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课本素材在作文教学中的灵活运用
作者:陈会玲
一、课本素材的巧变妙换,一材多用。
由于受“乌台诗案”牵连,苏轼被贬黄州,写下了《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分别见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和第四册)。考试中,我们完全可以将其挪用过来。以2005年高考作文为例,可以用在全国卷I的话题作文“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中,强调他因“才华”情理之中的“应该在官位上安度余年”,却因不满黑暗政治出人意料的走了。他的这一“出”让北宋文坛多了一份生气,也撑起了北宋文坛的半壁江山。可以用在全国卷III的话题作文“忘记与铭记”中,强调他忘记了官场恶浊、人生失意和苦苦执着,记住了黄城的烟雨、闲适和旷达,是位在忘记与铭记中游刃有余的智者。可以用在天津卷“留给明天”中,强调他屡遭贬谪时,却仍有“泛舟游赤壁”的雅兴,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有着对明天希望的微笑。
再如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离骚》和第六册《屈原列传》,从中我们了解到了爱国诗人屈原的人格魅力:不与楚王身边的小人同流合污,以他的尊严、他的正直坚守着自己的节操,给后人留下了永远的榜样。我们可以用在2005湖北卷“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中,强调他满身的香草美卉,徘徊在汨罗江边,他不能“入”乎其内,他不肯同流合污,宁可被放逐,也以他的尊严、正直坚守着光明,独上高楼,走出黑暗,“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可以用在2005江西卷以“脸”为话题的作文中,强调屈原的脸是“正直的脸,是爱国的脸”,从他的脸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看到了一个民族的希望。
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像李白、陶渊明、司马迁、海子、鲁迅等等,他们的事迹我们都耳熟能详,他们都是我们作文素材库中丰富的原材料。
二、课文内容的拓展延伸,多材一用。
2004年高考湖北卷作文以“买镜”为话题,部分学生认为话题难度较大。实际上,庄子的《秋水》是我们在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学习过的,而刘征的杂文《庄周买水》也是在第二册学习的。“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秋水时至”,“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但见到了广阔的大海,才认识到自己的渺小,才开始做自我批评,批评自己的狂妄自大,如果看不到大海的广阔,那么自己的错误将永远得不到改正,自己也将“见笑于大方之家”。这时,海神若就是河伯的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河伯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
在《读〈伊索寓言〉》中,钱钟书讲到了一个“狗和它的影子的故事”。这篇寓言的本意是戒贪得,但是我们现在可以把它拓展延伸,运用到别的方面。据说每个人需要一面镜子,可以常常自照,知道自己是个什么东西。不过,能自知的人根本不用照镜子;不自知的东西,照了镜子也没有用。人贵有自知之明,心中自有一面镜子。同样,在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就是齐威王的一面镜子,一面可以“明得失,致兴盛”的镜子。这些课文内容都能与“买镜”联系起来,从不同角度可以提炼出不同观点。
三、课文结构的梳理分析,强化文体意识。
从1999年全国高考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开创的话题开始,多数考场作文对文体就不加以限制,对文体的要求越来越趋于淡化,但淡化并不等于文体不分。许多学生的文体意识不强,文体意识更是缺乏了,写出的文章常常是四不像。那么,议论文、散文、记叙文到底该怎样写?其实,我们仍然可以从课本中去找答案。
如果要写议论文,苏洵的《六国论》就是最好的范本。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接着又从“赂者”和“不赂者”两个方面提出分论点。第二段论证第一个分论点,第三段论证第二个分论点,第四、五段得出结论,提出警告_________“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行文流畅,一气呵成。此类的例子还很多都是我们学习写作议论文的典范,在此不再赘述。
如果要写散文,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就是最好的范本。文章是最常见的思维模式:总——分——总。第一、二段总起,分别写对北国之秋的感受和对南国之秋的的感受,抒发了对故都的秋的热爱。接着,第三至第十二段分别从小院赏秋、落蕊知秋、寒蝉啼秋、闲人叹秋、硕果绘秋这五个方面来写故都的秋的特点。最后总括,第十三段照应第一、二段,对比南国北国之秋,最后一段写出感想,再次抒发了对故都的秋的热爱和痴迷。全文脉络清晰,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一目了然,形散而神不散。
纵观近年来一些高考优秀作文,无不以丰厚的文化底蕴、深邃的思想感情、较高的语言驾驭能力而获得阅卷者的青睐。而有的优秀作文就是从学过的课本中挖掘的材料。如此看法有了课本这一源头活水,何愁天光云影不在你的笔下徘徊呢?
陈会玲,女,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湖北襄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