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文言文特殊现象的理解及其翻译
作者:严祖光
学习文言文,总离不开翻译。翻译文言文,就是要依据一定的原则,把古人说的意思用现代人说话的方式表现出来。我以为,文言文的翻译,有两点是必须注意的,一是要能准确理解文言中的特殊现象,二是要明确文言中的特殊现象应该用怎样的现代汉语形式表述,也就是如何翻译的问题。
文言中的特殊现象,有两种典型情况是应该高度重视的。一是特殊的句式,二是特殊的用词方法,也就是词类活用。要想比较准确地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语言,除了应有大量的积累外,对这两种特殊现象的理解也非常重要。
一、特殊句式的理解及其翻译
古人说话,跟我们现代人一样,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在句式方面,与现代汉语比较,文言文主要有下面一些特殊之处。一是表示判断的形式不一样,二是表示被动的形式不一样,三是倒装的形式不一样,四是省略的形式不一样。
1.判断句的理解及其翻译。现代人对某人或某物作判断时,一般都说“什么是什么”或“什么不是什么”,古人却不这样说,他们一般都说成“什么者什么也”,或者说成“什么,什么也”,或者干脆说成“什么,什么”,表示否定时就加一个“非”字。从句子的性质上看,古人对事物作出判断时,大都以名词性的句子出现,也就是说,古人所说的判断句一般是不出现判断动词的,要用,也只限于“为”、“乃”、“即”等词,用“是”的更少(“是”多数时候作指示代词)。明白了古今判断形式的差异,在翻译判断句时,我们只要按照现代汉语的判断形式翻译就行。
例如: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鸿门宴》)
句中的主语“楚左尹项伯”和谓语“项羽季父”均为名词性短语,它们一起构成一个名词性的句子。这句话的翻译为: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
2.被动句的理解及其翻译。文言文中,被动句的形式主要有下面几种:一是用“为……所……”表示被动,“为”就是“被”的意思,引出动作的发出者,“所”引出动作。一是用“见……于……”表示被动,“见”引出动作,“于”就是“被”的意思,引出动作的发出者。这是两种完整的被动形式。但前者有时省略“所”而只用“为”,后者有时省略“见”只用“于”,或省略“于”只用“见”。第三种形式,某些动词本身隐含着被动的意思。此外,也有直接用“被”表示被动的,但不多见。而现代汉语中的被动,一般都用“被”来表示,偶尔也有用“为……所……”来表示的。不管古人采用哪种形式表示被动,只要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被动形式就行。
例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句中的“笑”为“讥笑”的意思,“见”引出动作“笑”,“于”则引出“笑”这一动作的发出者“大方之家(内行人)”。全句的翻译为:我会永远被内行人讥笑了。
3.倒装句的理解及其翻译。一般来说,文言句子的结构,和现代汉语的结构相比,其差别不是很大,句子成分的位置和构成句子的各成分的材料也大致一样。现代汉语中,一般是先说主语,再说谓语,语意不完整时,再接着说宾语。为了把意思说得更明白,很多时候还得在主语中心词和宾语中心词前加上一定的定语,在谓语中心词前加上一定的状语,在谓语中心词后加上一定的补语。但是,古人说话也有其特殊之处,下面几种情况就值得我们注意:
(1)主谓倒装句。主谓倒装,就是把主语和谓语的位置相互交换。这种情况不多见。
例如: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句子的主语是“公子能急人之困”,谓语是“在”,宾语是“安”。——这个句子除了主谓倒装外还有宾语前置——全句的意思为:公子你能把别人的困难作为所急又表现在哪里呢?
再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句子陈述的对象是“不惠(不聪明)”,“甚”是厉害之意,用来陈述“不惠”,是句子的谓语。这句话的翻译为:你不聪明,真是太厉害了。
(2)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就是把句子的宾语放到句子的谓语之前,或者把介词的宾语放到介词之前的一种特殊现象。其主要表现形式有四种:一是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一是介词宾语前置,一是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再就是用“之”或“是”把宾语前置(这一现象现代汉语中还常常用到。比如“唯利是图”、“唯贤是举”等)。
例如:故不我若也。(《种树郭橐驼传》)
这是一个否定句,句中的“我”为代词,是“若”的宾语,放到了谓语“若”之前。全句的意思为:所以不像我了。
又如: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句中的“何”是“操”的宾语。全句的意思为:大王来时拿着什么(东西)呢?
(3)定语后置句。定语,现代汉语中一般应出现在主语中心词或宾语中心词之前,对中心词起修饰或限制作用。但古人说话时往往有把定语放到中心词之后的现象。其表现形式为:中心词后用“之”,再说定语,最后用一个“者”字,也有省略“之”或“者”的。对于定语后置的理解,有一点是必须注意的,既然是定语后置,那么中心词及其后置定语之间的关系一定是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并且只可能构成名词性的短语,它们在句中也只能作全句的主语或宾语。
例如: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句子的谓语是“求”,“求”的宾语中心词是“人”,“可使报秦”是“人”的定语,对“人”起限制作用。“人可使报秦者”整体作“求”的宾语。全句的意思为:计策还没有定下来,(赵王要)寻找一个能够出使秦国回复秦王的人,(结果)没有找到。
(4)状语后置句。这里所说的状语,主要是指文言中表示时间、处所、对象、比较等的介词短语。现代汉语中,一般将它们放在谓语之前,表示时间、处所、对象、比较等。古人说话时,往往将它们置于谓语之后,这就是状语后置。
例如: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句中的“于柙”、“于椟中”都是介词短语,分别作“出”和“毁”的状语,表示动作的处所,本应放在“出”和“毁”之前,但这里却把它们放到了后面。全句的意思为:凶恶的猛兽从笼子里出来(为患),贵重的东西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
(5)补语前置句。现代汉语中的补语,一般用来补充谓语的程度、趋向、结果、动作的多少等,其位置应处在谓语之后。文言中却有将补语置于谓语前的现象,这主要是表示动作次数的一类数词。
例如: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劝学》)
句中的“跃”为动词谓语,“一”表示动作的次数,当作“跃”的补语,“一跃”为跳一次的意思。全句的意思为:骐骥跳跃一次,不能到十步(远)。
无论哪一种倒装,我们在理解时,都一定要注意辨明句中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关系,看看它们能否搭配,能否构成或主谓、或动宾、或修饰与被修饰、或限制与被限制、或补充与被补充的关系。在翻译时,一定要注意依照现代汉语的说话原则,将倒装的部分还原到它本来的位置。
4.省略句的理解及其翻译。现代汉语中也有省略,但一般限于承前或蒙后省略。比如:我们不怕困难,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胜利。这是两个分句,前句的主语是“我们”,后一分句的主语“我们”就承前省略了。而文言中的省略却并不是这么回事。比如,《论语》中很多对话,好些说话人都是省略了的,要弄清是谁说的,还得根据前后语境去推断,这只是省略主语的现象。文言中还有省略其它成分的现象,此外,也有省略介词的、省略兼语的、省略介词宾语的。
例如: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过秦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