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浅论语文课堂心理氛围的营造

作者:韩 锐




  一直以来,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都步履维艰。不容乐观的是,方方面面的调查信息显示,学生(尤其是中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冷漠情绪在不断扩延。大多数学生感兴趣的是语文课本中的文学作品,而不是语文课。这种现状使得语文这门学科近几年来在中国基础教育的反思中屡遭责难和批评,成了人人都可以“说三道四”的对象。作为基础教育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有太多的压力,太多的苦恼,太多的牢骚和太多的无奈。我们也可以指责和埋怨:中国基础教育的改革迟缓、多变、无效;应试高压愈演愈烈;社会舆论偏颇不公(学生对其它基础学科也是“怨声载道”);各种流派教法泛滥成灾,无所适从;语文教材众说纷纭解读多元泛化等等。但所有的埋怨不能改变语文教学困窘的现状。我以为,真正有意义的行动是反思。反思自身作为语文教师的素养、教养“合格”与否,反思每一节语文课的教学“有效”与否。其实,我们应该知道语文课缺失了什么会导致学生的冷漠和反感——缺失了对学生心理情绪的关照理解;缺失了对学生学习内驱力的激发调动;缺失了激情和智慧的冲撞;缺失了对成长中生命的关注。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在心理上、情感上都和老师有距离。不是情感互动的课堂,不是精神愉悦享受的课堂,不是真正获得内心情绪体验的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学生的冷漠和“走神”也在情理之中。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里深处。”英国哲学家罗素也曾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指出:“不注意心理发展的节律和性质是教育上呆板无效现象的主要根源。”笔者以为,有效的教育课堂,应该是充满了智力氛围的课堂,更应该是充满了心理情感互动氛围的课堂。因此,不管你职称高低、教龄长短,不管你认同或属于哪种“流派”,哪种“教法”,在课堂上都必须首先想方设法和学生“心心相印”。不然,你的课堂将缺少学生主动的参与,互动的学习,灵动的思想,生动的局面。即使你精于“应试辅导”,高考也会成效甚微,因为学生的头脑里有了一道“防火墙”。如果每位老师都能在课堂上密切关注学生心理情绪的变化,灵活合理地运用各种心理导引方法来营造课堂的心理氛围,着力调动学习的集体情绪,那么必然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课堂会因此充满魅力和创造,师生都会处在身心愉悦的教学之中。
  
  一、善用“期待效应”,让课堂情绪主动起来
  
  “期待效应”是指一个人的信念、偏见和期望可能对其接触的对象产生影响。“期待效应”的实质就是期望和给予信任。每个人的内心都有渴望被人赏识的愿望,都有“高飞的冲动”。在教学中,不少老师常常忽略了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习惯于“我教你学”。这种居高临下的“权威”氛围会让学生备感压抑和“逆反”。如果老师能以平等的心态与学生对话交流,对学生寄予期待和信任,那么,学生就会很快地亲近老师,亲近课堂,主动担负起学习的责任,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以求达到老师的期望,不辜负老师的信任。
  善用“期待效应”的老师,总是会在上课之前“预告”,渲染造势,让学生明确教学内容,处在期待上课、期待课堂“亮点”,并且兴奋地跃跃一试的心理情绪之中。比如,把你的单元教学设想告诉学生,让他们给你策划补充;把你的课型设计告诉学生,让他们评价长短;把你对文章的解读困惑告诉学生,让他们帮你解决难点;把你的教学创意告诉学生,让他们积极参与……这种期待是双向的,既有老师对学生的期待,也有学生对老师的期待——对所学内容的期待,对语文实践活动的期待。
  善用“期待效应”的老师,还会在课堂上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绪状态。比如,给“走神”的学生一个微笑和手势;给发言“露拙”的学生一个“阶梯”;给积极参与的学生一个赞许;给有创意的学生一个“提升”。要给学生传达这样的信息:相信你们比我聪明;相信我会教你们一点什么;相信我会向你们学点什么。有了这种双向的期待,课堂的集体情绪一定会是饱满的、专注的、生动的。
  
  二、巧用“鲶鱼效应”,让课堂情绪互动起来
  
  “鲶鱼效应”是指通过鲶鱼威胁沙丁鱼的生存,使沙丁鱼调动并发挥生命潜能而达到保鲜作用。“鲶鱼效应”的实质就是“搅动”,让人处在有意识的警觉状态、竞争状态,从而保持生机和活力。如果在课堂上能形成这种心理情绪的氛围,那么课堂节律就会波澜起伏,充满吸引力,学生听课会兴奋而专注。但遗憾的是,不少老师习惯于在课堂上按照自己备课设计的思路进行教学,把学生的思维紧紧地把控在自己的备课范围之内,生怕学生无意、有意地突破或超越而让自己猝不及防,难以应对。实际上,教学的过程就是师生相互学习、共同成长进步的过程。
  巧用“鲶鱼效应”的老师,不仅备课含量饱满,预设及导引方案充足,而且有时会将自己当作一条“鲶鱼”,不怕“露拙”,甚至会有意“出错”,还会设计“问题陷阱”,让学生处在警觉和发现状态,从而“搅活”课堂氛围。比如,示范朗诵课文,你可以事先告诉学生,让他们给你“纠错”,不要盲从;解读文本,要鼓励学生跟你形成“辩论”的态势,将“误解”变为“多解”和“正解”;评讲作文,要让得低分的学生敢于“申诉”;设计考题,要让学生找出表述“不周”之处等等。这样的课堂,才会是师生相互促进、提高、欣赏的“有效平台”。
  巧用“鲶鱼效应”的老师,还会及时发现课堂上的“另类”声音,并抓住其“闪光点”或“生长点”有意放大,让学生在“合理”与“不合理”的分析中得到启发和提升。比如:有一次在唐宋诗词归类鉴赏课上,大家正在对“闺怨诗”的内容及特点进行评析,突然有一位男生脱口说了句:“这些男性作者真变态呀!”引起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我马上给予肯定:“这是个很好的思维点,这位同学可能奇怪的是男性作者为什么这样女性化地表达?让我们就此探讨一下。”课堂氛围马上活跃起来,我让那位男生在下面收集大家的看法,然后整合一下信息,做“中心发言人”。结果讨论非常有效,大家对这种“女性化表达”各抒己见:有的认为这是诗人性格的“双重性”的体现;有的认为是对女性情感的尊重;有的认为这是“男强女弱”社会意识的“外化表现”;有的认为这是诗人拓宽诗风的有意为之等等,并由此引出当今社会在同样轻视女性的同时还有崇尚“男色”的倾向,文学应该塑造怎样健康的社会形象这个涉及文学使命的严肃话题。讨论结束,大家一致认为对“闺怨诗”内容及特点的理解更为广泛而深刻。这是个很有效的思维过程:从不以为然到以为然,然后究其所以然。这种互动的态势都是缘于一个“另类”的声音。
  
  三、精用“空白效应”,让课堂情绪灵动起来
  
  “空白效应”是指在讲课的过程中,不要“满堂灌”,要适当地、有意地留些空白,让学生消化、质疑、评价,有自由翱翔的思考空间。在平时的教学课堂上,尤其是在“应试”教学的课堂上,不少老师习惯于“满堂灌”,面面俱到,生怕遗漏一个“考点”。但结果常常是:学生的大脑被“灌”得满满当当,只是疲于记忆和回忆,或“一地鸡毛”不知所措;或“不假思索”形成定势;或“颠三倒四”出错不断等等,长期处在被动接受的状态,学生就会对课堂教学产生厌恶、疲惫、停滞等“梗阻”症状,就会缺失个体情感、审美、认知的体验,就不会主动、灵动、厚重地进行思考意识的训练,最终达不到教育的“唤醒功能”,教学效果事倍功半。
  精用“空白效应”的老师,善于引导学生发现作品的“空白”处,进入探寻式的阅读状态,养成“质疑→推想→冲撞→共识”的阅读心态和习惯,增强自主阅读鉴赏的能力。比如,教学《鸿门宴》时,我让学生们思考:本文设定了哪些情节?这些情节还可以想象拓展吗?为什么作者没有拓展这些情节?学生们很感兴趣地进入阅读状态,很仔细地归纳了本文的主要情节,然后想象的情节有“刘邦如厕”、“出逃路上”、“范增三叹”、“曹无伤之死”等,形成一个个片断故事。最后在与作者思路的“冲撞”中达成阅读共识,明确了本文矛盾冲突集中、主要人物突出、取材主旨鲜明等写作特色,阅读感受主动而有效。
  精用“空白效应”的老师,更善于引导学生发现文本的“疑点”,破译“难点”,让学生处在自主探讨的兴奋和成功之中。比如,在《信陵君窃符救赵》里侯生该不该自杀?大将军晋鄙该不该被杀?为什么闻一多的诗作《死水》标题不改为“臭水”?海子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里有“遗言”的意图吗?沈从文《边城》里的人物为什么都少言寡语?杜十娘沉宝投江值与不值?《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帕里斯这个人物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在每一篇课文中评判性地阅读,学生的有效解读能力会大大提高。
  
  四、妙用“反馈效应”,让学习情绪律动起来
  
  心理学借用了物理学中的“反馈”概念,以说明学习者对自己学习结果的了解,而这种结果的了解又起到了强化的作用,促进了学习者更加努力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预习、质疑、作业、考试、实践——都应该适时“反馈”,让学生知道每一个环节的学习结果后进行及时的肯定、修正和补救,达到学习的目的和要求,体验取得成绩和修正错误的喜悦。
  妙用“反馈效应”的老师,会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引导学生及时“反馈”,养成查漏补缺、追究正误、研究思考、达标出效的学习习惯。比如:①对上课效果的“反馈”: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思考了什么?忽略了什么?②对学习阶段效果的“反馈”:我是否主动参与了每一项语文活动?我是否形成了研究要点?③对考试成绩的“反馈”:考试丢分的原因是积累问题?是答题技巧问题?是知识盲区问题?是马虎大意问题?是作题速度问题?等等。在学习全过程中养成“反馈”的习惯,让学生真正感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任何人都不可以替代;学习是个收获的过程,只要主动参与,都会“开卷有得”;学习是个提升的过程,个人的人文修养、审美情趣和思维品质都会在学语文中汲取和完善。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教学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喜欢”就是教学魅力所在。如果语文课堂处在师生相互“喜欢”的状态,处在师生“对话”的状态,处在师生相互“弥补”的状态,处在师生相互“欣赏”的状态,那么,这就是“心心相印”的有效教育了。
  有人说,教育是以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教师的生命状态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生命状态。让我们努力做快乐的教书人,然后,尽可能地影响自己的学生,让他们成为快乐的“学习者”。
  
  韩锐,女,湖北省襄樊市第四中学语文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