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阅读教学中想象能力的培养

作者:洪 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要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之一。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而想象能力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正是有了想象,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说,想象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
  阅读教学中,笔者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跳出文字表象,感受作品意蕴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跳出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魏书生老师在教《渔歌子》时,要求同学们闭上眼睛,在头脑中陆续想象下列景物: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等等。这样,一系列景物富有动感地营造了一幅清新秀丽的美好图画。程翔老师在教《归园田居》时让学生想象陶渊明在写作时的具体情境。一位同学说:“有一天,陶渊明在家中自斟自饮。喝了三五杯之后,他起身来到庭院中。抬眼望去,远处青山耸立,流水潺潺;近看,绿树参天,桃李满枝。听到的是狗吠鸡鸣,闻到的是缕缕的饭香。面对如此优美幽雅的田园景色,陶渊明心中好不惬意!他又回忆起官场中耳闻目睹种种丑恶现象,难得自由。鲜明的对比,使他感概万千,禁不住内心激动,对着远处的高山呼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他的声音在山间回荡,在空中回响。之后,他回到屋里,提起笔,铺开纸,刷刷几笔,写下了《归园田居》。”想象得非常生动,富有情趣。这些想象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把学生引入这一情景,既诱发学生积极的情感感受和体验,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走进了陶渊明的内心世界。
  又如在教《听潮》时,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去根据文字,发挥想象,重现大海的平静与壮阔。再问,如果请你用几幅画面来概括鲁彦描绘的大海,你认为可以选用哪几幅画面?各取什么名称?
  又如欣赏朱自清《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我请学生根据画中的荷叶或生活中所见,把荷叶与芭蕾舞女组合起来,想象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满眼繁茂的荷叶,荷叶片片相连;因为出水很高,才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像优美典雅的芭蕾舞中的舞女的裙——于是,静静的荷塘幻化为动态的舞台,舞女们穿着绿色的裙子,翩翩起舞,轻盈的旋转。随着想象的驰骋,学生们进入到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美景中,死的文字变成了活的形象,作品在想象中得到了复活。
  
  二、跨越阅读陌生,走进作者内心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当然也就难免让学生有一种陌生感。教学中,需要运用想象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减少陌生,缩短距离,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和内涵上的感悟。
  《老山界》中有这样一句话:红军战士“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有几个同学一讨论,认为这是“污蔑工农红军”,“把毛主席领导的军队写得像土匪一样”,这时老师适时的点拨:“是啊,红军是有纪律、有爱心的非常讲究团结的战斗集体,那么红军为什么会‘抢’着吃呢?先让学生想象一下,红军为什么这么做。”再引导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在学生思考发言的基础上,老师再作适当的补充:红军当时前有阻敌,后有追兵,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安危,这时红军战士这么做,是为了顾全大局,是为了抢时间,是为了和敌人争速度,是为了抓住一切可能的时机去突破敌人的重围。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那些村童居然对着面带愠怒的老头公然作贼,抱起稻草,嘻嘻哈哈,大摇大摆地走入竹林。读到这里,如果不细想,不想象,就会感到杜甫真会幽默,描写出这么好笑有趣的场面。若发问一句:“一根稻草都要,而且是‘群童’,这说明什么?”学生马上想到“贫困”,再一点拨,想到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天下贫困的整个局面。群童正是因为家境贫困,才会“当面为盗贼”,抱走那些今天视作垃圾的茅草。学生因此而悟到这些正是结尾的伏笔,进而深刻理解作者就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达“天下寒士”的痛苦,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最终为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
  
  三、放飞学生心灵,体现阅读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
  在教《我的叔叔于勒》时,我请学生对课文中提出的菲利普夫妇金钱至上、为人冷酷的性格的说法,发表自己的看法。就有学生发言指出,于勒曾是一个败家子,不仅败光了自己的那份财产,而且把哥哥的那份也挥霍殆尽,所以菲利普夫妇对他冷漠和期待他归来改变现状也无可厚非。另一方面从菲利普一家来说,一家人生活艰难,如果再让于勒来糟蹋他们,无异于雪上加霜,而且来之不易的女儿婚事也可能告吹,所以他们也有他们的苦衷。还有同学甚至偏激地认为,对于勒这种败家子,不必对他抱有同情心,他这是咎由自取。观点未必正确,至少是一家之言,至少是发表了自己的独立见解,凸显了自己的个性。
  
  四、创设有利情景,启发学生想象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一切条件,为学生创造有利于他们激发想象力的空间。例如,可以采用配乐朗诵的方式,调动学生的情感。如,在教学《海燕》时,可以播放有关大海雄壮汹涌的波涛声、海燕勇敢翱翔的鸣叫声的录音磁带,激发学生想象海燕迎接暴风雨的雄姿;然后,再让学生在这磁带声中吟诵高尔基的《海燕》,学生就能很好的进入课文的氛围和意境中去。我们还可以采用提供图片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例如,在教学《沁园春·雪》的时候,我们可以结合课本前面提供的“望长城内外”的图片,引导学生想象:在这蜿蜒而又雄伟的长城之上,漫天的雪花从天而降,飘飘洒洒,漫山遍野,它用它的飘柔翻飞装点这大地的雄伟壮阔……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来调动自己的想象力。比如,我们在教学《再别康桥》时,我们可以围绕诗中“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这一句,让学生采用绘画的方式来领略诗歌的图画美。
  正如美国学者斯·阿瑞提所说的,“想象力是心灵的一种能力”,确实如此。我想,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那么,对学生来说,每一次语文学习都是他们生活中的一次次愉悦的精神游历,当然从本质上来说,更是语文素养的提升,美感能力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