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文言文教学应把握好三个关系

作者:高 云 高 翔




  一、“言”“文”并重
  
  对于文言文教学的探讨,走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受不同教育理念的影响,文言文教学也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在“工具说”一统天下的时期,文言文教学暴露出有“言”而无“文”的弊病;而当“人文性”成为课标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时,文言文教学又出现了有“文”而无“言”的倾向。
  通过多年中学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的一点是必须认清文言文本身的特殊性。就其概念而言,它是由“言”和“文”构成,“言”,指古代汉语言,包括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现象和词类活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特殊句式等内容。“文”,指文章的内容、结构、主题、思想、情感等。它们各自承担的任务不同:对于“言”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积累知识;对于“文”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陶冶情操、提高能力。而“知识和能力”也正是新课标中的三维教学目标之一,二者缺一不可。因此,在教文言文时,必须做到“言”“文”并重。对于每一篇新课文,要特别注意研究“言”有哪些知识是重点,从而抓住学生解读“文”的关键,预设好知识目标;同时尽可能将新知与旧知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形成关于“言”的知识系统,最终让知识转化为能力。这个过程,不求面面俱到,无需串讲全文,而是要有重点、有选择、有归类,针对学情,有的放矢。当学生扫清了文字障碍,解读“文”也就有了基础。
  对于“文”的解读,是一个较高层次的能力展现,是对文章的体味与鉴赏。首先,它需要老师有敏锐的洞察力,能根据学情与文章内容精心设计能力与情感目标,尽量接近学生与社会的实际;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发现,因为这些发现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直接关联,它可以让老师更有针对性地关注文本,更科学地选择欣赏“文”的角度,从而较好地达成“文”的教学目标。应该注意的是,对于“文”的教学,不应是现代文中盛行的解剖分析,让学生只能得到一些空洞的概念,而无法体验文言佳篇的趣旨、思想感情。
  
  二、由“趣”入“理”
  
  由于语言的障碍、时代的隔膜,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不浓。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给沉闷如死水的课堂一点灵动的生机,也就成了摆在老师面前的一道课题。我认为,深入挖掘文本,巧选角度,可以成为激“趣”的关键。一篇文章总有某一个点是与学生的认识水平、生活体验相通的,老师只要认真去发掘教材,就不难找到一些新的切入点。如教《触龙说赵太后》,我精心设计了三个激“趣”点。一是课前导入,我采用了“对比”激趣法。我板书赵太后所说的一句名言“苟无岁,何有民?苟无民,何有君?何舍本而问末焉?”,让学生看到一个开明的政治家形象;然后选用文中的一句话“老妇必唾其面”,让学生看到一个出语粗鲁的老妇人形象。巨大的反差,果然激起学生一睹为快的阅读兴趣。二是赏析“触龙”的劝谏艺术时,我采用了“情境”激趣法,让学生站在触龙的角度,对赵太后说一番话,让她回心转意。一时间,同学们情绪高涨,发言踊跃,讨论热烈,最后水到渠成地把学生吸引到对文本的研读中。三是情感的审美上,我设计了“问题”激趣。“你是如何看待作为母亲的赵太后对长安君的袒护的?”由于有了类似的生活体验,学生们很能客观地评价赵太后的爱子之情,从而也就理解了天下母亲对儿女伟大的爱。课后,有一些同学就此写了读后感,对“母爱”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更好地把握了“家”与“国”、“公”与“私”的关系。由此可见,当学生有了兴趣引路时,他们也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理性思考之门。而任何文意的彻悟,都离不开理性思考。这里,激趣只是手段,引导学生学会理性思考才是真正的目的。
  
  三、“点”“练”结合
  
  长久以来,“读—译—讲—背”几乎成了文言文教学的固定模式。新课程改革后,很多老师提出了质疑,有的甚至全盘否定。但我认为,这种方法有可取之处,如“读”,就是文言文教学一种极为重要的手段。读,可以让学生了解文言语句的特点,分清句读,形成语感;读,可以让学生了解文意,体会感情。正如古人说“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当读能成诵时,又积累了语言,提升了文化品位。但我必须强调的是,这里的“读”,不是全盘交给学生自读,而是要有老师在方法上的点拨。如文言文古今异义的现象,学生初读不明其义,就会造成停顿的错误。“今齐地方千里”,“地方”在这里是两个单音节词,读时中间应停顿;“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这里的“晋军”和“秦军”分别为两个单音节词,读时中间应停顿,“军”还应重读,因为它在此活用为动词,作“驻扎”讲。对于句读的点拨是理解句意的基础。另外老师还应对遣词造句、修辞等精妙处进行简要点拨,以便让学生领悟全篇的语言之美,情感之烈。然后,让学生按照老师的点拨反复练读。如在老师的指导下,先让学生个别读,由其余学生进行分析、评价,然后老师范读,磁带领读,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比较,最后学生自由朗读。使学生在反复的读和评中,由学会把握节奏、速度、语调和语气等技能层面过渡到品味、感受、领悟、欣赏等艺术层面。这样,学生就自己搭起了言语与情感的桥梁,有效地完成了对文本的解读。可见“点”“练”结合的诵读方式避免了学生自读的盲目性、无序性,直指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
  
  高云,高翔,中学语文教师、教研员,现居湖南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