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文言文教学的问题与出路
作者:代爱珍
文言文作为中国古代的交流语言,它也是中国古人情感传达的媒介,是中国古代思维方式甚至整个社会文化的载体,其中保存着我们中华文明的一切遗传信息编码,它言简意赅而又不失生动形象。所以,对于文言文,《语文课程总目标》明确地提出了其教学的基本理念,即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提高语文素养。基于文言文的特征和文言文的教学理念,笔者认为,文言文教学必须具备三个功能:认知功能、审美功能、文化体认功能,依次达到语言上的认读目的、文学上的欣赏目的、文化上的认同目的。所以,文言文教学不仅是一种语言教学,也是一种审美教育,更是一种文化熏陶。
语言教育只是文言教学的初级阶段,此阶段必须解决的问题,即认、读、译,将文言文转换成现代白话文。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其它的要求就无从谈起。
审美教育是我们接受文学作品的基本要求。文言文包括古代诗歌、骈文、散文、戏剧、小说等,选入中学课本的文言文几乎都是文学性很强的优秀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精华,因此,文言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空间很大。
文化体认是文言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文言文作为一种交际语言基本上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我们现在来学习文言文主要不是为了用于现代交际,而是为了与古人对话,以了解中国古人的情感、思维及其一切行为方式,从而了解中国古代社会,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理解、认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社会责任感,以抵制社会上盲目崇洋追风的消极东西,改变不了解本国文化、缺乏民族责任感的严峻现实。
文言文作为一种媒介,既然它承载的信息涉及语言文化、情感模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等等如此丰富的内容,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切勿将其简单化,只是将其视为一种语言材料,仅仅停留在认读和翻译上,而是要将其中承载的中国古人的情感模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转换成现代人具体说是我们的学生可以理解、可以接受、可以辨别的现代话语,使其为我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塑造完美人格服务。
目前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目前,我们中学阶段文言文教学中通行的模式是串讲法。在教学实践中我感到,串讲法存在显而易见的弊端:课堂教学气氛差,教学效果不理想。它是把文质兼美的课文割裂成支离破碎的零散知识,教师逐字逐句地讲解,学生则来不及体会,只能手忙脚乱地将老师的讲解记下,留待课下再去死记硬背。串讲法往往停留在疏通文义上,对于学习文言文只是第一步。串讲法给学生的感觉极其枯燥,往往就是在这第一步上,便让学生望而却步了,放弃了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动机。这样一来,文言文教学只能达到语言教学的目的,而未能深入下去。即使在语言教学这个层次上,效果也很难得到保证。问题的关键是,串讲法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难以做到主动地思考、学习。
我们在进行现代美文教学时,往往会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下功夫,将字词句的理解放在课堂教学的次要地位,而是将主要的精力用于引导学生去品味其内在的美学意蕴,识鉴作者创作技巧,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欣赏课文。我们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能不能在一定程度上向现代白话文教学靠拢呢?要知道,包括文言文和现代白话文的语文教学都存在语言教学和文学教学两个方面。只是现代白话文在语言教学这个方面的难度要低一些而已。
另外,英语学习也可以为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提供一些启示。面对一段英文,其实也存在识别单词、理解文义、了解文化三个层次的学习,特别是高级阶段的英语学习更应该如此。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我们不会一开始就逐字逐句地理解文章,往往会跳过许多生词,首先通看全文,力求理解大意,然后再进行单词的学习,和对其中文化知识的了解。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暂时搁置枯燥的语言学习,而是在了解文章的内容后,再以对文章内容的了解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和学习的兴趣,促进语言的学习。
面对文言文教学,以上这些带规律性的教学方法还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切忌在学习语言这个初级阶段便导致学生产生气馁的局面。为此,我们可不可以在文言文教学时,起初暂时搁置字词、语法的讲解,而是从其他途径入手,先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和深入探究的兴趣,从而使文言文教学真正由传统向现代转换呢?
以《醉翁亭记》为例谈文言文教学中的传统向现代转换
《醉翁亭记》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千古名篇,是他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而被贬安徽滁州时所作。文章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与乐观旷达的伟大胸襟,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齐名,为世人称诵。此文不仅思想内容值得玩味,语言也很有特色。
在进行《醉翁亭记》教学时,笔者避开了串讲法,进行了新的尝试,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一是从读入手,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让学生品味语言,进入作者创造的情境,理解其中的内蕴。二是开展多种活动,以模拟导游、画画、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为了让学生领略《醉翁亭记》的语言魅力,我便让学生模仿《三味书屋》中的先生。于是,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同学们便摇头晃脑,拖腔拖调,一咏三叹,抑扬顿挫地读了起来,尤其是将句末的那个“也”字拖得很长很长,最有韵味。于是,笔者抓住时机,推波助澜,点学生起来以这种方式进行诵读。该学生有板有眼的诵读赢得了阵阵掌声,课堂的气氛也就达到一个高潮。
这时,我便提出问题:“在朗读中,文章留给大家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么?”
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也!”
“共有多少个?”
“21个。”
“有人说,文言文满篇之乎者也,太枯燥了,但这篇课文每句末尾都用了一个‘也’字,却并不给人以枯燥之感,为什么呢?”
学生们积极思考,纷纷举起手来——
“21个‘也’反复出现,但每句都写了一层意思,层层相连,使文章有一气呵成之感。”
我又追问:“哪21层意思?”
接着我又采用比赛的形式让学生依次说出21个“也”字句包含的21层意思。课堂气氛再掀高潮。
“21个‘也’像咏叹调,尽情地表现了作者为美景所陶醉而自得其乐的情致。”有同学说。
看来,学生们此时不仅理解到了“也”这个字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也体会到了其中蕴含的情感义蕴,这比老师单调地讲解分析文言文中词汇的含义效果好得多。
引导学生理解了文章“也”字运用取得的文学效果后,笔者又乘胜追击,让学生按游览路线勾画出作者笔下的优美景致,然后担当模拟导游,为大家进行讲解。课堂气氛再次掀起一次高潮。一位同学有模有样地介绍道:“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来到滁州,这里是一个人杰地灵、风景优美的地方。今天,我将带领大家游览滁州最有名的景点——醉翁亭。它因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一篇文章《醉翁亭记》而得名。我们游览路线大致是这样的:我们的第一站是琅琊山。滁州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地方,大家往滁州城西南方向望一望,那里树林茂盛,山谷幽深,风景尤其美丽的山峰就是琅琊山。沿琅琊山往上走六七里路,就可以看见一线泉水从两峰间倾泻而出,那就是有名的酿泉。再顺着山坡继续前行,就可以看见一座亭子,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屹立于泉石之上的,那就是醉翁亭……”
然后我们回头就几位同学的画进行点评,并对文中用语言表现传神而用画面难以表现的内容请同学们用现代语言进行了描述。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们都能较好地把握文言词汇的意思,甚至在进行文学欣赏了,教师根本没有必要一字一句地串讲。在第二课时,我们又把握了太守的形象,在同学们用传神的语言描述太守并进行表演时,笔者便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其与民同乐的情怀。至此,同学们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已经很到位。在此过程中,只是在学生由于对词汇的理解不够准确而影响对文章的理解时,笔者才将这些词语的意义点一下。
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气氛活跃,学生一直占据主动,他们积极地自主学习、深入探究,相互辩驳、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学效果十分理想。这一节课,不但解决了文中词汇学习的问题,更达到了审美教育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领略到中国古代优秀知识分子那种与民同乐的政治情怀,给学生以启迪。这样一来,《醉翁亭记》这篇文言文中承载的重要人文内涵,全部转换成了学生可以欣赏、可以接受的信息。
从此课的教学中,笔者悟出传统的文言文如果采用传统的串讲法,只会使学生厌学,无法真正达到文言文教学的三个层次,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换。只有通过一些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现代教学手段及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思考、自主学习,他们才会乐学,才会自觉地将传统的文言文承载的多重信息转换成现代信息,从而达到文言文教学的最高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