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迷失

作者:王丽华




  新课程改革为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了春笋拔节般的生机!但是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语文课堂出现了一些令人尴尬的教学局面:既不像传统教学中那样扎实地讲授基础,又没有落实新课程的精神实质!课堂教学在以下一些方面迷失了……
  
  一、小组合作讨论
  
  讨论内容不合理。讨论的内容没有什么含金量,没有思维的价值。学生一听即会,造成时间的浪费。
  讨论时间不合理。讨论时间过少,只是蜻蜓点水,或讨论时间过多,学生无事可做,课堂松散,讨论成了学生的休闲时间。
  讨论分工不明确。小组成员之内没有具体的分工,小组成了开小会的场所。或小组内成了优秀者的一言堂,落后者永远是听众。
  讨论的形式单一。不管是任何课堂,任何时候,只要是老师一宣布讨论,学生便凑在一块,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时间长了,学生产生厌倦情绪,降低了兴趣与参与热情。
  
  二、课堂活动体验
  
  渗透在新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强调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建构,在活动中发展”。用“以活动促学生发展”的指导思想来设计与组织活动,使活动真正具有教育价值并适合于学生,使活动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但如果使用不当,就会起到喧宾夺主、不知所云、画蛇添足的反作用。主要表现有:活动无目的。有些课堂教学活动不知活动为了什么服务,形式上热热闹闹,内容上乱七八糟,该讲的没讲清,该听的没听懂,课堂秩序失控,是“为活动而活动”。例如让学生表演《驿路梨花》中小姑娘们的欢快,这种活动就没有必要。
  活动不适合中学生的身份。比如让学生表演见到罗敷的神情,让学生表演狼的“目似瞑、意暇甚”,表演没穿衣服的皇帝……充斥在课堂中的不是思维的火花,而是滑稽的丑态,无益于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活动方式单一。在语文课堂上的活动仅仅是生硬的表演课文内容、唱歌等,造成了学生的视觉疲劳不说,有的还起到了反作用。课堂活动可以根据课文及课堂情形,灵活、恰当的运用比赛、点评、欣赏等形式。比如,在《人类的语言》中让学生辩论“语言”和“书信”两种交流方式的好处,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理解了课文,还让学生运用了说明方法,并且联系到了现代信息技术,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信息技术运用
  
  信息技术从时间上,课堂的容量上,课程的资源上,为课堂提供了一片广阔的视野天地。但是我们也不能抛弃传统教学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否则,现代信息技术的过度应用将大大削弱了语文的魅力!主要表现为:
  课件是板书的复制。鼠标取代了粉笔,老师所要写得东西全部事先输入电脑,在“请君入瓮”式的引导下,依次将课件展示。从始至终,学生成了观看表演的观众,而不是学习的参与者。课堂中再也没有了魏巍那种连自己老师写字的姿势都要模仿的感情!
  图片取代了语言文字。大部分老师在课堂中将优美的语言文字转化成了图片,追求对学生的感官刺激,取消了学生的想象空间。致使学生体会不到文字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
  录音代替老师的朗读。课堂中,再也听不到老师朗读课文的声音,再也看不到学生听朗读时的如醉如痴的眼神,“机器人”的声音拉开了文本和学生的距离。
  多媒体制作粗糙。多媒体的运用,一定要和文本很好的结合起来,否则只会给教学增添败笔。有的老师为了使用而使用,用假的图片,笨拙的动画来表现文章的内容,这样只能让教学遭遇尴尬。
  
  四、课堂教学评价
  
  新课改提倡多鼓励、多表扬和多肯定学生,帮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深入学习和研究语文的信心。当表扬鼓励在课堂中发挥了它的重要作用的时候,不当的现象又随之诞生了:语言苍白。老师评价语言经常是“太对了”、“真棒”“好”“了不起”……老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合适、恰当的评价,让人感觉老师的语言空洞。评价语言要丰富,体态语言也要适当,要富有真情实感,让学生感到亲切,可信。
  滥用表扬。课堂中,不管问题价值大小,不管学生回答的含金量多少,老师都是一个口吻:对、不错、好、太棒了……过多的表扬会让学生习以为常,导致学生随意应付。一个人人都能轻而易举回答出的问题如果给予过度的赞赏,会使学生怀疑老师的真诚。
  评价不客观。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回答,不能准确抓住要害,对其精彩处给予赞扬,对其不当处给予点评。总是以“不错”“很有想法”等一概而论。
  评价形式单一。在课堂中多数老师包办了对学生的评价,忽略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能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得失,反思自己的行为,改正自己的缺点,学生的这一过程是他们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过程。作为一名新课程下的初中语文老师,我在学习和实践中前进着,问题曾出现在自己的教学中、曾在听课学习中发现到,让我不得不反思一些传统教学和新课程教学之间的继承与破除的问题,更要让我们澄清一些看法。新课改,让我们既要大胆创新,又要继承和发扬多年来积累的成功经验。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在探索中保持理性,找回迷失的语文课堂,让语文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
  
  王丽华,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河北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