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试论阅读教学中的思维共振
作者:姜国忠
共振之源——学生的困惑与热点问题。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和价值取向就是以人为本,亦即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对学生的关注,具体到对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中的疑难与困惑和与此相关联的热点问题以及关注的感兴趣的问题,理应成为教师教学的首要关注点,落实到教学中就是教学目标与引导过程设定的基点。课堂上的思维共振才能真正启动——因它来自学生自己的疑问。只有如此,教师这一外力的频率应努力接近或相等于学生的频率,才能引起思维共振,且思维共振才能加速、和谐——使学生感兴趣而自觉投入。例如在《狼》的专题中(见苏教版七年级语文,狼的故事和本性是学生极感兴趣的,但狼的母爱和对伴侣的忠贞等感人本性以及有的地区和部落曾经或现在仍把狼作为崇拜对象,却是不少学生所困惑的。这些问题正是现代教学中极为珍贵的教学资源,亦即本文所述的共振之源,教师应事先了解,占有大量资料,充分预设,倍加珍惜,充分利用,使课堂教学有声有色,人人参与,共振强烈。
共振之源寻求的途径可分为:
1、课前了解预设。可通过交谈或对学生预习的检查等途径,了解学生的疑难困惑,所需所求。
2、课中捕捉。这主要指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师生互动中生成的新的教学资源,有时甚至是一个疑惑的眼神,其中不乏师生或生生在互动碰撞中可贵的思维火花,若及时捕捉、利用,甚至能改变教学进程或加速师生思维共振。当然,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机智,这种教学机智表现为在很短时间内要完成以下步骤:
及时捕捉——筛选确定(a.新资源的实质内容或疑惑的关键点;b.与预设目标之间的联系;c.能否加速师生思维共振)——加入振动场,加速振动(如何融入,从何切入,如何利用新的资源进而激起学生共鸣,形成价值取向的认同)。
3、课后反思。一位教育界名人说过,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就说明,课后的反思永远具有广阔的空间,尤其是新课程的背景下,一般可由教师自己总结反思,还可通过与学生的交谈或作业等渠道的反馈,来获取对这堂课得和失的反思。
学生的疑惑和关心的问题是珍贵的教学资源,教师理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充分的利用。
共振启动——问题场景的设置艺术。
正如物理共振需外力的作用,课堂师生思维共振也需启动,就目前我国教育现状而言,其启动初始之力恐怕主要还在于教师。因教师仍处于学教两方面的主导地位,其主要表现为教师课前对学生认知需求的了解和预测,对学教目标的预设;课中对学习进程的调控,即使是学生在课堂互动中的生成资源,很大程度还在于教师对这种资源的取舍与开掘,而这一切的最好的利用方式之一,就是问题情境的设置。
良好的问题情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问题。就问题质量来说,须处于全文知识脉络、内在逻辑关联的肯綮之处。就问题的效应来说,须能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迅速形成强烈共振的问题场。如一位教师在与学生一齐研讨《国宝——大熊猫》(见苏教版语文第三册)一文时,共设置了4个问题,其中关键性问题为:如果同前两篇课文——《松鼠》、《蜘蛛》一样,本文也以“大熊猫”为文题,是否可以?这一问题看似平常,实质触动了课文的神经——“国宝”。果然,开始有的学生还不以为然:既然前面的文章均以动物之名为题,此文为何不可?教师相机作了点拨:将两篇文章进行内容比较。学生谈谈、议议,如同一锅水,先是平静如镜,逐渐泛泡、冒气,最后沸腾起来,形成了强烈的问题场。经比较,学生发现,除开不少相同点外,《国》还花不少笔墨写了大熊猫的珍贵(略)。看来,标题中的“国宝”不能少。
教者因势利导:既然大熊猫如此珍贵,那么我们应为保护国宝大熊猫作出哪些贡献呢?这一由标题中两个字的取舍引起的讨论,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标题与内容的关系——吻合照应,并受到一次生动的爱护珍稀动物的环保教育。
共振加速——教师情感对学生的感染激励。
语文不同于数理化及英语等科目,只要识字就大体读得通,学生预习之后似乎就懂了,尤其有教学参考资料的学生,似乎教师的导学就是多余的了。但事实上,课文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即文字后面的东西,限于理解与阅历,学生未必明了。这里决不是低估学生的理解能力,决不是封闭学生的想象空间,因阅历所限,作者融注在作品中的情感和深意,学生还不能深切理解,这是必然的,否则就不会出现教师在满怀深情朗诵《周总理,你在哪里》,而学生忍不住笑出声来的尴尬情景。因此,语文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对教材的宽拓深掘,不仅仅是思维和能力的优化训练——这些是极为重要的,更要有自己独到的感悟和独特的朗读,来将文本所蕴含的深层含义通过自己的独到感悟表达出来。有自己独到的感悟,就能以真情来感染学生,而不为教参所拘,这种独特感悟的外在表现就是通过对这篇课文的语调轻重、语气缓急、停顿长短等方面的处理,来表达自己独特的感悟。例:如在教学《诺曼底号遇难记》时,笔者有意将轮船被撞后,船长哈尔威与轮机长的对话朗读得急促而有力,很好地体现了当时情况的危急与船长的临危不乱,关注弱者的品质。全班同学凝神屏息,深受感染。这些心境氛围,是学生自己朗读时说不出、体味不出的。这种独特的朗读,虽不能与播音员的朗读相媲美,甚至有的地方还不十分标准,但这是用“心”去读的,是以自己独特的阅历和知识形成对这篇课文独特的感悟。只因感悟独特,与学生感悟不同,才激起学生的新奇,进而融进特定的场景、氛围,学生才能被深深感染,从而激起情感的共鸣,不知不觉之中,认同了课文的价值取向——站在自己角度上具有自己独特感受的认同。
姜国忠,男,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