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搭建语文学习的三级支架

作者:罗 俊




  近年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广大教师对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已无异议。但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怎样的课堂教学才算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呢?我们实施的“支架式教学”的省级课题研究,为解决这个问题进行了较好的探究。“支架教学”是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一种具体可行的课堂教学模式,支架只是一个比喻,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教师有意识地为学生搭建形成梯度的自主学习平台,提供扶手。我们在语文课堂上尝试为学生搭建三级支架,使学生比较顺利地自主攀登到既定的目标。
  
  一、搭建读书活动的支架,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体
  
  课堂本来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但是以讲授为中心的课堂,被嬗变为听课的场所。近年来这种状况似有改变,师生问答多了起来,学生似乎在“动”,但这种“动”是在老师牵引下的被动,真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并不多。语文学习最基本的学习方式是朗读,但资料显示,课堂上朗读时间少于5分钟的学生比率,初一为84.99%,初三为90.82%,发言少于1次的学生比率,初一为56.60%,初二为78.98%。课堂上大量时间都被老师的分析、讲解占去了。应该指出,教师对课文的理解不乏深刻、独到之处,教师的讲解也不乏精彩、透辟之处,但这些仅仅是教师或教参编写者的感受,是教参、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而不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语文没有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几乎是不可能的。刘勰曾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为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作家把他的思想情感、审美取向,负载在语言文字这个物质外壳上,读者要想领悟作家的“情”,必须经历“披文”这个过程,必须把语言文字作为沟通读者和作者情感的中介,学生没时间和机会读书,语文学习就成了空中楼阁。
  因此,在“支架式”教学中,语文课第一步要做的便是为学生搭建一个有效的读书活动的平台,让他们充分接触教材所提供的语言文字,在这个空阔的平台上进行热身。当然,对“读书”不应作狭隘的理解。朗读、默读,分角色读等等,只是读书的方式,而不是读书的全部。读书的要旨,在于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适当的读书方式,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感知,进而感受作者蕴含在其中的思想情感、审美选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越是接近课文的实际,越是丰满具体,并有所感悟,读书的效果便越好。为达此目的,学生可以选择自己认为适当的读书方式,必要时可以和教师、同学讨论,这样,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讨论、质疑、交流,便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又一表现形式。
  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而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的职能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是要选择适当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读懂课文,适时地组织讨论、交流,起穿针引线,答疑解难,组织激励的作用。
  让学生在读书中“动”起来,是衡量学生主体作用是否发挥的显性标志,尽管它是浅层次的,但却是深层次学习活动诸如感知、理解、领悟、品味,评价等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二、搭建思维活动的支架,让学生成为对话的主体
  
  让学生参与,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表现之一,但并不等于说,学生“动”起来了,就算是主体作用发挥好了。在一些课堂上,学生读书时也不算少,读书的形式也很多;小组讨论也有一次或数次。然而,读书,由于要求不明确,变成了“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讨论,由于不知道为什么要讨论,而流于形式。学生的身体虽然参与了,但是思维并没有参与。
  如何才能使学生的思维积极、活跃起来呢?
  首先,要引导学生与作者、作品形成对话。阅读的本质是要通过文章外部表现世界的“物质符号”去理解其精神内核,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灵魂的拥抱,心灵的对话。潜隐在作品中的作家,把他的思想、情感,浓缩于相对静止的语言形态之中,只有相对活跃的阅读主体敞开情怀时,作品才渐次对他开放,教师应该运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设计开放性的导读题,营造一个宽松的思维环境,让学生到多彩的语言世界中去自由采撷,引导学生多角度对课文进行感知、领悟,进入作品的深层世界,获得真切的感受。
  其次,要引导学生与教师形成对话。教师不应把自己或教参对课文的理解硬塞给学生,应以对学生的热情启发,师生的平等讨论,以及对学生有创意的见解的肯定,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敞开心扉,自己进行感悟和发现。
  第三,科学有效地组织学生之间的对话,促使学生互相讨论,互相辩论,互相竞争,互相激励,形成团结合作的学习气氛。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心灵得到解放,学习的潜能得以发挥,他们“披文以入情”,并溶进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丰富的联想,课文的静态语言符号在他们的头脑中便有了鲜活的生命。
  
  三、搭建张扬个性的支架,让学生成为创新的主体
  
  对话形成后,要强调对话的多维性。一个时期以来,语文教学及考试,追求答案的唯一性,这种影响在不少教师心目中根深蒂固,课堂上常常为追求一个不见得准确的“统一”的结论而费尽心机;另一方面,由于人们仍然习惯于用政治的、道德的眼光诠释课文中的人、事、情、景,导致对形象处理的简单化。在这种教学思想影响下,学生的思维也日趋单一和僵化。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不能只有一个答案,一种思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思维应当是流动跳跃的。为此必须破除重结果不重过程,重理性结论不重感悟,束缚学生思维活力的教学观念,提倡开放性导读教学,尊重并张扬学生的独特的个人体验。
  当学生的思维深入到课文内部,他们对课文会有一些属于个人的独特体验,当他们拿这种体验和老师的讲解、教参的分析加以对照,就会发现不少的差异,这是学生参与思考所结出的硕果,相信大多数学生都有类似经验。当他们有了足够自信,便不再满足于认同他人的看法,转而不唯书,不唯师,大胆地表示自己的独特感受,独到的见解。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的创新意识开始觉醒,创新能力得到培养。我们就说,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这是主体作用发挥到更高层面的表现。
  对个性张扬的外在表现不可定位过高。诚然,一些学生会发现并指出教材的瑕疵,老师的疏漏,例如,就有学生发现并指出苏教版教材《核舟记》插图与课文有多处不一致;有的会旗帜鲜明地提出与老师、同学截然相反的看法。然而这样的情况,在日常教学中并不是时常遇到,我们也不应该刻意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某种套路。大多数的情况是学生就某些问题表现出对他人见解的或不认可,或补充,或强化等态度,用发散性的思维创造性的学习。这样的“创造”不一定都是新发现,新发明,他创造出来的东西也许是人类已经发现,已经定论的东西,相对于社会来讲也许没有独创性;但对于学生来说,却是他们不满足现状,不依赖老师,面对陌生的领域独自提出答案或解决方法,对于学生就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这种“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是大量存在的,我们应该精心地加以呵护、扶植。
  另一方面,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激活,他们也会萌发出富于创造性的设想,进行创造的实践,例如《中国石拱桥》一课中,学生对未来的桥的设计,《食物从何处来》课堂中围绕“假如地球没有了绿色植物”这一话题展开的想象,都闪烁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作文更是一项充分体现创造精神的活动,相信不少学生在写作时都有张扬个性,进行创造的欲望。我们不能因为其中有的设想幼稚或不合理,而加以贬斥,否则就会戕害学生创造的精神。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注意开发学生的潜能。在语文教学中为学生精心搭建金字塔式的三级支架,就能让学生能够循级而上,逐渐学会自主学习,使其学习的主体作用得到最大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