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语感培养与语文备考

作者:张启武




  
  我是NBA的球迷,突然想起两位巨星的罚球。乔丹罚球十拿九稳,有一次竟闭着眼投(有点搞笑);奥尼尔罚球很难投进,他自己和球迷都感到头疼。这是手对球的感觉不同。由此我想到了人对语言的感受力——语感。语感差的学生,在高考中是考不出好的语文成绩的。
  语感培养为高考语文备考之“根”,语文教学之“魂”。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是对话语系统的敏锐感觉,是一种语文修养。高考语文是对语文素养的检测,学生语感好,备考能力就强,答题就会得心应手。因此,培养学生语感同样是高考备考的重要环节。
  现在,高三语文复习存在着一些误区:
  一、重做题轻读书。不少教师热衷于题海战术,不精选训练题,不合理地控制题量,而是进行“地毯轰炸式”训练。学生则疲于应付,无暇顾及读书。读书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不读,何以培养语感?
  二、重解题技巧,轻语感训练。一些教师花不少时间和精力从技巧方面指导答题,却忽视了语感的训练。解题技巧对解题有一定的帮助,但相比之下,语感培养则更为重要。有了良好的语感,题一般都能答好;光有解题技巧,语感能力不强,肯定答不好题。
  三、重灌输,轻涵泳体味。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大唱独脚戏,却忽视让学生仔细感受文本品味语言。学生缺少了对语言的感受和品味,语感能力从何而来?
  这上述误区都是舍本逐末、急功近利的做法。陷入这些误区,必然严重影响语文教学质量。这些做法可能会带来短期效应,失去的却是长期效应,甚至是终生效应。有些学生语感差,上大学后文章还写不通顺。而且,上述误区带来的短期效应,多为低效,是高消耗换来的低效。从高考的角度看,语感能力不强,不可能考出高分。高考语文测试的效度还是较高的,一般说来,能得高分的还是语感好的同学。因此,要正本清源,回到正确的教学轨道上搞好语感教学。
  如何培养语感搞好高考语文备考呢?下面提几条建议。
  一、提高认识,为语文高考定调——高考测试决定胜负的主要是语感能力。
  尽管有人对高考语文试题颇有微词,但从近几年高考语文试题看,基础知识的客观题逐渐减少,阅读和语言表达的主观题不断增加,越来越突出了语感测试。就是考查语文基础知识的客观题,考词语运用、病句辨析、标点使用等,也无一不与语感有关。甚至考字音字形,也可直接凭语感去辨识。至于考写作,更是测试了语感。
  考阅读,是通过对诗文的理解来测试语感。语感包括对各种语体的内容和形式的整体感知和对具体词句的感知。语体指语言的社会功能的变体,是适应不同的社会交际活动需要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的风格特点的语言表达体式。书面语体一般分为文艺语体、政论语体、科技语体、公文事物语体等。高考命题一般都注重了对各种语体语言感知能力的考查,涉及到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涉及到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等各种表达方式。
  文言阅读,主要考的是对古汉语的语感。只要准确感知文言词句的表层含义,就基本上能把题答准。2006年湖北卷第12题,考对文言语段内容的分析。C项中“作者以周弘正骑果下马受到朝廷官员的称赞”的表述有误。感知原文与之有关的表述中“纠劾”二字,马上就可以判定误在用了“称赞”一词,从而选出此项。
  古诗阅读,主要考的是对形象、含蓄而又凝练的诗歌语言的感知能力。2006年湖北卷第14题,问“寒鸦飞尽水悠悠”句中“水”有什么寓意。感知诗中“一别心知两地秋”一句,稍有语感积淀,就应知古人常以秋写愁,句中“寒”字也吐露出了心中之不快,“水悠悠”象征惆怅和友情之绵长。对“秋”、“寒”、“悠悠”的解读,要靠语感。
  科技类文章的阅读,考查对抽象、准确而又严密的语言的感知能力。2006年湖北卷第8题,D项中“可在不需要呼吸时坚持工作”,原文中相对应的句子是,“它们的肌肉在不需要进行呼吸的情况下还能坚持长时间的工作”。“还能”表明另外的情况下也能。D项则表示只能在这种情况下才能。该选项的错误,只有具有较强的语感才能发现。
  现代文学作品阅读,侧重考对具体、形象而又富有情味的语言的感知。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思,要凭语感来捕捉;特别是一些含蓄的语句,语感不强,就难以读懂。
  作文更是考了语感。郭沫若曾经说过:“大凡一个作家或诗人总要有对于言语的敏感。这东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对文章整体样式的设计,是对文章这种语言单位的感知,行文时的遣词造句当然也得靠语感来组织。
  另外,审题要靠语感。审不准作文题和主观阅读题,其主要原因就是语感不强。有的考生答主观题时,想得清却道不明,这也是语感差的表现。
  二、改进教学,为高考备考蓄势——长期突出语感培养。
  语感不是短期可以培养好的,它需要长期的积累。现在语文教学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把语感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有的教师把学生一连几年教下来,平时忽视语感教学,到了高三则把主要精力放在对高考命题的猜测上,解题技巧的灌输上,艰苦的模拟训练上,背离了语文教学的方向。
  培养学生语感,应注意如下几点:
  (一)多读。读是培养语感极为重要的途径,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方法的精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可以帮助理解作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可以提高写作能力。读的过程中,不断地感受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不学语法,句子也写得通;不断地接触词句,可丰富自己的词汇。除读课文外,还要坚持课外阅读。读中外名著,读报刊时文都行。要指导学生择优而读。
  (二)爱背。语感靠积累。有背就有积累。据说茅盾能将《红楼梦》背下来,下的功夫可谓深矣!他能成为文学大师,与背诵定然有很大的关系。通过背诵,学生不断地吸收、消化,一些不太懂的东西也会无师自通。背需反复的读,语言文字反复的刺激大脑神经,自然会形成语感。背得越多积累也就越丰富。考纲上要求背的,一定要督促学生背熟,还得背些其他的精粹作品。
  (三)勤写。写是最好的语感训练。写作能力是练出来的。手越写越活,脑子越写越灵,语感越写越敏锐。除了让学生多写作文外,还应要求学生写日记或周记。
  (四)常品。“品”指品味语言。它不是对词性、语法结构、修辞手法等作抽象分析,而是从表情达意的角度品赏语言运用之妙。经常品茶,对各种茶味的感觉就会变得灵敏;同样,经常品味语言,语言的感觉能力也会提升。
  (五)自悟。语感是对语言的感觉,实质上是心灵的感觉。既然是心灵的感觉,就具有感悟性。“悟”是一种十分可贵的思维品质,它是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对语言的内涵及组织形式的深层把握。悟性的提高靠“熟读精思,分析琢磨”。多对语言自悟,可有力推进语感的增强。
  三、选做习题,为应考能力充电——突出语感训练。
  语文备考训练要处理好如下几方面的关系:
  1.质与量的关系。量指习题量。题量要适中。“赶”做大量的作业,缺乏语言感受,反倒影响训练效果。质指两方面。一是习题之质。习题要精选,选取题型典型,能更好地培养语感和思维能力的。不能不分优劣,拿来就用。二是答题之质。同类的题作二三十遍,答题质量不高,不如少做几遍,充分感受语言,尽量完善答案。这样,做题不多,却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高效地提升语感和思维能力,既可将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又能达到备考目的。
  2.基础知识与语感能力培养的关系。要以提高语感能力为主。高考考查的主要是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语音、文字、语法、修辞、表达方式等基础知识不必多讲甚至不讲。要着重培养阅读和写作中的语感能力。语感和思维能力提高了,阅读和写作能力自然会提高。对于基础知识题,也应把它们看作语感能力训练题,训练中也应以培养语感为目的。
  3.语感与思维的关系。这二者都重要,但学习语言增强语感更为重要,它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答题的时候,一般是凭借语感思考作答。只重视思维逻辑而忽视语言因素答不好题,反之亦然。我曾选2005年高考题进行训练,要求学生阅读这样一首词:
  
  南柯子
  王 炎
  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我先让学生回答:
  (1)“重”与“浓”能否换位,为什么?(不能。“重”表云层压得低,“浓”表将要下雨)(2)“幽艳”指什么?(散发幽香之花。用词典雅)(3)“湿啼”写花什么状态?(花瓣上水滴如泪,惹人怜悯)(4)“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词序是如何颠倒的?(顺过来意为“面对东风不要因为怜惜花而惆怅)(5)“朝朝”换为“天天”好吗?(不好。“朝朝”表下田劳作之早)(6)“人间辛苦”说成“农夫辛苦”行吗?(不行。“人间辛苦”强调是天下之大苦)(7)“要得”是什么意思?(需要得到,希望得到)解读这些词句之后,再让学生做后面的习题,学生大多答得很好。这训练过程就是,先调动学生的语感,品味语言,然后进行综合的思考分析,这样,就将对语言的感悟和思维结合在一起了。
  4.自悟与导悟的关系。自悟指学生自己感悟,导悟指教师引导学生感悟。需学生自悟的时候,教师不能越俎代疱,需教师导悟的时候,教师要合理引导。无论是读书还是做习题,都应多让学生自己感悟。培养语感主要靠自己感悟语言,就像学游泳一样,主要靠自己感受水性。学生感知和思考不能解决的问题,才需要教师引导解决。在引导中,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感受和领悟语言,不要纯粹地作抽象的分析。
  
  张启武,男,湖北省特级教师,现居湖北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