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培养学生取材聚事的能力

作者:于德炎




  作文的训练,简而言之,就是教会学生写文章。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古人也有“言为心声”,“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应为事而作”这样的言论,这就是说文章是反映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和看法的,是表达自己态度和情感的,是为现实生活服务的。学生写文章也不例外。因此,对已有一定文字基础和初步写作能力的初中学生进行科学严格的训练,使他们能写出观点鲜明、情感饱满、真实生动地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文章,是初中阶段作文训练的目标。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首先要训练学生取材聚事的能力。在写作练习时,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教师提出了目的要求,并为之命题,但学生却抓耳挠腮,咬笔杆、翻参考书的居多,能稍做思考,提笔就写,甚至奋笔疾书的却微乎其微。这一现象说明什么?主要是因为学生头脑中缺少材料,感到无事可记、无情可抒。事实也确实如此。当今的初中生,大多循环于家门、校门之间,活动范围不大,但只要稍加留意,他们看到、听到、感觉到的东西,特别是从电视、广播、报刊中获得的信息,应该是五花八门、绚丽多彩的,从中提炼出五六百个字文章的材料,应该是不成问题的。是什么原因使他们目中无物呢?是因为初中生的认识能力不强,认识水平不高。由此可见,要使学生写好文章,培养他们取材聚事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要培养取材聚事的能力,首先要学会观察。所谓观察,就是要针对某一事物,一部分一部分仔细地看,要有顺序,不杂乱;要完整,不要遗漏,要找出本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区别点。如茅盾在《白杨礼赞》一文里,对白杨外部特征的观察就是按照“干,枝,叶,皮”的顺序,然后进行有层次的描写,突出白杨树“团结、向上”的特征。笔者曾结合该文的教学,让学生进行一次仿作,要求学生以《XX礼赞》为题,写一篇文章,首先选准“XX”,大多数学生都在选自己熟悉的花草,树木命题,然后对“XX”(如柳书,樟树,吊兰,月季,菊花,含羞草等)进行仔细观察。我告诉学生,联想、想象以及象征意义产生于对具体事物的观察之后;抒情、议论则必须以对具体事物的形象描绘为基础。由于这次训练既有范文,又进行了有目的的仔细观察,因此,大多数学生的文章都写得不错,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通过观察与体验,有了材料,接下来就应该对材料进行取舍,并发掘事物中所有的深刻意义。
  综观近几年的作文题,虽然在体裁上不作具体要求,但大多数学生仍写以记叙为主,结合适当议论和抒情的记叙文。要写好这类文章,就必须对现有材料进行挖掘,因为有些事物的含义,常常不是一眼就可以看清楚的,需要动动脑筋,往深处挖掘。如一张全优的成绩单,不能只看到表面的阿拉伯数字,而应该挖掘一下,全优的成绩单后面有为祖国攀登科学高峰的意志,有日日夜夜、孜孜不倦、勤学苦练的精神。一千米跑的赛场上,一位瘦弱的学生超过了高大结实的同伴,夺得了第一,这个第一的背后,可能也有一段佳话。诸如此类。在观察的前提下进行挖掘,才能写出内容深刻、寓有新意的文章来。把挖掘的过程用简洁的词句表达出来,也就一定程度上运用了议论或抒情的表达方式。
  另外世间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有些事物的意义正是从联系中显示出来的。如《卖油翁》一文中,把陈尧咨的“十中八九”与卖油翁“自钱孔入而油不湿”联系起来,说明熟能生巧的道理。又如把学校的运动会与某地一名高校状元因身体不佳而难以继续深造的事情联系起来,议论一下开展体育运动的重要性。这些看起来是天南地北、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但仔细想想,都是有内在联系的,放在一起,议论一番,完全可以写出内容丰富、言之有物的文章来。
  俗话说:“事事留心皆学问”,有目的地让学生走出校门,逛逛新开张的商场,游游刚落成的公园,数数跨江大桥上的拉索,看看菊花展览,并让学生把接触到、体验到、观察到的东西记下来,写写观察日记或周记,同时每学期有计划地写这类文章,如《校园的早晨》、《运动场上》、《夜市》、《庙会》、《菊展》等,让学生在明确写作目的的前提下去观察、搜集,然后通过整理、取舍、挖掘、联系,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多数学生对写作有了兴趣,就能写出较好的文章来。
  总之,要让学生在作文时有事可记,有理可说,有情可抒,就必须培养学生取材聚事的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了解、观察人和事,体验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积累大量的材料,使之能写出反映生活的,富有新意的文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