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三年来湖北省高考作文命题研究

作者:张 波




  
  湖北省三年高考自主命题,作文题引人注目。从形式上看,开放性和限制性不断调和,审题难度有起有伏。今后的湖北省作文命题将呈现“带着镣铐跳舞”的特征,更加注重文题的人文性和创新性。我们在应对策略上要在注重基础的前提下,不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才能在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命题总说
  
  (一)命题再现
   1.唐朝刘禹锡写过一首《昏镜词》诗。诗的小引说:一位制镜的工匠在店铺里摆了十面铜镜求售,其中只有一面磨制得清晰光亮,其余九面都昏暗模糊。有人不解地问:为什么镜的昏明如此悬殊?工匠解释说:并不是不能把所有的镜子都磨制得光亮,问题是买镜子的人十中有九个喜欢昏镜而不喜欢明镜,因为清晰光亮的镜子能照见无论多么细小的瑕疵,绝大多数人用这样的镜子会感觉到不自在。
   刘禹锡所说的镜似乎不是单指用来照脸面、照身影的日常用具。小至单个的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都离不开“镜”。
  “镜”也无处不在,有明镜,有昏镜。制镜、售镜自有目的,买镜、用镜大有讲究。请就“买镜”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特点:话题作文,试题中提供文字材料,提出写作提示和要求。(2004年)
   2.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以上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一则文字,论述了诗人观察和表现宇宙人生的态度和方法。其实,这则文字所含思想,对我们为文、处事、做人以及观赏自然、认识社会,都有启发。
   请根据你对这则文字的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特点:材料作文,试题中提供文字材料,提出写作提示和要求。(2005年)
   3.在汉语里,“三”是个有意味的数词,构成了很多词语。比如:“三思而行”,“三省吾身”,“举一反三”,“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等等。这些词语既是社会生活现象或人生经验的概括,又隐含着一定的文化意蕴和人生哲理。
   请根据你对上述词语或你所熟悉的其他带“三”词语(注意“三”在词语中的含义)的联想与感悟,写一篇文章,可以就某一个词语联想思考,也可以把几个词语联系起来思考。
   要求: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2006年)
   特点:材料作文,试题中提供文字材料提出写作要求。
  
   (二)命题分析
   从2004年开始,有11个省市“自主命题,“全国卷”有4套供其他省市分用,这样,建国后的高考首次出现了15个高考作文题五彩纷呈的新局面。湖北省也是当年题苑中的一枝鲜艳的花朵。从全国来看,作文题虽然大多数命题还是沿袭了多年的“话题作文”形式,还多是“道德引领”内涵,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全国数百万考生同写一个作文题的“大一统”时代已经终结,迎来的是万紫千红的高考作文命题的新时代。
   湖北省语文高考作文,第一年为“话题作文”形式,第二、三年其实为材料作文,在“开放性”和“限制性”的调和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但是,我们看到,三年下来,湖北作文形式变化不大,2004年是重“道德引领”的“买镜”话题,同当年全国命题大气候相一致。2005年在重教材的基础上做了有益的探索,因为所提供的材料就在语文读本上,意在纠正高三备考中轻教材重资料的倾向,但由于选材过于尖深,审题难度较大,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思辨能力和一定的文化底蕴,虽有利于选拔,但由于一部分学生读不懂题目,所以考后作文命题广受非议。但是笔者以为,这种导向是正确的,探索是有意义的,我们决不能因噎废食。2006年为了纠正2005年的偏颇,在审题难度上有所降低,但考查学生的文化底蕴及知识积累上却没有放松,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宿构”“套作”,综观全国2006年高考作文题,湖北省应算上乘。
  
   二、命题发展趋势
  
   高考作文通过不断变革与发展,命题的思路逐渐清晰,形成了一个体系,尤其是1999年以来,高考作文的命题已经形成了大致稳定的格局,话题作文已渐成气候,它成了高考作文命题发展的一个方向。湖北省三年的命题也是秉承了历年高考作文的传统,其发展趋势呈现出“带着镣铐舞蹈”的特征。
   第一,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从内容上讲,“买镜”更贴近社会生活,“出与入”虽侧重学生的思维能力、思辨能力,但“观赏自然、认识社会”的写作说明必然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三’字词语”中蕴涵的社会经验和人生感悟,更具有非常强劲的导向性作用,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对自然、社会、人生等方面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思考,让考生的思想和思维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用文学的生花妙笔碰撞出充满人性、闪烁夺目的思想火花。
   第二,重视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检测。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时代呼唤创造性人才,高考作文同样渴望创造性思维。当创造性思维的藤蔓不断延伸的时候,它必将结出璀璨创新之果。2005年湖北省作文命题就重在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2006年则重在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其命题旨趣就是追求思维的发散性、创造性,要求大胆想象,自由发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考生有“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感觉。
   第三,作文体裁形式开放,内容有所限制。学生发挥空间加大,同样的题裁可以有多种的表现形式,文体不限就可使用自己熟悉的文学样式来表现,给考生提供了空前的创作自由。
   第四,突出人文素养。随着“新课标”的全面实施,湖北省作文题取材范围可能延伸到更广阔的生活和情感空间,要求着力体现学生的审美意识、文化素养,命题取材聚焦于人生价值,人生发展,人性认识,人格塑造。2004年的作文题聚焦于人性的道德领域,2005年命题的触角延伸到社会、人生、自然等广阔天地,2006年“三字熟语”所包含的内容则更多。
   总之,湖北省三年高考作文命题,其基本原则是稳中有变。2005年和2006年实际上就是一种范围型的命题作文,笔者认为,这种受到师生普遍欢迎的开放性的话题作文,很可能还会延续一段时间,但是写作要求恐怕不会像现在这么宽泛,限制性将越来越多,其他省份的命题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三、2007年高考作文命题应对策略
  
  (一)让学生拿足基础等级分。
  1.审题要准确。高考作文注重的是对人才的选拔。不进行作文审题,就无法确立一个起跑线,因此准确审题极为重要。审题已经成了一个永恒的话题,几乎是“年年考前谈审题,岁岁考后话走题”。虽说近几年来,高考作文的审题难度已大大降低,但每年总还有相当多的考生在审题上出现失误。众所周知,2005年的湖北省命题的审题就让当年的许多考生大吃苦头。所以,我们在作文备考中,不管是命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话题作文,都要逐字逐句地读材料和“要求”(或“注意”)。搞清题目要你写什么,怎么写。
  2.文体要明晰。考生选取自己最擅长的文体,充分发挥自己的写作才华,展露自己的个性特征,是高考作文的一个趋势。但是,淡化文体不等于不要文体。《考试说明》讲得很清楚:“符合文体要求。”一旦确定好文体后,必须做到“规范”,即具有明显的文体色彩,绝不能搞成“四不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