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网络文学与语文教学

作者:陈惠云




  网络文学是指“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性和Web交互等信息技术创作出来的,以互联网为传播媒介的文学作品”。很显然,网络文学是高科技的产物,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密不可分,具有网络信息的特点。以其立体多维的文本和多媒体的交互使用为主要特征,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它自诞生以来,就备受人们的喜受。但它又属于文学的一个分支,具有叙事、抒情、描写等基本的文学功能。大部分作品主要在抒发个人情怀、消解经典、打造时尚的过程中以娱乐和消遣为旨归,在自娱自乐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轻松和惬意。因此具有自由随意、自我坦露等特征。在网络的世界里,人无分老少男女,都可以自由抒发个人的情怀。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而言,有太多太多急于倾诉而又不愿向父母道出的私人心语。网络,正是他们倾诉情怀的最佳领地;网络文学,正是可以让他们一吐衷曲的最佳方式。因此,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情不自禁地迷上了网络文学。然而,网络文学也有其肤浅、随意、虚幻等致命弱点,对于沉迷其中而又缺乏一定辨别能力的中学生而言,尤其需要正确的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提高文化品位;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这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教学目的之一。无疑地,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我们首先应该尊重网络文学这一新生的文化现象,然后扬长避短,联系语文教学实际,因势利导,使网络文学更有效地服务于教学。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既充分利用网络文学的优点,另一方面使学生对网络文学的缺点有清醒的认识。
  
  一、尊重网络文学,正确认识网络文学的优点
  
  1、培养阅读兴趣
  网络文学与纸质文学的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常常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学生在阅读它时,眼前看到的是优美的诗文和一幅幅与之相配的精美的图片,耳边听到的是温柔缠绵的背景音乐,得到的是妙不可言的全方位的艺术享受。这种画面和文字结合、视觉和听觉互补、理性和感性相融的审美方式给予学生的是耳目一新的全新体验。网络文学还能将虚构与现实、幻想与实景结合在一起,将作品如梦如幻般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他们产生不知是庄周梦蝴蝶,还是蝴蝶梦庄周的幻觉!传统的纸质文学中的语言能创造间接的想象,使得海德格尔的“诗意的栖居”成为可能,这是它具有的审美性的一面。但它并不能建构直观呈现的虚拟现实,难以提供让每一阅读主体交互呈现的有意味的临场形式,这又是其审美局限性的一面。而网络文学打破了传统文学的单一性,把声音、文本、图像、色彩、动画等结合在一起,营造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氛围。沉浸在这样的优雅的氛围中,阅读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全身心的放松。网络文学往往以这种特殊的方式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
  
  2、提供写作平台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写作一项有这样的要求:“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网络文学的个性化、自由性正好满足了课标的这一要求。目前的网络文学呈现出众声喧哗的景观。不管是在专门的文学网站上、一般的文学主页上,还是在一般的BBS上,任何人,只要会敲击键盘打字,只要愿意,都可以随意创作属于自己的文学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抒发个人的人生体验。网络文学呈现出个性化的面貌。在网络文学的创作过程中,写手们拥有极大的话语权,既可以接受传统的规训,写一些关注社会民生,追寻人生终极意义的作品,也可以发出自己的喃喃自语,排遣自己的小资情怀,甚至可以反叛传统。自由写作成为网络文学最本质的特征。自由抒写既是网络文学的最大特点,也是中学作文最基本的练习方式。在中学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写作平台进行练笔,甚至可以进行文学创作。当中学生科学地利用网络进行作文时,他们一定会受益匪浅。而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写作,正是课标的要求。“如有条件,可学习使用计算机写作。”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文学可以视作中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写作的成果。
  
  3、开拓思维空间
  网络正是一个巨大的多重或超级文本系统,它向作者和读者源源不断地供给文学资源。这个超级文本系统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它的链式结构。只要读者在键盘上敲击一个词语,这超级文本链条就可能会向他显示几个或几十个相近或类似词语供其选择,使其联想与想象能力大大拓展。读者的每一次点击都是一次创造。由此可见,网络文学中的情节叙述是以一种超文本的形式展开的,是一种非线性的待组合形态。它采用网状结构组织块状信息,没有固定顺序,就像是一个全息、重叠的多维时空,读者可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审美情趣、知识结构、功利目的,对情节进行独特的重新组合,也可以随意从电子文本的一点跳到另一点,从而打破了传统的线性叙事的规律,这种建立在高科技基础上的创作方式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学生思维空间的拓展。
  
  二、尊重网络现状,充分认识网络文学的缺点
  
  1、价值观的迷失
  网络文学的作者多以娱乐和消遣为创作目的,以消解经典、调侃生活、打造时尚为能事,这种创作方式很容易使写作沦为一种文字游戏,从而回避了文学还应具有的深沉的学理意义。以游戏动机替代审美动机,缺乏文学应有的庄重、崇高、深邃,少了一份对文学创作的终极审美价值的追求,这是网络文学的致命的弱点。又由于网络文学的自由性,网络写手的队伍良莠不齐,许多作品的价值取向具有严重的消极性倾向。这些对于正处在形成科学、健康价值观时期的中学生而言,是极为不利的。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文学时,应积极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作为中学生,在与网络文学打交道时应时刻牢记“取其精华,剔除糟粕”的至理名言。
  
  2、审美空间的窄化
  网络文学一方面以图片、声音、动画等多媒体的方式吸引了中学生的眼光,另一方面又因为对诗文的明晰化的阐释,使学生的审美趋于同一,从而大大缩小了学生的审美空间。文学欣赏中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现象将成为过去。长此以往,很容易形成千人一面的僵化局面,与大力提倡个性化,提倡创新思维的时代精神相左。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综合运用网络文学的多媒体时,一定要注意度的把握,绝不能因为追求所谓的高科技教学而使所有的文学作品的赏析都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从而使某些文学经典失去了自身独有的韵味,让人扼腕叹息。
  总之,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现代文明给予我们精神愉悦的同时,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埋下毁灭的种子。科学技术的产物之一的网络文学尤其如此。掺杂数字、英文、符号等形式的语言固然能带来别具一格的新异、灵动之感,但过分地被使用会成为操作主义的帮手;当我们在目不暇接的超文本之阵中纵横驰骋时,往往看不到究竟是谁在包围着我们,虽然想象能力得到了空前的锻炼,但审美目标的长期不确定,也会使我们感到精疲力竭;多媒体的表现手段带来了文学崭新的表达观念,但大大缩小了文学的审美想象空间……这一切都在提示我们:当中学语文教学遇上网络文学时,一定要小心行事,既清楚它的优点,又看到它的缺点。趋利避害是我们的唯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