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当代文学与中学语文教学
作者:高重远
当代文学走进中学语文教材,是语文教材选材的优良传统。中学语文教材保持着与社会时代同步发展,吸收着反映当下生活的当代作品中的优秀之作。《中小学教材审定标准》中指出:教材内容要符合我国国情,体现时代精神。“体现时代精神”自然意味着要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特点。反映在内容上,就“要树立现代意识,更多地把眼光朝向当前,……以更鲜明地反映现实生活的脉搏,使学生感受到时代精神和新鲜气息”,“语文教材要确立历史名篇和当代作品的比例,以保证让适当数量的时文入选”。九十年代末在全国掀起的对语文教学的全面声讨中,有人指出现行教材“当代的东西太少,不利于学生面向现实及未来的世界,不利于他们兼收并蓄,发展多向思维能力”,“文学的现代化、启蒙这些80年代文学研究的关键词,像一个不受欢迎的客人,被拒绝在中学语文教育的门外”。高中语文教材远离了当代文学,人教社中学语文室副主任温立三分析原因时指出:首先是公认的文学精品有待于时间来检验,这需要一个过程;其次文学佳作不多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说:“教材书选文要有时代性和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成了文学作品入选语文教材的一个重要标准。“时代性应该是当代性,也就是说不能脱离当前的时代。”经典性和当代性是教材选文的一对矛盾,经典作品是历史的,而不是当代的,它必然与当代青少年的经验兴趣产生一定的距离。孙绍振在分析高中语文教材选文的经典性时指出:“经典的命运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历史的价值,二是当代的价值。当这两种价值统一,至少没有直接冲突的时候,经典在当代课本中就能继续保持权威和典范的地位,一旦发生了冲突,经典就可能失落其典范的权威,不断经受着当代价值观念的苛刻的检验。这就是经典的命运。”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占有重要地位的被称为“经典”的作品,不能适应当代价值观念的苛刻检验,于是乎逐步地淡出了中学语文教材。反映新时代生活的当代作品不断地走进中学语文教材。现在使用的人教社2000年编定的高中语文教材中,选入的新时期的优秀作品有:余秋雨的《道士塔》、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汪曾祺的《胡同文化》、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舒婷的《致橡树》、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韩东的《山民》等作品,这些作品飘逸着文学的馨香、时代的气息,深受师生的好评。青少年的精神世界需要大量富有活力的当代文学。为弥补数量上的缺憾,与高中语文教材配套使用的供学生课外阅读的《语文读本》中选入了大量的富有时代气息的当代文学,单从高中一年级上册使用的读本中就可以看到:食指、穆旦、梁小斌的诗,季羡林、张抗抗、余秋雨的散文都进入了学生的阅读视野。
二、文学教育与当代文学
文学教育是高中阶段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如果把当代文学引入文学教育的天地,当代文学的开放性、流动性、争议性、不断的创造性,将会拓宽学生的个性发展空间,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人”的意识的强化,使文学回归“人性、人道主义”,是当代文学走向新时期的时代性的标志。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是人学”不再是一种理论,而是作为文学的现实而存在。“从对人的权利,人的尊严的呼唤,到改革开放人的潜能的发挥,人的价值的肯定;从婚姻爱情领域、人性问题的反思到生命意识的觉醒,人道主义精神逐步向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着、深入着”。当然并不是说其他时段的文学没有“人性”“人道”,不尊重“个人”的发展,只是由于社会历史原因而形成的诸多文学观念中“人”变成了“大写的人”,变成了失去“我”的人。高中语文课本中曾选用过的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散文,“具体而独特的人情、人性是不见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均简化为人与政治的关系,即‘一颗红心向太阳,满腔热血去战斗’的单纯人性与政治人形象。生活浅表层直观的概述代替了生活真正本质的揭示”,“人性变成了理性的化身,政治的象征”。学生从这些作品中学到的是矫揉造作、是虚伪、是空话,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当代文学发展到新时期,但从选入教材中的作品来看,如舒婷的《致橡树》、余华的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强调了人的独立、人的个性发展。把文学教育铺展到新时代的当代文学,将有益于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对于中学文学教育的基本任务,钱理群教授认为:“就是唤起人对未知世界的一种向往。文学教育就应该唤起人的这样一种想象力,一种探索的热情,或者是一种浪漫主义精神。”所谓的“唤起”在他看来其实就是启蒙。文学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与积淀,更是要为学生与社会提供现实文化教育建设中的批判与创造的精神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要承担思想启蒙的责任。文学教育是启蒙的最好的手段,而进行启蒙所用的教材,首选当代文学经典。因为当代文学是当代人群体生活的精神映像,是一个时代的人认识自我的一面最真实、不会造成变形的镜子。教师和中学生阅读当代文学,能为自己的精神生活找到一个现实的住所,参照现实生活,探索生命的价值,反思人生的意义,决定行为的方向。中国当代文学在新时期回归以来,从伤痕文学到反思文学,从文化寻根到先锋探索,从通俗文学流行到现实主义回归,无不从不同角度对当代中国的历史和现实进行着精细多彩、富有创造性的描绘。它启示着人对信仰、生命、价值等多方面的思考,熏陶着人的精神的成长,夯实着人的精神的底子。
三、语文教师与当代文学
新大纲、新教材的实施,已在高中语文学科中为文学教育定了位,并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文学教育能否真正落实到位,关键在于教师自身的文学素质修养,以及讲授文学作品的教学能力。对于从事高中语文教学的教师来说,多年的专业学科的教育和学习,已具备了包括中外古今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与鉴赏等有关的知识。但文学教育的现状,存在着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就是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表现出偏低的文学素养。对作品的理解往往是参照教参或资料中对某篇课文的讲解分析,缺乏对文学的悟性和感知力,特别是面对一篇当下的陌生的文本,不知道文本的意义,发现自己所习惯的阶级分析、社会政治分析以及反映论的方法,已不适合对当下作品的解读。文学理论知识陈旧、老化,面对新兴的一些批判理论和方法,都不太熟悉或很少运用到文本解读和文学教学中。“许多教师自进入教师角色之后,已经失去了关心文学发展、文学现象的兴趣。他们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文学研究的进展,其知识仅仅停留在读书时的知识圈内,他们对文学的了解有的甚至落在学生的视野后面”。
对于任何一位高中语文教师来说,他们所接受的都是断代的当代文学知识。当代文学是一门没有下限的学科,文学史的编写总落后于文学的发展。即使是刚参加工作的语文教师,他的当代文学知识背景或许停留在上个世纪末。当代文学现象不能及时地总结写入文学史教材,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中语文教师当代文学素养的缺失。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根据新大纲精神选录的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题材、体裁风格多样的当代文学作品,特别是新时期文学作品,给高中语文教师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如高中教材中的当代小说《陈奂生上城》《十八岁出门远行》,传统意义上的“典型人物”“情节”在小说中的重要性受到质疑,“象征”、“意识流”、“变形”和“寓言”等手法和技巧,在丰富小说表现力的同时,也给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但许多教师在教学中避重就轻、避繁就简,常以课后练习或练习的简单变形为本,设计几个问题,根据教参稍作小结。还有一直在语文教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散文,几十年来一直固守“形散神不散”或“形散神聚”之说。新时期的散文实践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在叙述方式上,许多作家已不拘囿‘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模式,而更多采用不规则的自由抒写。在结构上,已完全打破了“三大块”的模式,有意冲破‘起承转合’‘首尾照应’的规则。不再以“形散神不散”来结构作品,而随情绪、心灵流动进行各种形态的自由创造”。
高中语文新大纲规定了古诗文背诵篇目和课外阅读推荐书目,对于当代文学作品,建议老师从近年来发表的各类中外优秀作品中选择推荐,这无疑开拓了中学语文教学的空间。向学生推荐、介绍、指导阅读当代作品,首先要求语文教师了解当代文学,关注当代文学的发展,对新作品有第一审美判断能力。如果高中教师仅仅忙于应试教育,不改变思维习惯,仍就范于中学语文教学的现实,疏远当代文学,缺乏当代意识,语文教师对当代文学阅读指导就会苍白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