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培养学生悟性的途径

作者:陈永睿




  新课标指出,要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而培养学生的“悟性”,则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一环。那么,如何在实践中进行操作呢?
  
  一、感悟。“悟性”是主体对事物的直觉感应,其特点是遇到新情况,就在头脑中寻找与之相类似的经验为借鉴进行类推,这种经验有具体的形象形态,有抽象的观念形态,多次运用便能转化为反射和下意识。故“悟性”是对具有知情意事物的直觉感知、感觉、感应,就像中医的望闻问切只需直觉感应就能进行诊断一样。由于汉语存在大量的需要模糊判断、直觉体悟的特点,故教师可指导学生发挥直觉功能,对事物多加感悟体味,以形成敏捷、迅疾的灵感思维。
  1、涵泳式。朱熹说:“此语或中或否,皆出臆度,要之未可遽论,且涵咏玩索,久之当有自见。”陆象山也说:“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需要急思量。”因此,教师可督导学生熟读成诵、反复吟咏,做到口治、耳治、目治、心治有机统一。这样,“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叶圣陶语),从而感悟文章韵味,意会文章主旨。
  2、静思式。朱熹说:“静是学者总要路头也”、“继以精思,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清人唐彪把“主静”列为学基,曰:“心非静不能明,性非静不能养,静之为功大矣哉。”故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文的问题难解处、作文的思维浑沌处,能静心思考,虚心品味,潜心推敲,“沉浸其中,细细体会”,“要经纬思想,今日不彻,明日更思,今岁不彻,明岁再思,数年之后,或得之于他书”,最后接通思维的断流处,洞悉对象的隐含义,进入悟境、化境。
  3、语感式。语感是“悟性”的直接反映,与“悟性”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吕叔湘先生说:“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进步。”教师要注意督促学生多加诵读、揣摩、探究、实践,经常品味遣词造句的准确,体味谋篇布局的精巧,考察言语的深层义、言外义、双关义、象征义等隐性语义,体察文章语脉、语气、语流,这样,学生便形成了敏锐的语感,同时,“若将天地常揣摩,妙理终有一日开”,“悟性”与语感几乎同时诞生。
  
  二、情悟。悟性的运作是一种表象、情感的动作。赞可夫认为,积极的情感、欢快的情绪能使学生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容易形成新的联系,产生新的认识,而消极的情感则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可见,情感是“悟性”的原动力、催化剂和生长激素,对“悟性”起着调节、强化、感染、迁移等作用。故教师必须把教材的创作情感、教师的教学情感与学生的学习情感立体沟通,激活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良好的心态认同基础上,会对象之内蕴,悟事物之精髓。
  1、入境式。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只要进入特定情境,便能“语语悟其神”。据此,教师在教学《周总理,您在哪里》等课文时,要注重运用表情范读、形象描绘、以情动情、直观显示、美感诱发、架桥铺路等方法,创设情感氛围,使学生“进入角色”,披文入情,剖文理情,联想移情,用心触摸作者情意脉络,细心玩味作品情致理趣,品语言、赏意境,析义理,进而与作者“同频共振”,悟出真谛,会出精神。
  2、点拨式。给学生创设特定的情感氛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对学生暂时不开窍处要予以点拨,催“悟”产生。叶圣陶先生说:“指点文章的脉络,揭示作者的用心,……对于读者很有帮助。”“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啰里啰嗦,能够使他们开窍就行。”这里的“开窍”实则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读书的领悟能力。教师必须对课文的文眼处、肯綮处、枢纽处多加“指点”,对学生疑点迷点惑点适当“点拨”,“挈领而顿,百毛皆顺”,学生便进入特定情感境界,开窍顿悟。如《背影》中的四次“流泪”,教师若能联系生活予以点拨,学生便能对其意蕴由朦胧走向明晰。
  3、质疑式。学生进入一定的情感区域,就会对事物产生积极的探索倾向。明陈献章说:“疑者,觉悟之机也,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学贵在疑,学生若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往往有全新的发现,故教师应鼓励学生对课文的疑难处、是非处、错漏处定向质疑,多向求解,审问慎思,探幽索隐,“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这就点燃了思维的导火索,引爆了智慧的火药库,“或移于他物,或通于他文,忽然心窍顿开,从前疑义透底了解,有不斯而自解者”(清唐彪语)。
  
  三、理悟。“悟性”是一种有相当理性成分的直觉思维,而不是一味朦胧感知、“不求甚解”乃至一知半解的。教师可启发学生运用归纳、整理、比较、概括等思维方式,运用联系、发展、一分为二的观点,去观察对象、考察事物、分析问题,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联系内因外因”等工作,如此,学生便在清晰的辩证的理性思维中参悟语言神妙,顿悟事物意旨,形成悟性灵敏的语文素养。
  1、联想想象式。悟性属于创造性思维,而作为创造性思维形式之一的联想想象力,则是悟性腾飞的翅膀。教师可调动学生的灵感思维,促进学生积极动脑,如教《剃光头发微》等课文,可鼓励学生由此及彼地展开联想,把相类、相关、相反的事物联系起来,触类旁通,悟出规律;进行《2020年回母校》等作文指导时,可启发学生驰骋想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运用追忆、象形、推测、假设、幻化等方式呈现系列物象,感受文学意境,领略言语机锋,这样就在“寂然凝虑”之际,顿悟便不期而至,落到笔端。
  2、语境式。语境是个别语言赖以生存的“上下文”和“前后语”的集合语言,语境确定着语义,包孕着“悟性”,刻意参照语境,进入角色,则悟出的结论较为准确深刻。教师可激励学生有意识地运用辩证思维方式,参照上下文的相关语句,在整体中感知对象的内容,则学生“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如学习《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等课文,学生若参照了当时的社会背景等因素,知人论世,就能悟出语言的内蕴及文章的寓意。
  3、空白式。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压强”理论认为,当人们在观看一个不规则、不完整的形状时,会产生一种内在的紧张力,迫使大脑皮层紧张活动以填补“完形”而达到内心的平衡。据此,教师可巧设空白场所,多置缺陷地带,让学生定向质疑、搜索、探求、联想,从而经过由追求到和谐的奋斗历程,实现整体认知的质的飞跃。如指导学生推敲诗文文字空白(《祝福》中的另一半对联)、补充小说情节(《项链》结尾续写)、填补作品思想空白(《病梅馆记》的主旨)等,都可以使悟性姗姗而来。
  4、联系比较式。“用笔不灵看燕舞,行文无序赏花开”,道出了“悟性”的产生来自于一事物与他事物的联系中。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用联系的观点把不同的对象予以接通比较,使之相互印证、补充,可从中得到丰富的启示,认识和理解会产生豁然开朗的新鲜顿悟。故教师可促使学生挖掘不同课文间的可比因素,运用求同求异法比较相类、相关、相反等材料的字词句逻篇诸要素,从而迸发灵感,悟出诸事物的共性个性。如对高中第三册诗歌单元各课文联系比较,可悟出唐诗宋词的发展史和豪放婉约派的风格特征。
  
  四、行悟。明末学者陆世仪说:“人性中皆有悟,必工夫不断,悟头始出。如石中皆有火,必敲击不已,火光始现。然得火不难,得火之后,须承之以艾,继之以油,然后火可以不灭。得悟亦不难,须继之以躬行,深入以学问,然后悟可以常继。”悟性是一种心智技能,是语文学习长期积淀的结晶,而长期的语文历练是培育悟性、提高素养的快餐。教师要督促学生深入实践,在大量的语文活动中形成听读说写的能力,听多了,读多了,就能省悟规律,见文字而晓内涵,说多了,写多了,便能突破定势思维,各种妙悟如泉水源源而涌。
  1、博览式。苏轼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深思、自知就是“悟”,“悟性”的获得要靠大量的阅读实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可创造条件,使学生以提高自身语文素养为奋斗目标,走出狭隘的课本天地,运用圈点勾画批注法大量阅读中外名著,广泛涉猎科技读物,这样,“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丰富的阅读便完善了知识结构,促成了相关知识的链式联系,一旦有合适契机,顿悟便迅速触发。
  2、生活式。悟性的源头是生活,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曹雪芹也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是一本大书,语文写在它的每一页,社会生活中各种现象乃至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能给人以绝妙的启示。做生活的有心人,可让人思维敏捷,素养聪颖。教师应让学生融入蓝天,拥抱生活,参加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和社会活动,“读万卷书”,“行千里路”,并“时时在意,步步留心”,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此则开通课内外的立体交流通道,引发学生的“心物感应”。
  3、讨论式。美国现代科学史上有一“普林斯顿现象”,即许多科学家聚集在一起,相互切磋,成就斐然,这实际上是心理学上的“共生效应”:人们若置于集体讨论的氛围中,会有一种表现欲望,会为阐明自己观点而找理由、查资料,从而在热烈的“思维对撞”中迸发出顿悟的火花。根据这一原理,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课内外讨论、辩论活动,引导求异,诱导竞争,这样,学生个体研究与群体智慧相结合,互相补充,互相启发,连点成片,便产生了强大的“核反应”,“山顶千门次第开”,“千树万树梨花开”,灵感突至,悟源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