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构筑学生写作的精神家园

作者:陈吕红 杨 斌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为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方向:要求学生说真话;写作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而目前作文教学(考试)的现状离上述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学生害怕作文,学生作文中灰色作文、虚假作文、病态作文相当普遍,另类作文也竞相登场。有人将矛头指向应试教育,也有人认为是时下流行的新概念作文惹的祸,但我认为这不仅是应试教育的问题,或是某个作文大赛的导向问题,它反映出一种人文价值、人文底蕴流失,表现出一种庸俗化、功利化的倾向,从而反映出学生写作的精神家园的坍毁,这不能不说是我们许多语文教师放任自流随波逐流的结果。
  找到症结,不愁矫正乏术。虽无良方,仅有浅悟,愿得专家同仁指教。
  
  一、以源头活水浇灌干涸的情感家园
  
  我有幸参与高考作文阅卷工作,为不少考生在考场短暂的时间紧张的氛围中写出文质兼美的作文叫好的同时,却更多地看到了相当部分学生的作文材料贫乏、情感枯竭、语气平淡。2004年高考作文,可以武断地说,有相当多的同学面对作文话题“买镜”,在文章中虚构了一个买镜子的情节,更有一部分同学除引用所给材料外,再没有另外任何一个材料,文中反映出的主体意识是缺乏喜怒哀乐的。这样的文章离课标要求“说真话,有真情实感,表达对人生的独特感受”相去甚远,又何谈感染力!由此可见,部分学生的写作情感几近干涸。
  那怎么办呢?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哪里又是学生的源头活水呢?
  语文课堂。现代新诗《再别康桥》的细腻,《大堰河我的保姆》如泣如诉的沉痛,《致大海》渴望自由的激昂,无一不在学生心头泛起波澜;优美散文《荷塘月色》的静美中萦绕着的淡淡喜悦和哀愁,《我与地坛》对苦难的深沉的体验,主人公在苦难中涅槃,无一不对学生产生震颤的力量;李白的飘逸洒脱,苏轼的豁达旷放,李清照的凄婉哀绝都呈现出直锲人心的撼人魅力。如果我们的老师把握住了语文课堂,就会让它成为我们学生情感家园里一条汩汩流淌的小溪。
  课外阅读。课余时间浏览报纸,吃饭时间看看电视,同学之间的交谈,都是学生关注生活,多角度、多侧面感知社会人生,把握时代脉搏的有效途径;而几乎所有学生爱看的杂志《读者》、《特别关注》、《语文报》、《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等,无一没有学生需要的时文精华、优秀范文;名著、名人传记的阅读还可让学生思想更有深度。当我们的学生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民族仇杀、恐怖事件扼腕之时,当我们的学生为所欣赏的文章,为所了解的人物而喜而忧时,我们应当知道学生心底已经流淌着一条是非爱憎的感情长河。
  读书摘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构筑和夯实学生情感家园的物质基础,必须要求学生作好读书摘记。高一、二阶段课余时间较多,可引导学生每周作是1000字摘记,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高中阶段至少拥有100000字的摘记,这是学生一生宝贵的精神财富。摘记可分类为时文精萃、论据材料、格言谚语、名人名言、优美语段、诗词赏析、书报剪贴等,每月进行一次整理、交流,每学期进行一次总结评比,予以表彰。物质基础夯实了,情感就有了寄托,学生笔尖流淌的就会是有灵性的欢歌,作文中展示的就是一个有灵魂的自我。
  
  二、以体验之心栽植空落的审美绿茵
  
  我们知道,自然万物、社会人生都负荷着无限的深意、无边的深情。当学生以自己的真情实感来体味生活、感悟美好时,那么其笔下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也就有了活力,并充实着自己精神的内涵。
  在我的记忆里,一次高三的调研考试中一个学生拒写作文,原因是:“我不想再说那些没有丝毫情趣的假话空话,我不想把古人翻出来咀嚼无数遍。”作文教学陷入这种尴尬局面,究其原因是学生审美情趣失落所致。
  很多学生常常感觉不到自然的美妙,感觉不到生活的美好,感觉不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感觉不到写作的乐趣。
  苏格拉底与人相约去游览一座山,许多年后,两人都发现那山太遥远,那人颓丧地说:“我竭尽全力奔跑过去,结果什么也没看到,真叫人伤心。”苏格拉底说:“这一路有许多美妙的风景,难道你没注意?”那人尴尬地说:“我一路只顾朝着遥远的目标奔跑,哪有心思欣赏沿途的风景啊!”“那太遗憾了,”苏格拉底说,“当我们追求一个遥远的目标时,切莫忘记旅途外有美景啊!”
  心寂寞,所以世界寂寞。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生活中不是缺乏情趣,而是缺少心情。
  学生学习生活环境的局限,加之学习压力,常体味不到轻松愉悦的心情和情趣,但只要老师善于引导,即使在这种局限狭窄的校园空间内也一样可以培养审美情趣,栽植心田的审美绿茵。
  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情感角色的自由转换意识,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学习诗歌《虞美人》,不妨让学生把自己当作抒情主人公李煜,发挥想象,体会登楼眺望,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国破家亡之愁,似一江春水滚滚东流,真实而深沉;学习散文《荷塘月色》,不妨先找一个月白风清的夜晚,在一个类似荷塘的地方坐一坐走一走,即使没有这样一个荷塘,月下静坐任思绪飘飞,不也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心理体验吗?
  用心营造氛围,创设感悟与思考的空间也是培养学生情感角色转换进而提升审美情趣的方法。春天里带学生去踏青,看万物吐绿,把自己想象成一朵花、一株草、一棵树;冬天里让学生到室外去看雪,去溜冰、打雪仗,让思绪情感随风而飞随雪而动。我们的学生自然会学会分享蚌在壳里孕育珍珠的痛苦,自然会学会把自己当成一只受生态破坏无栖身之地的鸟儿,自然也能从早晨起床的忙乱中欣赏到优美动听的“交响乐”,自然能从乞丐肮脏的脸上感受到人最渴望的关爱与帮助。当学生有了如此体验的时候,其写作的情感家园不一定花团锦簇,但一定绿草如茵。
  
  三、以创造之意激发久违的写作激情
  
  新的课标注意学习过程,作文课堂教学的过程有待老师精心设计。如果老师每次作文都是“今天我们来作文”,那么台下一定是一片哀叹声。但是,如果老师事先给学生一则材料,特别是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新近的鲜活典型的材料,这堂作文课的效果就大不一样。
  营造作文课堂教学的氛围。2004年香港凤凰卫视主办的“中华小姐”大赛中,一位西安小姐在回答主持人提问后遭到众人非议。在“丈夫与钱”“钱与父母”“祖国与钱”三个非此即彼的选择题上,这个小姐毫不犹豫地选了“钱、父母、钱”。媒体一片唏嘘,有人指出西安小姐根本不配代表西安这个有着浓厚文化积淀的城市来参加比赛。
  作文课上,我把材料交给学生,并提出:如果你是选手你如何作答?课堂议论热烈非凡。当老师进一步强调自圆其说、有理有据、入情入理的要求后,学生发言更是踊跃。作为老师的我欣喜地看到,学生不但能各抒己见,而且能用辩证的全面的观点分析问题。有的学生指出当祖国利益与个人(金钱)利益发生冲突时,作为炎黄子孙的中国人应义不容辞的牺牲个人(金钱)利益;还有不少学生发出了“当个人生活经历平凡,国家处于太平盛世,祖国这个概念离我们遥远时,选择个人(金钱)利益有何过”的诘问。
  在这堂课上,我没有设结论,没有给答案。充分的民主意识、人本意识,让学生感到自己的观点有价值。这节议论为主的作文练习课,学生真正达到“气盛则言宜”的效果。学生作文中呈现的是热情、自信、有理、能关照他人的强烈主体意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