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诗词比较阅读的两大好处

作者:林贵鑫




  再举一个古人咏梅的例子,以作更全面的讨论: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平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梅坡《雪梅》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宋·林逋《山园小梅》
  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宋·辛弃疾《贺新郎》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宋·杜耒《寒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宋·陆游《卜算子》(下阕)
  以上作品均出自中小学教材,抒写对象都是梅花——题材同一;诗词均有,但词由诗发展而来,也可视作无别。不同的是,思想感情因人而异,表现手法各有千秋。在教材里,它们是零散的,我们不妨将它们归到一处,通过比较,见出共性。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着笔于梅的自然风采,绘其色、描其形、传其香;“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着眼于梅的奇异别致,是风景中的精灵;“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着意于梅的精气神韵,毕现寒梅风骨。这一比较告诉学生,咏梅(可推及整个咏物)的诗词,从表情达意来看,不外三个层次,纵有万变,也是万变不离其宗。
  卢梅坡的《雪梅》用鲜明的对比,突出梅的色香。林逋的《山园小梅》既有白描,以“疏影”道其疏稀、“横斜”描其姿态,以“暗香”释其清芬,“浮动”传其神韵;又用清浅之水、黄昏之月的环境烘托。杜耒的《寒梅》有衬托有对比,辛弃疾的《贺新郎》则于衬托之余,暗用比喻——山河破碎,赖有少数抗争志士支撑危局。王冕的《墨梅》与陆游《卜算子》,则都是典型的以物喻人,托物言志。这一比较告诉学生,咏梅(也可推及其他咏物)的诗词,多采用上述表现手段,偶用他法求变求新,但总离不开这些基本的方法。
  人有异而情相通,法多样而有常。常见情感与常用手法,能让学生心中有数,任凭阅读材料花样翻新,他们也能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推及八九不离十。触类旁通,积久之下,就可无师自通;无需师傅指点门道,自能登堂入室。叶圣陶先生倡导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所追求的不正是这一境界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