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语文教师在创新教育中的任务

作者:苏晓徐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可以这样说,没有创新与发现,人类就不可能进步,社会就不可能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日等国家都把培养国民的创新素质当作重要目标。在我国,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构建创新教育体系,培养现代创新人才”就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主旋律。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创新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创新教育更凸显其重要性。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担负母语教学重任,应发挥自己的作用,积极探索并实践创新教育,为民族和国家培养出新时代需要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树立创新思想
  能否在新课程中实施创新教育,关键看思想是否解放,创新意识是否树立。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必须有创新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有了创新思想,才敢于向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挑战。有了创新思想,教学才会有创新,教法才会有创新,教学手段才会有创新,才会积极探索并勇于实践创新教育,才会将创新教育落到实处。
  
  二、创设创新环境
  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宽松的环境,为培养创新思维提供一个有力的保障。教师要自觉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以“平等中的首席”的身份去努力构建师生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只有师生之间的关系民主和谐,师生之间平等对话,才会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学习心境,才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
  
  三、培养创新思维
  在教学中,如何将教师的创新意识转化为学生的创新活动,加强学生思维创新的培养呢?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独辟蹊径,探求新知,标新立异,而排斥那种人云亦云、亦步亦趋的做法。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探根究底,并促进学生勇于实践。要勇于打破思维定势,从而让创新思维天马行空,不受约束、不受限制。让习惯思维不再习惯,那么创新思维将源源不断而来。
  (一)精心设计导学
  在教学活动中,教学设计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它是将教师、教材、学生联结起来的纽带。教学设计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着创新教育的效果。
  一篇作品,无论是叙事作品还是抒情作品,都有着无数的未定点。在导学设计中,要抓住未定点,设置疑点,把立足点放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上,放在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实践精神上,放在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上。
  1、引导学生对艺术形象进行多元思考。
  美国现代作家海明威,把艺术形象比喻成漂浮在大海上的冰山,形诸文字的东西是看得见的“八分之一”,而作品隐藏的内容则如同冰山下的“八分之七”。这就是所谓的思想大于形象。换句话说,文字总是能提供比其形象更多的意蕴。因此在进行艺术形象分析的设计时,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再想象再创作的空间,努力启发,精心点拨,巧妙引导,放手让他们讨论争鸣。例如对阿Q、成名等艺术形象的分析。
  2、引导学生对文章空白进行大胆想象。
  “空白”指的是作品已书写描绘的部分向读者所提示或暗示的东西,也就是作品给读者留下的联想和再创造的空间。读者可以透过感觉到的部分去想象,去思考。而想象是创造的翅膀,想象力的丰富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创造力的高低。因此,有效利用文章中的空白,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项链》为例,这串项链大小、长短、佩戴效果,就可让学生生发出种种想象;路瓦栽夫人一夜风光的详尽描写,也可让学生生发出种种想象;她和丈夫十年含辛茹苦的生活经历的约略描写,则需要学生在想象中填补许多空白;通过想象,进而认定人物形象的意义和主题。
  (二)善于指导学法
  科学技术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进步,因为科学问题总是发生在已知与未知的交界处,并用已知向未知提问的方式使未知世界的某处能被认识所触及。于是,问题的解决便必然意味着某种知识的创新。为此,前提是发现问题,然后才是正确地解决问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新的问题……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所以我认为在各种学法中,最重要的是培养质疑习惯。
  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不可能没有疑问。教师应指导学生质疑,培养质疑习惯。质疑的方法很多:如紧扣矛盾处巧妙质疑,捕捉空白点深入探究,打破常规思维定势逆向设问,运用假设和联想拓展思维等。通过质疑,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应特别注意通过学生的质疑来判断其在阅读活动中思维的运动过程。不应当受自己个人认识和价值观的局限轻易压抑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禁锢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甚至摧毁一些学生的成功感和自信心,使其最终丧失阅读的兴趣和能力。教师要敏锐地把握其思维的方向,发现其思维的缺陷和闪光点,加以引导和肯定。要指导学生不断地质疑,不断的解疑,让学生感受到阅读后收获成功的喜悦。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乐趣。
  (三)注重能力培养
  美国当代教育家卡尔·罗杰斯指明学与做的关系时,提出这样的学习原则:大量有重要意义的学习是从干中获得的;学生负责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才会促进,使学习者全身心投入的自我启动的学习是最持久的、最深入的。创新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才能转化为创新能力。否则,创新意识会淡化,创新精神会消退,创新能力也只是空中楼阁。
  对于我们语文学科来说,阅读和作文是两种重要的作业形式。
  以作文为例。作文应该是一个人真实思想的外现形式,但传统的僵化教学模式,却使学生写出了许多“假话”、“套话”、“八股话”,能够真实抒发内心情感的很少。我们在作文创新教学中,关键在内容上要大胆突破,提倡“扬个性、抒心灵”。中学生处于思想最活跃时期,情感丰富,心中充满着对未来的美好向往。我们要求学生“我手写我心”,怎样想就怎样写,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即使写出偏激的思想,也应鼓励他们能说真话的精神,不怕思想偏激,只怕文章没有思想。思想不正确可以纠正,认识模糊可以澄清,没有思想的文章等于废纸一张。处处设置围拦,怎会产生创新思维?应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积极引导学生启动思想的航船,扬起想象的风帆,在现实生活的大海上劈波斩浪,奋勇向前。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写作的创新能力。
  除作文外,其他的作业形式也应大力挖掘,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建构平台。
  如广泛开展语文活动。语文活动的形式是非常丰富的,关键是教师要舍得花工夫,下气力,想办法,把学生调动起来,投入进去。要经常开展读书活动、举行辩论大赛、举办朗诵比赛、创办学生文学社、组织探究性学习、参加社会实践等等。
  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充实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认识社会,提高对事物的判断力和语文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富有创新意识的语文实践活动也可使学生学到书本上所缺乏而学生真正需要的知识与能力,使学生的语文创新才能得到充分展示,使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得以提高。
  
  四、善于激励创新
  在课堂这样一个特定的空间里,老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就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从心理上认为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并且要力求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克服学习中的各种疑难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参与性,导之以法,造就自主精神,更要鼓励求异,培养创新能力。语文教学最忌古板保守,对学生提出的出乎老师意料的新的见解,要积极鼓励,或者组织学生讨论,看这种见解是否正确,若言之有理且能自圆其说的就应该大胆肯定,若失之片面或错误的,则予以引导纠正。例如,在教学《项链》一文时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在“自读提示”的思维定式下展开的:主人公玛蒂尔德是一个小资产阶级妇女形象,她向往豪华、舒适的生活,爱慕虚荣,并为此而付出了十年的青春作为代价。
  但个别同学却认为,玛蒂尔德丢失这串项链,丢得好,这一丢不应该是她的人生“悲剧”,倒是使她从艳羡上层社会生活的虚无飘渺的梦幻里回到了现实生活之中,开始其自食其力的“诚实的”劳动,“显出了英雄的气概”,这对她来说实在是一次人生的飞跃,是一次“新生”。对这样的来自于文章本身的看法,老师就应该积极鼓励。
  并不是只有爱迪生的发明才可以称作“创造”。语文教育中,时时处处都呼唤着教师的创新行为,也时时处处都能够展示经过思考与实践盛开的美丽的创造之花。只要我们能够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思考,在终身教育的课堂里汲取源头活水,在教育科研的园地里不倦耕耘,就一定能结出创新之果。正如教育家赞可夫所言:“所谓创造性,就是有一种不断前进、向着更完善、更新鲜的事物前进的志向,并且实现这种业已产生的志向。明天一定要比今天做得更好——这应该是一个创造性工作的教师的座右铭。”
  
  苏晓徐,男,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