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引导阅读与生成体验

作者:杨 麟




  阅读是一种生命体验。雅斯贝尔斯告诉我们: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阅读就是让学生与书中的一个高尚的灵魂对话,在一个个事件中增加对生命的特殊的体验,在浸染熏陶、潜移默化中接受高尚人物的思想情感、精神品质、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在主动的积极的体验中,学生的文化底蕴就会渐渐地丰厚起来。久而久之,学生的身上就会带有某种特殊的精神气韵和文化归属感。可以说,经典书籍就像一泓清泉使干涸的心灵日益润泽而活泼,使枯败的精神日益鲜亮而丰盈。
  体验教学的最有效形式就是读书。保证充分地阅读,通过美读、比读等形式,让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生成自己的体验。
  
  一、通过美读,生成丰富体验
  
  美读,就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不仅可以把语言完整地、艺术地表达出来,而且还能运用语气、语调等传达出那些“不可言传”的蕴藉,“意在言外”的储蓄。作为朗读者,不但要充分把握住语言材料的明确含义,尤其要精细感受文本言语形式的具体色彩,以便准确地表达文字作品的情理,使听者在有声语言中接受到直接可感的刺激,透过文字符号间接地感受到世间事物的真切映象,体验作者的诗性情怀,体验文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体验自然界的鬼斧神工,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情感。如杭州外国语学校刘飞耀老师执教《土地的誓言》,在激情导入课文后,他配乐朗读课文,随着刘老师时而欢快时而哀伤、时而激昂时而深沉的朗读,学生们初步触摸了语言,走进了文本,后来在刘老师不断的指导引领下,学生们或齐读或自读或个别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学生渐渐感受到了“土地”的内涵。有的学生说,这是一块美丽富饶的土地;有的说,这是一块富有生机的土地;有的说,这是一块热情神秘的土地……总之,学生通过美读,触摸语言,产生了丰富的个性体验。
  又如温州实验中学杨聪老师在处理《云南的歌会》时可谓独具匠心,他以“意思”为主线,以“生命”为重心,以“活”为切口,以“言语”为立足点,发掘作家情思,反观现实生活,滋养学生心灵。特别是他紧紧抓住文本第四段重锤敲击,进行阅读体验,让学生闭着眼睛听教师朗读,学生一边听着教师抑扬顿挫的朗读声,一边张开想象的翅膀穿过时空隧道神游在云南那个“触目是山花浪漫,侧耳是悠悠的鸟鸣,扑面是淳朴自然的赶马的女孩子的歌声”的山水间,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了“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
  
  二、通过比读,形成深刻体验
  
  所谓比读,就是比较朗读。比较是人们认识深化的一种表现,通过比较朗读,可以凸显文本语言的文与野、优与劣、美与丑,分辨文本用词的褒与贬、轻与重、浓与淡,达到选词知文的效果,使学生对文本阅读体验更加细腻,使学生对文本的感知和理解更加深刻,走近作者,走进文本,穿透文字、窥视文字背后的文化内涵。比读可通过“增”“删”“换”“调”等方式,引领学生对文本语言进行认真品味、仔细揣摩、深刻体验。下面笔者就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教学为例,谈谈一些粗浅的作法。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是苏轼被贬密州时在“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词中既有抒发诗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怀,又有“出世入世”思想的矛盾冲突;既有诗人对“宇宙”大胆的质疑发问,又有从“月有阴晴圆缺”自然现象生发出的对人生的感悟;既有埋怨伤感之心,又有积极乐观之情……这首千古绝唱的中秋月词作融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抒发了诗人极其丰富的情感,正如清代词评家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所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所以,笔者在教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采用了比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比读中体悟诗人的那种细腻丰富的情怀。如理解“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诗句时,就采用了“调”的比读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老师创设情境:这两句,按常理,一般的语序应该是“把酒问青天:明月几时有?”也许诗人当时酒喝醉了,语无伦次,现在老师把它们的顺序调换过来:“把酒问青天:明月几时有?”,好不好?学生通过比读,明白了诗人为了强调他的疑问,为了宣泄他的感情,所以把它的问题放到了前面,满腔积郁喷薄而出,给人以爆破般的感觉。
  对“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一句采用“删”的比读形式,让学生把“长向”一词删掉,跟原句进行比较朗读。学生通过比读,感受到“长向”是不能删掉的,因为“长向”是“一直以来”的意思,并不只是就这么一次、一个夜晚,月的阴晴圆缺本是自然现象,见月圆而人不团圆而增加诗人的离别之感,表现出对月亮的埋怨和不满,这也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写法,它表现了诗人对月的埋怨非常深,从而表现出诗人对弟弟的深切思念。而后学生在朗读此句时,把“长向”读成重音,把“别时圆”三个字读得缓慢、语调渐低、略带颤音,读出了深深地埋怨之情,很好地演绎了诗人当时的心境。
  在品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时,采用了“换”的比读形式,先是创造情境:南宋赵彦卫《云麓漫钞》谓曾见苏轼真迹,“但愿”作“但得”。你们说说看,这里用“但愿”好,还是用“但得”好?学生通过比读,明确了“愿”字比“得”字情思更为深厚。后来,学生在朗读这千古名句时,很好地宣泄了诗人那高远、旷达、乐观、美好的情怀。
  总而言之,学生阅读理解文本,需要在理解文字的基础上,才能与文本真正对话。有了充分的阅读,通过美读、比读等形式,学生独特的感悟、丰富的体验才会源源不断的生成,促进知识的内化,陶冶情感,开启智慧。
  
  杨麟,中学语文教研员,现居浙江苍南。