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我的诗歌教学步骤

作者:孙 丽




  诗歌这种文学样式,偏重于抒情言志。它最大的特点是以极其凝练优美的语言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融音韵美、意境美、思想美于一炉。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历来是一个难点,教学效果也一直不怎么理想。其主要原因是:现在的诗歌教学中,教师往往重分析,轻诵读;重字词品味,轻整体感悟;重实际应考能力的培养,忽视欣赏品味与审美情趣的提高。教学形式往往是教师先将诗歌“肢解”,学生然后拼命将“部件”“组装”,其结果只能是将优美的诗歌教得让人味同嚼蜡。对此,洪镇涛先生也深有同感,他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语文教学的误区:“以对语文材料的全面分析代替了学生对材料的领略和感悟”,“偏重语言的重复灌输及技法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语言实践和语言积累”。笔者以为,诗歌教学应更重视“积累、感悟”,应还教学本体于学生,让学生在“读”中品味,在“比”中感悟,在“写”中提高。
  
  一、创设情境,“读”中品味
  
  “读”,是诗歌教学的灵魂。梁实秋先生说过:“诗不仅供阅读,还要发出声音来吟,而且要拉长声音来咏,这样才能陶冶性情。”吟咏诗歌,不仅可以使人博闻强记,积累文学素养,更重要的是在反复吟咏中能受到诗歌的熏陶与感染,与诗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所以,语文老师要善于创设一定的情境来激发学生反复“吟咏”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情感,让学生于诵读、吟咏中品味诗歌的意蕴,达到心领神会的效果。
  怎样创设情境?一段饱含激情的诗朗诵,一曲动人心魄的背景音乐,一段经过剪辑的背景材料,一个感人至深的小故事……都可以攫住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形成诗歌阅读的心理期待。
  例如教学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不妨配上优美舒缓的乐曲,在背景音乐下,教师进行情真意切的范读,让学生在音乐的指引下,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进入”天上的街市,去感受天上街市的美轮美奂。这样,学生的心灵在音乐和诗歌中得到舒展,不仅能很快激发诵读的兴趣,把握感情基调,而且对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理解也更真切到位。
  又如教学光未然的《黄河颂》,可以先让学生了解黄河的灿烂文化,再播放电视连续剧《长征》中冼星海谱写《黄河大合唱》这一片段,教师在雄浑的背景音乐中进行充满激情的范读。等到学生的情绪被调动,练读的热情被激发后,教师可总体指挥,全班同学共同演读诗歌:有人领读,其他人齐声;有人高声呼唤,有人低声回应。在“赞黄河”部分,男女生先分组分诗行朗读,在第三个“啊!黄河”处,男女生齐读,两股声音汇成一股强大的洪流,从而催开师生情感的闸门。黄河所代表的顽强的精神、不屈的意志、豪迈的气概在心中久久回荡。末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更是读出了黄河的英雄气魄,真有“余音绕梁,不绝如缕”的效果。
  如此,处理好一个“读”字,可以让学生领悟诗歌美的韵律,融入美的情感,达到审美愉悦的良好境界。
  
  二、同类联读,“比”中感悟
  
  如果说,诗歌的语言及情感可以在反复诵读中得到品味,那么,诗歌的构思艺术及深层意蕴则需要恰到好处的点拨。此时,进行同类联读与比照,可以引导学生辨析和感悟,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余映潮先生在教学冰心的《纸船》时,用课中插页的形式,加进了另几首清新秀丽的小诗来辅助教学。在指导学生用温婉的调子深情朗读了《纸船》后,余先生给出了洪媛的《驶去了,港口的船》,要求学生演读。这两首诗在感情基调上相仿,语音的轻重、语速的快慢、语调的强弱则无须老师指导,学生很容易将读上首诗时似水的柔情迁移到这首诗的朗读中,真正读出了诗歌的韵味。尔后,余先生又出示了沙鸥的《新月》。这首小诗在艺术特色上更贴近《纸船》。其一,它们都是借助形象来抒发绵绵不尽的游子之情,一为“纸船”,一为“新月之船”。其二,都展开丰富的想象。《纸船》一诗想象“纸船”承载着女儿的爱与悲哀进入母亲的梦境;《新月》中诗人将乘着新月这一虚拟的“小船”回归故乡,进入一片恍惚迷离而又令人心醉的故乡梦境之中。其三,变换人称,便于抒情。两首诗的最后一节都采用第二人称,直抒胸臆,使作者的思乡之情表达得更淋漓尽致。通过这样一比照,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纸船》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及深层意蕴的理解,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而且又避免了反复朗读同一首诗的单调与乏味,增加了课堂的深度与广度。
  余光中的《乡愁》,最大的艺术特色是借助时空的变化来层层推进情感的抒发。教学时可以将它与南宋词人蒋捷的《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进行联读,让学生在比较中领悟两诗(词)在结构上共有的艺术特色。
  而李广田的《乡愁》则可以与唐代诗人王维的《杂诗三首》之二联读。李诗第二节是“偶然间忆到心头的,却并非久别的父和母,只是故园旁边的小池塘,萧风中,池塘两岸的芦与笛。”其特色是:寻找一个独特的视角,以“小池塘”和“芦笛”作为乡愁的引线,使乡愁具有一种普遍的弥漫性。对此,教师无须过多讲解,只需举出王维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让学生自己于比照中感悟诗歌立意的匠心,使教学避免了陈腐僵化的说教,增强了学生对语言的品味与感悟能力,更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送别诗,可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渡荆门送别》(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送元二使安西》等联读,配上由李叔同填词的歌曲《送别》加以品读欣赏,让学生在吟咏比照中悟“情”,悟“趣”,悟“志”。
  诗歌的同类联读,不必拘囿于教材的限制,完全可以将古今中外的优秀诗歌拿来,选其内容相关、风格相似、情趣相仿的,随机组织起来联读。这样既可加大诗歌教学的课堂容量,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有利于学生感悟诗歌的构思艺术和深层意蕴,又可丰富学生的文学积累,提高了文学审美能力。
  
  三、鼓励创作,“写”中提高
  
  对学生而言,诗歌写作难度较大,本不宜提倡。但笔者认为,适当鼓励学生“写”诗,可以培养他们对诗词进而对文学的热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刺激他们的求知欲望,同时也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提高诗歌课堂教学的效果。可以让学生“生吞活剥”,可以让学生“依葫芦画瓢”,还可以让学生“不拘一格”“天马行空”。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一定要适当指导,让学生在有兴趣的前提下,学习锤炼语言,推敲构思技巧,品味诗歌意象背后的深层意蕴。
  请看下面几个实例。
  某学生创作了一系列的《打工仔悲歌》,以“不学知识、没有文化是贫穷的根源”为写作主旨。其中有一首就属“生吞活剥”:“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地高楼立,不住种田人。”该诗的构思与表达从一定程度上展示了中学生的语言模仿能力,写出了他们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与思考。
  一学生活学活用,改写《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争吵。夜来麻将声,输钱知多少?”讽刺了当前赌风日盛的社会现实。
  某学校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一学生上台发言,开口便是:“上台今日意如何?学业艰难百战多。今上讲台谈经验,师生努力摘硕果。”这样的开场白,博得了满堂喝彩。从某种意义上讲,这难道不是语文魅力的一个良好展现么?
  除了仿写诗歌,学生还可以大胆地进行独立创作。冰心的《繁星》《春水》深得学生喜爱,尤其是这样几首:“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于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语言的花儿,开得愈大,行动的果儿,结得愈小。”……这些小诗,寓哲理于精粹典雅的语言中,富有感染力。可以鼓励学生仿照这种创作体式,将对生活的点滴感悟凝聚成短小隽永的诗句。以此练笔,从短至长,由粗到精,对学生文学素养的积淀与提高应大有益处。
  练笔还有一种形式,那就是写写诗歌赏析,或长或短,可庄可谐,其目的是鼓励学生写出对诗歌的认识、感悟、鉴赏、评价。
  总之,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写作(哪怕是随意练笔),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形成良好的语文环境与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积累和实践运用能力。反过来讲,当这些目的初步实现以后,诗歌教学应不再是难点,课堂教学的效果也自是不言而喻。
  新课程标准颁布实施后,诗歌在新教材中所占的分量越来越大。教师如何教,学生怎样学,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重点思考的问题。上面所谈的一些肤浅看法,只是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的一点体会,难免贻笑大方。但我始终认为:诗歌教学只要本着“把主动权还给学生”的原则,让学生自己去“读”,自己去“悟”,自己去“写”,是能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是能够让学生逐步走进绚丽的语文审美殿堂的。
  
  孙丽,女,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湖北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