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视域融合与古文学习
作者:袁 琳
我们都知道,在理解一部文学作品的时候,存在着一种似乎不可避免的矛盾:首先,人们不能脱离产生作品的特定历史时代来理解和解释作品;另一方面,我们学习的这些作品又存在于“现时”中,我们作为一个现代人,也不可能决裂于“现在的”时代来理解作品,毕竟我们不是作品创作的同时代人。为了解决这样一个理解上的问题,现代释义学代表人物伽达默尔首先提出了一个观点,他认为理解者的理解具有一种“历史效应”。“理解、释义在本质上是历史的,……人对过去的、现存的事物的理解不是永恒的、凝固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所以恢复本义是不可能的,是违背意义本身的。历史上艺术作品的作者与如今的理解者都会根据自己所处的时代、个人性情禀赋等有各自对意义的判断,这种判断他称之为“视域”。而理解的价值就在于视域的融合,解释活动其实是两种视域即解释者的视域和文本视域的对话。解释者只有带着自己的视域进入到所要理解的文本的视域中,才能在与文本的对话中达到“视域融合”,在两个视域的遭遇、交融与沟通中反观自身,发现新的意义,获得对自己新的认识。从伽达默尔“视域融合”的理论观念上,我们可以引伸出对文本的解释者——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对待古代文学作品理解的新的态度。
首先从学生方面来看,学生喜欢追逐社会热点和时尚前沿,所以老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将古文与现在流行的某些文化因素联系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讲《涉江》时,可以先问学生“目前大家中间非常流行,用以形容精神状态的词是什么啊?”学生多会回答“郁闷”、“迷茫”等。那么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联系到《涉江》这篇文章的作者屈原来进入该课的导入环节,说屈原曾任楚国的左徒、三闾大夫等职。他学识丰富,具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主张对内革新政治,对外联齐抗秦,曾辅佐楚怀王商议国事,处理内政,应对诸侯。因此深得楚怀王的信任。但是俗话说,“枪打出头鸟”啊,上官大夫靳尚出于嫉妒,趁屈原为楚怀王拟订宪令之时,在怀王面前诬陷屈原,怀王于是“怒而疏屈平”。此后,楚国一再被秦国欺侮,屈原曾谏楚怀王杀张仪,又劝谏楚怀王不要前往秦国与秦王相会,但都没被采纳,楚怀王也客死秦国。怀王死后,顷襄王即位,但历史的悲剧又一次重演,屈原再次受到令尹子兰和上官大夫靳尚的谗害,被顷襄王放逐,终投汨罗江而死。讲到这里,学生都在下面感慨“点子好背啊”、“好郁闷啊!”教师接着学生的话讲,“是的,在长期的放逐生活中,屈原积累了大量既留恋故国、又怀才不遇的迷茫的郁闷的感情并通过他的诗歌表现出来,可见,郁闷并不仅仅是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现代人才有的情感,古人早就有了这种心理状态。不仅如此,我们现在的很多思想、情绪、言论等都能从古代的文人和文学作品中找到源头,并在其中得到安慰,寻求心理上的平衡。在今后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过程中大家会逐渐感受到这一点。所以大家以后不要再埋怨说学古文没用了,因为我们能够从这个源头中吸取营养,挖掘到最深层的东西。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屈原的《涉江》。”这样以来,学生就将最契合自身的现时的文化与古代的文化联系在一起,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反观自身,思考在这篇文章中,我究竟学到了什么,这对我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帮助等。积极性不用说,自然被调动了起来而且有益于今后的古文学习。
其次从教师方面来看,教师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也必然受制于主体的现实地位和个人经历等。相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拥有着更多的人生阅历和更为丰富的人生体验,而这些正是学生所欠缺,也是学生希望在课堂上聆听的。学生往往希望在结束对一篇课文的思想内涵及艺术特色的分析后,听到一些更为深层的,对他们的生活有所启发的知识。教师同样可以利用自身的这一优势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我受到本科阶段一位老师的启发,在代课的过程中做了这样一个尝试。讲完《关雎》这篇文章后,我问大家对其中的“淑女”做何理解。学生一时没什么反映。我接着说,“其实淑女,我们可以并不仅仅把她理解为一个身材窈窕、相貌秀丽的女子,还可以把她理解为一个美好的事物或追求的一个目标。也许在追求的初期,没有经验,要左右摸索,而且方向和步骤未定,所以只能是“求”,但又“求之不得”,进而“辗转反侧”。但是当你经过一番摸索,把大致的方向和步骤确定下来,找到了一个固定的点并为之奋斗一段时间,克服重重困难后就一定会收到好的效果。“琴瑟友之”渲染的就是这样一种氛围。最后,目标达成,你的努力终于收获了累累的硕果。“钟鼓乐之”讲的就是这样一种获得成功、精神愉悦的状态。但我们还可以再想想,追求到美好的事物或达到你所向往的目标后,就一定会欢欣不已吗?这时让学生结合着自己的生活经历来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接着总结,的确,人生就是一种很微妙的感觉。得不到一样东西的时候,竭尽全力去追逐,一旦得到后,又觉得心灵缺失了,人落寞了。正如西方的一位美学家所说,人生就像一个钟摆,在得到前的不满足和得到后的厌倦之间来回摇摆。因此,人的一生是痛苦的。也许有同学对此持不同看法,我们课下再做讨论。从学生的反映中,我感觉这样结束《关雎》是成功的。而且通过这样的讲解,我收获了备课过程中不曾拥有的感动。它能使我在课堂当中自然而然地把平时所学、所想融会于对课文的伸发性讲解中,让我更加体会到文学的魅力。文学也许不像化学、物理等学科那样,一旦学成就能很快投入于实践,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它对人的影响是缓慢的,耳濡目染的。它会给予你生存的智慧,让你在不自觉间就能品味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使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更加富于诗意。同时,这节课也成了我和学生之间增加彼此友谊的纽带。当我看到他们沉浸于我的讲述,并不时露出会意的微笑时,我感到了当老师的无限满足与幸福。这就让我鼓励自己以后多加努力为学生带来更精彩的课堂,而且他们也表示会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给予我进一步的配合,共同把这门课学好。
从以上可以看出,面对一个跨越历史年代的古老文本,教师和学生都能结合现今的社会文化背景及自身的知识结构、生活经历、个性禀赋等形成解释者的视域,并能展开该视域与文本自身视域的对话。对话的结果并不是脱离现实服从于文本的视域,也不是用现时的视域去改变文本。而是师生双方都能从对作品的研读中反观自身,发现新的意义,从中获得新的认识。那么这样一来,课堂的效果就不仅仅局限在那45分钟了,课后的思考和讨论会延续下去。课堂也不单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单方面地获得知识,而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能在与作品的对话中扩大视野,丰富生活。在共同的学习中,师生会一起加深对我国古代文学的热爱,从而使我国丰富多彩的古代文化能更广泛地存在于现时的人们当中。古文难教,学生厌学的情况也会有所改观。我想,这也许才是真正的教学相长吧。
袁琳,华中师范大学2005级文艺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