道理的,钱钟书先生在《读〈伊索寓言〉》一文中,对寓意早成定论的《伊索寓言》和现实生活作比照时,作了精彩而睿智的新颖阐发。对阅读者来讲,无疑是一次智性的启迪、人性的思考。钱先生以“业余消遣者的随便和从容”对《伊索寓言》的评论是“零星”的,并非是对整部作品的结论。他在“不慌不忙地浏览”中,“随手写”出自己的见解与思考。一如他在文集《写在人生边上》中另一篇《偏见》文中所说:“只有人生边上的随笔、热恋时的情书等等,那才是老老实实、痛痛快快的一偏之见。”钱先生承认这里所写的是个人的“一偏之见”,即作者于人生边上的独自笑谈:希望警示世上众人,能够真正净化人性,真正认识人生的真谛。
毋庸置疑,在人类文学史上,《伊索寓言》作为前人流传下来的精华,是公认的。而钱先生与众不同的解读,的确又成了我们阅读过程中学习、赏鉴的范本。众所周知,钱先生是一位吞吐百家的学者型作家,其文笔之犀利、尖刻,是读者的共同感受,但要真正读懂这犀利、尖刻背后的诚挚,真的需要一些积淀与内涵。无论对什么人的讽刺,包括他最痛恨的人,钱先生的态度都是很诚恳的,希望其悔过,希望其摈弃人性所不应该有的龌龊,而皈依人的纯朴、善良。因为他尖刻讽刺的目的不是漫骂,而在于使人性得到净化。
钱先生的文笔相当的含蓄甚至有些晦涩,并且颇具辩证性。他将《伊索寓言》中的故事,或引申出另一层意义;或在故事的结尾处作进一步的推演;或将故事原貌改头换面,这对于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而言,确实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基于学生的阅读基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胆、有效的取舍。在阅读活动中,紧扣文本,寻找出适合高中生学习现状的阅读角度,给以适时的引导,激发学生的情感。这样,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就能够以他们稚嫩的心,与作者、作品共生默契,产生心灵的交流,思考人生的意义。
首先,通过学生与文本的初步对话,使学生读出伊索的九则寓言是希望告诉人们的:是非分明,善恶自有报应。继而引导学生与文本二次对话,读出钱先生的阅读理解:社会其实是复杂的,人心有时也是险恶的;不能天真地看待寓言。
学生在重新解读钱先生的阅读理解过程中,就会读出属于个人的阅读理解。
比如蝙蝠的故事:钱先生解读为“人比蝙蝠聪明多了”。听起来像是在以尖刻的大白话嘲讽世事,但其中包含了作者的良苦用心。有些人确实就只比蝙蝠“进化”了那么一点,在他们身上表现出的更多的是人的自然属性。
我们的学生结合个人的体验,就会在自己的解读中摆出社会转型时期的“变色龙”现象,进而对党中央在全社会提出的“明荣知耻”的教育,提出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又如,蚂蚁和促织的故事:钱先生解读为“促织饿死了,本身就做蚂蚁的粮食;同样生前养不活自己的大作家,到了死后偏靠他生活”。对于钱先生这样的解读,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视角引向社会生活,关注每个人身边的大事、小事和趣事,从生活中去寻找印证、寻找全新阅读。
这样,读出《读<伊索寓言>》的主题也就容易了。通过《伊索寓言》中的几则故事,结合作者的生活经验,以及作者对自己对人事的观察,故意修正寓言中的寓意,给予新的解释,赋予新的生命。明白《读〈伊索寓言〉》呈现的是钱钟书的阅读结果,是钱先生于人生边上的一家之言,所以,才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阅读角度,都可能出现不同的阅读结果。
当学生明了钱先生对《伊索寓言》的另类解读,基于他的渊博的学识、丰富的阅历和对社会现象的深思熟虑。那么,学生再与文本对话的时候,就会在自己的生活体验中读出自我,在阅读中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这时的阅读就是一种创造,学生阅读的快乐也就油然而生了。同样钱先生的写作目的也就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