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作文写作中的联想方法
作者:邱先进
作家丛维熙与一位担任领导职务的朋友去海防前线参观,见到大炮口上插着一束鲜花,心中顿时有所触动,回京后写了一篇散文《大炮与鲜花》。这位朋友读了文章后对丛说:“我的生活经验也是够丰富的了,文字功底也并不比你差,你所描写的景物我们一同看到了,为什么你能写出文章来,而我却不能呢?”这位朋友的话的确令人深思。
一些高中生,写不出见解独到,立意高远,内容丰富,文句流畅的文章来,甚至一提起笔来就会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即使搜索枯肠,勉强成篇,也往往是形成“瘪三”,丑陋难看的八股文。原因究竟是什么?是生活枯燥,知识贫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吗?看来也不尽然。从他们懂事起到现在,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应当还是不少的。是读书太少,缺少借鉴吗?也并非全是这样,不算他们在小学阶段读过的课文,也不算他们在平时阅读的课外读物,光是中学阶段的课文就近四百篇。四百篇,一个多可观的数字啊!那么既然他们也有生活,有借鉴,又为什么写不出情文并茂的佳作来呢?
我认为,这些高中生写不出好文章,也如丛维熙的那位朋友一样:没有翩翩的联想而文思迟滞。
没有较强的联想能力,生活和写作、读书和写作就会是互不贯通的几潭死水。
没有联想就没有文学,这是高尔基曾经阐述过的道理。古人说:“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就是讲的联想的功夫。
联想,就是把生活经验,书本知识和写作相互贯通,融合为一的过程,它贯穿在整个写作过程中。通过联想,使沉淀的信息复活于心中,昔日的储备浮现于脑际,从而注入笔端,写成文章。
联想,是一面聚焦镜,能帮助作者更好地确立主题。我们的学生平日总认为日常生活平庸无奇,没有色彩,没有文学味。其实,这是把事物看得太单一、太孤立、太静止的原故。世界上的事物是纷繁复杂的,是发展变化的,是彼此联系的。如果我们对某一事物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个别到一般,由目前到长远地去展开联想,就会从中悟出最本质的东西,发现一种最美的思想,从而将文章主题升华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联想,它又是点燃记忆仓库的火把,它能帮助作者大大地丰富文章的内容。作者在平时,不同程度地积累了许多来自生活和书本的材料。这些储藏在记忆仓库中的材料,似乎是无用的,互不相干的,而当被一个偶然的机遇触发的时候,记忆就会被联想的火把点燃而熊熊燃烧起来,这些平时被尘封的材料瞬间就能放出夺目的光辉,促使作者用主题的红线把它们贯串起来,而成为一篇文章的血肉。
联想也是开启作者文思的一把钥匙,要把一篇文章写得优美、生动,是离不开这把钥匙的。一个深奥的道理往往打个通俗的比方就能说得清楚明白,一个抽象的概念往往借助于一个生动的形象就能使读者有一个鲜明的印象。遣辞造句,布局谋篇等等,哪一个方面不要借助联想呢?
联想对于写作起着异乎寻常的作用。那么,在具体的写作训练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联想呢?
如果说生活就是一张巨大的网,那么,每个事物就是一个网结。我们在表现某一个事物的时候,就以这个事物为出发点,沿着一定的线索和方向去充分地展开我们的联想。
一是对事物本身进行纵向的联想。任何事物都有它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任何现象的发生都有它的前因后果。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不但要真正了解其现实的情形,还要尽可能地对事物进行历史的考察,把历史和现实放到一起来思索,这样,才能开掘事物本身所蕴含的意义,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才会深刻。
二是对事物进行横向的联想。前面我们讲过,事物之间都是互相制约的。一个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与它的周围环境分不开的。即使某些事物在平常看来,似乎没有一点联系,但当我们为了某种表达的需要,以联系点作为媒介,就能把它们联想到一块来。池塘里的几片荷叶与亭亭玉立的舞女的裙有联系吗?有,那自然舒展之美就是两个事物之间的联系点。门前一口水井与古时候深宫里的铜壶滴漏该是不沾边儿了吧,然而,善于联想的郭沫若却能从中找到联系点——那种叮咚作响的清韵。反过来也可以这样说,正是这个叮咚作响的联系点,使他在描写水井时,很自然地联想到了古时候深宫里的铜壶滴漏。可见,只要我们善于去进行纵横联想,我们的文思就会活跃起来,材料就会丰富起来,写作起来就能做到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了。
当然,所谓进行横向和纵向的联想还只是对事物的整体而言,具体说来,还要做到下面的几个结合。
一是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结合。
一个高中生,不管怎么说在这两方面都具有相当的积累了,写作时,就要善于结合这两方面去进行联想,细细想一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其中哪些与你的文题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往往有这种情况,当我们凝神细想的时候,记忆中的一个平常的人,一件平凡的事,甚至一丝微微的风,一片淡淡的云,一株小小的草,一块无声的瓦片都会触发你的灵感,使你文思泉涌。反过来,当我们在联想到书本上的材料的时候,总会发现有很多东西与现实生活中的材料会惊人的相似,甚至书中的那些人、事、物、场景就是现实生活中某个人、事、物、场景的再现;而某种理论又恰好是你从生活中发现的材料的精辟概括。你联想到的这些材料,或者能给文章的立意提供依据;或者直接引进来而成为你的文章的血肉。这样,生活经验和书本知识在写作中就得到了融合统一。
二是主观和客观的结合。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苏轼的这首诗历来为文学家所称道。确实,它形象地说明了主观和客观的结合对于创作的根本意义。你要表达某种思想,就必须多线索多侧面地去联想客观事物,用客观事物来证明你的观点,表现你的主题,抒发你的情感。相反,当你在生活中被某一个客观事物触动时,你将用这个事物表达你怎样的观点?怎样的感情?为了表现这种观点和感情,你将采用怎样的方法来描写或者陈述这个事物?作家李存葆到部队采访,发现了一张战士的“欠账单”,对这样一个材料,一般人也许会因认为没有多大价值而失之交臂。但李存葆却从这张普通的“欠账单”上挖掘出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深刻主题,并以此为契机,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血肉丰满的人物。我们不难设想:以这张“欠账单”为出发点,作者展开了多么丰富的联想啊!
三是抽象和形象的结合。
一般说:某种思想,某个道理,某一概念总是抽象的,理念的东西,带有较普遍的意义。怎样来表达它呢,这除了进行理性的思维和理论的分析外,往往还要借助形象来表达。“她的歌唱得多好啊!”这还只是一个抽象的概括,到底怎么个好法,读者难于有个鲜明、生动的印象,但刘鹗却借助形象把这个“好”写活了。你看作者是怎样描写王小玉说书(唱歌)的:“……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烫斗烫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越唱越高像一根钢丝抛入天际……几层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超。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千尺,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
“像用烫斗烫过”,“像吃了人参果”,这是何种感人的歌声啊!把节节高起的歌声比作登泰山又是何等形象!这里,不通过作者“心游万仞”的联想,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吗?
当然,写作也离不开理性的思维。当众多的具体的形象的材料摆在我们的面前,怎样通过这些材料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呢?这就有必要对这些材料进行理性的思维,从中抽象或者总结出普遍的意义来。这样,这些形象的材料才不会是一堆散乱的珍珠,而是用理性思维这根彩线把这些珍珠串连起来,成为文章的血肉。
四是正面和反面的结合。
客观事物总是良莠并存,鱼龙混杂的,正义和邪恶,真理和谬误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没有冬天的严寒,怎么能感受到春天的温暖?没有高衙内、陆谦的卑鄙狠毒、步步相逼,怎么体现林冲的忍无可忍、正义凛然?没有杜十娘的怒沉百宝、抱匣跳江,怎么体现李甲的眼内无珠、负心薄倖?对于同一个事物,作者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感受不同,立意不同,对这个事物所作的结论也往往会大相径庭。“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名诗,无论是言情还是述志,一般来说,都总是美好的象征;然而有人说“蜡烛一触到火的考验,就流下了软弱的泪水”,这不能不说也是一种独到的联想吧。
五是点和面的结合。
一篇文章,必须有面的材料,内容才有广度,同时也必须有点的材料,思想才有深度。在报告文学《包身工》中,作者从面上描写了包身工们住的、吃的和工作条件,使我们看到了她们那种非人的生活情景。但作者并非以此为满足,在这众多的包身工中着力描写了一个叫“芦柴棒”的小姑娘,她已经被折磨得形同骷髅,连搜身婆都因怕做恶梦而不愿意挨近她。而可怜的“芦柴棒”正是千万个包身工的悲惨命运的缩影啊!这样通过点面材料的结合,使读者对包身工的生活有了全面的深刻的了解,对那种罪恶的制度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从而激发出鲜明的爱憎感情。
以上主要从五个方面讲了联想的一般途径。总之,写作的时候必须开动我们的思维机器,张开想象的翅膀,去进行多方位、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的联想,只要是与题目有一丝儿关系的材料,不论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抽象的还是形象的,书本上的还是生活中的,点上的还是面上的都要“拿来”,做到时不分古今,地不分中外,质不分正反,一概为我所用。这样,文思才会涌动起来,材料才会丰富起来,立意才会高远起来,生活和写作,读书和写作就会互相贯通而为一溪潺潺的流水了。
邱先进,男,中学语文教研员,现居湖南宁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